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篇 |
农学 | 18篇 |
基础科学 | 28篇 |
8篇 | |
综合类 | 232篇 |
农作物 | 10篇 |
畜牧兽医 | 21篇 |
园艺 | 17篇 |
植物保护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2.
28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NCAR1°×1°逐6 h再分析资料,从热力动力条件、层结条件等方面,对2022年6月4—5日内蒙古东南部地区的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出产生暴雨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由东北冷涡前部暖湿切变造成的,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阻挡,使冷涡移动缓慢,冷涡系统影响时间长、降水量增大。暖湿空气在切变处强烈辐合,与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上升支重合,地面中尺度切变线为暴雨云团的发展与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强辐合区与高层强辐散区重合,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偏南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同时低层增温增湿使大气层结不稳定。 相似文献
284.
285.
2011年6月12~15日江西宁都县受高空低槽等影响,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通过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分析得出,高空低槽、切变线、低空急流等是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286.
287.
北美冬青结果枝高空压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实用技术》2016,(6)
研究了压条日期、环剥宽度、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压条基质对3~4年生的盆栽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奥斯特"结果枝高空压条成活率和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浓度(原液、3/4原液、1/2原液、1/4原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处理能够提高压条的生根率,生根率可达100%;不同环剥宽度影响压条的愈伤率和成活率,环剥宽度过小(0.2cm),愈伤化严重,生根率降低,环剥宽度过大(1.5cm),成活率降低;3种压条基质以V_(泥炭)∶V_(珍珠岩)=3∶1混配基质效果最好,平均生根条数达10.73条,平均根长7.3cm。从综合指标看,压条时间选择在6-7月,环剥宽度0.5~1.0cm,以1/4~1/2原液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最适宜。 相似文献
288.
使用观测资料、雷达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6月13午后至夜间的冷涡背景下的两次影响济南的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辐合线与冷池的复杂相互作用在对流回波发展加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造成了第一次对流降水强度强,移动迅速,发展为超级单体和弓形回波。根据环境参数的实况分析和模式预报,可以较准确地判断2次对流过程的强度。环境条件较弱是造成第二次对流未发展加强的主要原因。在临近预报业务中,预报员需要利用多种实时加密观测数据,结合对流发展条件和中尺度模式预测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89.
该文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东北中尺度数值模式预报场资料和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预报场资料,针对冷涡背景下沈阳地区对流性降水预报误差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抬升触发条件、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探空图等方面。结果表明:(1)此次弱降水过程,受东北冷涡和南支槽共同影响,水汽条件较弱,850h Pa上无明显切变线,但高空存在弱系统快速过境,中层有弱冷空气入侵,地面存在辐合线。(2)不稳定条件:850h Pa温度平流不明显,500h Pa存在干冷空气侵入。市区、新民、辽中地区K指数大值区与Cape值大值区相互叠加,为此次弱降水过程提供热力条件。(3)水汽条件:沈阳地区比湿在8~10g/kg,相对湿度在70%~80%。(4)预报着眼点:当有弱系统过境时,水汽的强弱不可作为判别降水产生的标准,不稳定能量的堆积、地面辐合线的产生及中层干冷空气侵入,是判别对流是否产生的关键。关注数值模式预报调整变化,大值区的位置对降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90.
从环流形势演变、影响系统发展、急流配置、能量条件、水汽条件等几个物理量场对黑龙江省2010年12月10~11日的一次大到暴雪过程作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是受到典型的贝加尔湖强冷涡和渤海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地面倒槽形势和高空冷涡的盘旋为此次暴雪过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条件;渤海暖湿气流携带的充沛水汽到达黑龙江省为此次大到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