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61篇
  45篇
综合类   264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采用2011年陕西省烟草区域试验的数据资料,通过与烟草上常用方法比较,探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适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在烟草区试丰产稳定性评价方面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和适定性参数法计算简便,结果可靠,可以对烟草品种丰产稳定性进行基本的评价;高稳系数法受产量影响较大,不可以单独对烟草品种丰产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丰产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为秦烟96和YN105。  相似文献   
432.
通过已披露的财务数据选取影响投资价值的指标,经过标准化处理,构造相关系数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主成分,试图确定主成分与投资价值的相关性,再根据各个指标值的变异度,利用熵权系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为投资者综合评价各林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提供相应的依据。根据分析。得出吉林森工投资价值最大,景谷林业次之,永安林业最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3.
【目的】对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解析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污染源,以期为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及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谭家湾流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两个村域内的种植、养殖和人居生活等污染源进行分类调查,应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谭家湾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实际产生量由2015年的162.32 t降低至2020年的27.79 t,等标污染负荷总量由62.44 m3下降至21.14 m3,主导污染源由土地利用转变为畜禽养殖。流域内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年负荷总量分别为5.56、0.86和21.37 t。各类污染源的贡献率表现为:畜禽养殖>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其中生猪养殖的TN、TP和COD负荷量分别占流域负荷总量的50.91%、64.20%和46.66%,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污染源。TN是流域内最主要的农业面源物,其污染等标负荷占负荷总量的52.6%,其次为TP,污染负荷率为40.7%,COD的等标污染负荷率最小为6.7%。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流域内畜禽粪便耕地负荷警报值为0.489,分级级数为Ⅱ,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稍有”,流域养殖总量在现有基础上还有10 815头猪当量的扩增空间。【结论】2015年以来,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强度显著降低,保持合理的禽养殖规模,同时做好污染物消减措施,对促进丹江口库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持续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4.
[目的]为水稻生产中合理利用镇稻10号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2005年度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0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4~2005年区域试验、2005~2006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0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008.258、655.008、319.1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27%、3.59%、5.37%;高稳系数分别为90.56%、86.33%和70.41%,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53%、8.33%、26.50%,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别为57.14%、71.43%、75.00%,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0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沿江和苏南等中高产地种植。  相似文献   
435.
【目的】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进行评价,为政府有关部门布置下一步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以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共选取了4类20个指标,构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系数法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总体来看,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不断增强,且近年来呈现出快速提升的态势。从分类指标来看,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水平、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均呈上升态势,但农业资源减量投入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建议】应构建长期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激励机制,加快生态文明视域下农业科技体系的完善,强化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进一步提升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以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36.
蒸散发是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绿洲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准确估算该地区的实际蒸散发量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于科学指导当地农业灌溉、优化水资源配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udyko理论及其改进的傅抱璞经验模型估算黑河流域中游地区2006-2015年的实际蒸散发量,利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实际蒸散发序列的趋势特征和...  相似文献   
437.
下辽河平原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省内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伴随着农业发展,农业污染也较为严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评价,对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综合考虑了含水层本质脆弱性、农业活动和地下水价值三方面因素,重点突出地下水功能价值的重要性,对下辽河平原农业活动对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利用GIS软件做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图,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8.
陈丽  张朝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30-5733
在MATLAB软件上利用功效系数法对汶川地震36个严重受灾县市依据灾情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首先由变异系数和权重系数确定了影响灾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灾情指标。然后依据总功效系数值对36个县市按照灾情严重程度进行了排序。最后依据总功效系数值的均值化数值对36个县市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评价结果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39.
水稻新品种镇稻14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 -2010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4号和对照淮稻9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8 -2010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4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394.20、9 793.50、9 169.5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5.74%、9.87%、6.20%;高稳系数分别为89.78% 、96.56% 、93.70%,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23%、3.27%、2.89%,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别为88.9% 、100%、100%,均大于对照.镇稻14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苏中、苏南及相应中高产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40.
[目的]研究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影响因素,旨在揭示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形成机理,为防治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GEE云计算平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为研究区,使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研究区梯田分布信息,并基于叠置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高、极高易发性分区,选取8个影响因素,采用确定性系数法进行了分析。[结果](1)研究区梯田占全县总面积的47.28%,梯田影响范围内的正在变形区没有、潜在不稳定斜坡有86处。(2)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高、极高易发性分区占研究区高、极高易发性分区总面积的46.68%,占研究区梯田总面积的27.64%。(3)降雨量、地层岩性、沟谷密度、坡向对研究区内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结论]研究区梯田型黄土滑坡隐患的主要控制因素是降雨量与地层岩性,尤其是当降水量>450 mm,且存在第四系石质黄土夹古土壤地层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