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243篇
农学   247篇
基础科学   282篇
  213篇
综合类   2532篇
农作物   162篇
水产渔业   201篇
畜牧兽医   2706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42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霉菌毒素是毒性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无论是在作物收获前、收获时或是在谷物贮存和饲料加工过程中,只要条件适宜,都会生长霉菌和产生毒素,因此在全球范围都存在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992.
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如新诚疫、禽流感、传染性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曲霉菌性肺炎等在临床上都出现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如果类症鉴别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993.
胃肠道健康发育是影响犊牛生长及其潜在生产性能发挥的关键。研究报道,短链脂肪酸(SCFA)和胃肠道微生物可促进幼龄动物胃肠道健康发育,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新生犊牛胃肠道发育不健全,胃肠道内微生物种类及丰度均较低,内源性产生的代谢产物SCFA较少。现有文献表明,SCFA具有通过影响断奶前犊牛胃肠道微生物的定植、维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及提高肠道抗炎能力,进而促进犊牛胃肠道健康发育的功能。本文拟从胃肠道上皮和微生物2个层次来探究并综述外源添加SCFA促进断奶前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对断奶前犊牛胃肠道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及机理,为犊牛健康培育与科学饲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转录本,基本无编码能力,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中。lncRNAs结构复杂,可分别与蛋白质、DNA和RNA分子发生互作,参与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及表观遗传修饰等多种水平的调控,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其他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lncRNAs在家禽经济性状相关研究中的进展及其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lncRNAs在家禽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营养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5.
霉菌毒素是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其高毒性和强致癌性严重威胁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给畜牧业和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霉菌毒素的毒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霉菌毒素引起机体氧化应激,继而引发细胞毒性作用,如细胞凋亡、DNA损伤等。本文综述了主要的几种霉菌毒素吸收与代谢,重点阐述了由氧化应激介导的毒性作用,以期对霉菌毒素毒性机制有更加全面认识,为从缓解氧化应激的角度解决畜禽生产中霉菌毒素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引发猪饲料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母猪生产、繁殖性能以及仔猪的成活率,还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残留于猪肌肉、内脏中的霉菌毒素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饲料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应引起养殖者的重视。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饲料中各种霉菌毒素之间有协同作用,猪采食了由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引发抵抗力下降,继而容易继发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997.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耀荣 《中国猪业》2008,3(5):35-36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真核生物。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发现的霉菌种类超过10万种,各类霉菌侵染各种作物并在适当的温湿度下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紊。其中不少毒紊的毒性极强(如黄曲霉毒素中的B1毒素,其毒性相当于氢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当生猪采食了被这些霉菌毒素感染的饲料时,  相似文献   
998.
2018年,从北京、福建、安徽、山东、广东、河南等19个省市收集442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检测了其中行业内较为关注且对畜禽生产影响较大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3种霉菌毒素含量。结果显示,饼粕类样品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严重,其次为DDGS(谷物干酒精槽),各类样品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较轻,小麦、麸皮、DDGS受呕吐毒素污染较为严重;华中地区样品受霉菌毒素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999.
所有养猪人都知道霉菌毒素给猪场生产带来巨大的隐患。霉菌毒素能导致八字腿、假发情、尾根皮肤灼烧状等等,同时霉菌毒素还能导致猪群的免疫力下降。但是在面对猪场问题的时候,很少人会考虑霉菌毒素的影响。为什么呢?首先,霉菌毒素导致的明显临床症状,在猪场不多见,即使见到了,也因为比例较低而被忽视;其次,霉菌毒素导致的免疫抑制,养猪人、兽医技术员都看不到,何况还有其他的免疫抑制因素(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需要解决;再次,霉菌毒素对猪场的影响到底是怎么体现出来的,什么时候会体现,说不清楚。针对上面的原因,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文章来分析一下霉菌毒素对猪场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00.
霉菌毒素是由不同种属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其对多种动物(包括人在内)具有显著毒性效果,如降低畜禽生产性能、损害脏器功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细胞和DNA氧化损伤,甚至导致动物死亡等。饲料及其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是一个广泛的、全球性的问题,既可在作物田间生长时产生,也可在仓储期间产生,给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控霉菌生长及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实际上,不同霉菌毒素对不同动物的损害具有差异性,而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添加适当物质(如蒙脱石和酶制剂等)可有效抑制霉菌毒素活性,缓解霉菌毒素的毒性。作者详细论述了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黄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并从物理、化学、生物角度介绍了削减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旨在为合理有效防控霉菌毒素毒害及保障畜禽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