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79篇 |
免费 | 304篇 |
国内免费 | 38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40篇 |
农学 | 634篇 |
基础科学 | 135篇 |
233篇 | |
综合类 | 6274篇 |
农作物 | 552篇 |
水产渔业 | 785篇 |
畜牧兽医 | 5520篇 |
园艺 | 1409篇 |
植物保护 | 1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255篇 |
2022年 | 380篇 |
2021年 | 490篇 |
2020年 | 322篇 |
2019年 | 468篇 |
2018年 | 193篇 |
2017年 | 314篇 |
2016年 | 363篇 |
2015年 | 524篇 |
2014年 | 827篇 |
2013年 | 676篇 |
2012年 | 933篇 |
2011年 | 921篇 |
2010年 | 804篇 |
2009年 | 886篇 |
2008年 | 816篇 |
2007年 | 761篇 |
2006年 | 845篇 |
2005年 | 888篇 |
2004年 | 798篇 |
2003年 | 749篇 |
2002年 | 608篇 |
2001年 | 573篇 |
2000年 | 421篇 |
1999年 | 333篇 |
1998年 | 294篇 |
1997年 | 294篇 |
1996年 | 278篇 |
1995年 | 268篇 |
1994年 | 296篇 |
1993年 | 254篇 |
1992年 | 271篇 |
1991年 | 245篇 |
1990年 | 226篇 |
1989年 | 216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3篇 |
1965年 | 8篇 |
1957年 | 9篇 |
1955年 | 3篇 |
1953年 | 5篇 |
195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31.
为了贯彻中央[2004]1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检查农业部及地方无公害蜂产品标准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贯彻、执行情况,前段时 相似文献
132.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蜂王身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防止自然分蜂,首先要探索和掌握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机理,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证明,蜂群产生自然分蜂的原因:一是群势过于强大;二是巢内闷热;三是哺育蜂过剩;四是巢内储存的粉、蜜过足;五是蜂王衰老,释放的“蜂王物质”减少;六是外界蜜粉源充裕,蜂群分出去不会… 相似文献
133.
<正>2009年9月15~20日在法国蒙彼利埃召开的第41届国际养蜂大会吸引了世界8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多名蜂业同仁。学术交流是大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4.
蜂蟹螨(Varroa destructor)对福化利抗药性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培养皿药膜法进行蜂蟹螨福化利(Fluvalinate)抗药浓度检测方法。分别以福化利浓度为0、12.5、25、50、100mg/L进行台湾5处蜂场蜂蟹螨抗福化利剂量调查,经回归分析,计算LC50之浓度介于23.75~79.25mg/L之间,比意大利抗性螨385~857mg/L仍低很多,显示抗药性尚未大幅增加。以隔落螨法防治蜂蟹螨平均每日可捕捉44.7~49.1只。比较隔落螨法、割雄蜂蛹加隔落螨法、蚁酸加隔落螨法、福化利防治法的效果,当蜂蟹螨密度不高时,可采用隔落螨法或加割雄蜂蛹方式进行防治,蜂蟹螨密度高时,可先以福化利、蚁酸进行1~2次防治,再配合隔落螨法,将可达到长期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5.
136.
继2006年辽宁洋槐蜜丰收之后,今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洋槐是辽宁主要蜜源之一,蜜质优良,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是出口的上乘好蜜。辽宁洋槐 相似文献
137.
我国蜂药研究滞后。蜂农缺乏用药常识,用药方法不当。导致蜂药残留。污染蚌产品。并危害蜂群。只有加快进行天然、高效、低毒、低残留蜂药的研制,合理使用蚌药,掌握蜂病信息。以管理为主线,防治结合,减少蜂药污染。才是适合我国蝽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8.
笔者经过多年反复实验研究,试制成功了HWF-Ⅰ型全自动控制恒温繁蜂器(简称繁蜂器),并用于对春繁蜂群实施恒温加热促进春繁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9.
一、蜂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一)杂交性退化 饲养的蜜蜂若在没有严格隔离条件下在空中杂交,或蜂王与本品种雄蜂随意交配,其因杂交而繁殖的后代就会自行失去某些固有的优良基因,从而引起蜂种退化。 (二)近亲繁殖性退化 我国绝大多数蜂场均属小型蜂场,在使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