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9篇
  15篇
综合类   47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13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152.
鸡虱是寄生在家禽体表的一种昆虫,也是家禽的一种最普通的外寄生虫。秋冬季节,鸡容易长虱。其症状是:奇痒难忍,会蹦跳飞跃,羽毛脱落。皮肤损伤,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和贫血。雏鸡长虱会影响生长发育;母鸡长虱则产蛋率急剧下降。除治鸡虱的办法有以下十二种:  相似文献   
153.
张泺华 《农家顾问》2008,(10):22-22
鸵鸟原产于非洲,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说它是鸟,其实它善跑而不会飞,雄性成鸟身高可达2.5米,但头颈几乎占身高的一半。体重可达150多千克。雌性的体型稍小些。鸵鸟蛋的直径有12.5厘米,重达1.5千克,是现在鸟类中最大的蛋。鸵鸟全身约80%~90%以上可作为商品。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4.
从非洲引进鸵鸟,又把在中国孵化出来的鸵鸟出口到非洲养殖的人,他就是陕西省农垦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杨浩民,创造了国际鸵鸟养殖业的奇迹。2004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时任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贾治邦的陪同下,亲临视察了英考公司草滩鸵鸟良种示范场。总书记视察之后,嘱托他:一定要把这个产业做好,更好地替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务。迄今为止,除了国家领导人来视察工作,还有近百位省、部级、近千名厅、局级领导前来参观指导,冰岛农业部部长等许多外国友人也慕名而来。有关部委领导评价道:“陕西农垦的稳定,杨浩民功不可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独具慧眼的杨浩民以其对中国农业经济的经验,做出了一个极具战略性的选择。”而时至今日,中国鸵鸟协会会长王佩亨先生仍屡屡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杨浩民,不仅没有英考的发展,更谈不上鸵鸟产业在陕西、在西部甚至是中国的辉煌。”杨浩民结合西部实际情况,在畜禽种业和畜禽养殖上的解放思想、大胆引种、积极输出,并取得成功经验和突出成就,值得我国畜禽种业同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5.
《中国畜禽种业》2008,4(11):68-68
鱼粉是高蛋自动物饲料.用于饲养畜禽,效果显著,受到用户高度重视。因为鱼粉价格较贵,有少数不法之徒贪图暴利.向鱼粉内掺杂各种异物,给用户造成损失。掺杂物种类很多。有棉籽饼、稻壳、菜籽饼、麦茨、羽毛粉、骨肉粉、血粉、尿素、氮肥、砂土、贝壳粉等。下面介绍一些感观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6.
鸵鸟原为一种野生鸟,最早驯养于南非和澳洲。尽管鸵鸟的人工饲养至今仅有10多年的历史,却已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鸵鸟的饲养被列入三高农业项目正在神州大地搞得。不过,国人对鸵鸟的了解还较粗浅,尤其是对鸵鸟的疾病防治知之较少。鉴此,笔者对鸵鸟的疾病与防治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7.
绿壳蛋鸡主要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乡黑羽绿壳蛋鸡。由江西东乡县农科所和江西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而成。体型较小,产蛋性能较高,适应性强,羽毛全黑,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喙、趾均为黑色。母鸡羽毛紧凑,单冠直立,冠齿5~6个,眼大有神,大部分耳叶呈浅绿色,肉  相似文献   
158.
用膨化—水解复合工艺制取可溶性羽毛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物理加工与化学加工相结合的方法即膨化—水解复合工艺,制备可溶性羽毛蛋白,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营养代谢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可极大地提高羽毛粉的生物学效价。  相似文献   
159.
肉用鸵鸟全营养日粮对提高鸵鸟养殖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鸵鸟养殖低成活率问题造成了产业的“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这一问题严重制约着鸵鸟产业的发展。寻找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鸵鸟产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课题之一。1饲养模式方面的原因1.1传统观念的误区大部分养殖者都看重自备鸵鸟青粗饲料成本低这一利润空间,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缺点,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际上并没有降低其养殖费用,如:一方面,野生青粗饲料数量有限,品种繁杂,受季节影响质量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换料频繁,鸵鸟应激反应强烈,精确供给营养技术难度大,使鸵鸟在快速生长期得不到精确和充足的…  相似文献   
160.
在养鸡生产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引起雏鸡死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认为传染病是主要因素,或归结于孵化上的问题,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影响.由于雏鸡阶段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增重快;羽毛生长快;消化能力差;活泼而胆怯、群居性强;代谢旺盛;对饲料的营养要求高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极差.据统计,鸡场雏鸡死亡率在3%~8%,农家养鸡为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