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79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1664篇
林业   1975篇
农学   2694篇
基础科学   1114篇
  1657篇
综合类   15644篇
农作物   2060篇
水产渔业   1129篇
畜牧兽医   11547篇
园艺   2765篇
植物保护   1291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580篇
  2022年   787篇
  2021年   822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909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702篇
  2016年   877篇
  2015年   1167篇
  2014年   2016篇
  2013年   1932篇
  2012年   2799篇
  2011年   2670篇
  2010年   2600篇
  2009年   2479篇
  2008年   2858篇
  2007年   2224篇
  2006年   2242篇
  2005年   2009篇
  2004年   1328篇
  2003年   1183篇
  2002年   882篇
  2001年   977篇
  2000年   745篇
  1999年   610篇
  1998年   641篇
  1997年   675篇
  1996年   586篇
  1995年   558篇
  1994年   473篇
  1993年   472篇
  1992年   405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4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9篇
  1957年   23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冬甘二号是天津蔬菜研究所新育成的春甘蓝,具有早熟,耐裂球,高产,优质,强冬性,紧实等优点。已于200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适合东北、西北、华北保护地栽培的理想品种。 特征特性 冬甘号开展度为47.2cm×46.6cm,株型紧凑,外叶数11~14片,株高24.2cm左右,叶色绿色,叶球近圆球形,单叶球重0.85~1kg,叶面蜡粉少,中心柱短,叶球紧实度为0.8,叶球商品性状好,叶质脆嫩,味甜,无异味,营养成分含量测定为Vc 31.65mg/100 g鲜重,总糖3.71%,纤维素0.7 097%,蛋白质1.65%。冬甘二号春季保护地栽培时,其生育期为121~126天,定植后45~50天可达商品成熟,较同类品种早熟4~6天,成熟一致,收获集中。  相似文献   
992.
不同包装和药剂处理对冬雪蜜桃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世平  汪沂 《果树科学》2000,17(1):41-44
不同包装与药剂配合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贮藏3周后各处理组合的果实硬度比对照果分别高21.4%~59.5%。药剂和包装处理 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的。冬雪蜜桃果 主要与果实的衰老有关,GA3和钙处理明显地减少贮藏期间果心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993.
石灰性土壤作物缺铁黄化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性土壤作物的缺铁是一个普遍发生的问题 ,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为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调研和试验研究 ,基本了解了石灰性土壤作物缺铁的成因 ,并提出解决的对策。1 植物缺铁黄化的原因  植物对铁的吸收是一种耗能的主动吸收 ,根系在土壤中主要通过截获而吸收铁元素。根系对铁吸收的过程可认为是铁以螯合物形态到达根系表面 ,并还原为二价而被吸收进入根系细胞内。在植物体内铁与柠檬酸形成复合物 ,带有几个羧基 ,使得“铁—柠檬酸”复合体离子化 ,依靠蒸腾作用产生的质流输向地上部 ,即铁在…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包装和药剂处理对冬雪蜜桃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世平  汪沂  徐勇  范青 《果树学报》2000,17(1):41-44
不同包装与药剂配合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硬度,贮藏13周后各处理组合的果实硬度比对照果分别高21.4%~59.5%。药剂和包装处理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冬雪蜜桃果心褐变主要与果实的衰老有关,GA_3和钙处理明显地减少贮藏期间果心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常规方法结合流式细胞仪对25份剑麻种质资源叶色、叶缘刺有无、叶缘刺类型、叶顶刺类型、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长、顶刺基部宽等10个农艺性状以及倍性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同一种质资源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基部宽和顶刺长等变异系数分别在0.9%~13.33%、1.69%~9.13%、1.77%~7.61%、3.99%~11.62%、7.82%~14.31%、9.08%~14.84%之间,不同种质资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1.60%、13.95%、15.9%、21.48%、36.59%和30.77%。同一种质资源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基部宽和顶刺长差异不明显,不同种质资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α=0.05)。基于10个表型性状将25份剑麻种质资源聚为3类,第一类主要包括番麻、广西76416、南亚1号、东368、蓝剑麻、普通剑麻、粤西75等7份种质;第二类主要包括桂辐4号、H.11648、东74、东27、东26和东16等6份种质;第三类主要包括东18、东2、肯3等12份种质。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总和为5.84,累计贡献率达97.29%。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25份剑麻种质资源中,H.11648、东2等14份种质为二倍体,东16和广西76416两份种质为三倍体,粤西75、粤西114等5份种质为四倍体,肯3和普通剑麻2份种质为五倍体,东74为六倍体,番麻为五倍体和六倍体的混倍体。以上结果为剑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一种株系复杂且不断变化、并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恶劣影响的病毒,其严重的致病性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技术是研究其致病机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该技术通过病毒侵染获得侵染性cDNA克隆,进一步分析引起症状的相应基因在植株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由此为SMV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大豆花叶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策略和影响因素,以及其应用状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大豆花叶病毒的防治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997.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具有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能力。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豆品种更新快,导致大豆根瘤菌株与新品种匹配能力差、接种效果不明显。筛选与主栽大豆品种匹配性好、固氮效率高的广谱性优良菌株,可为针对性的施用大豆根瘤菌接种剂提供菌种资源和方案。选取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6个优良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和2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在砂培盆栽条件下与不同地区的27个大豆主栽品种进行匹配试验。测定分析了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根瘤菌之间结瘤固氮能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供试根瘤菌均能够与国内24个大豆品种结瘤,广谱性较好;植株地上部分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大部分接种根瘤菌后的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CK;HN01、GR3、HH29、HH103匹配性和固氮效率均不逊色于USDA110,具有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东南地区推广的潜能;从品种来看,中豆39、BD2、天隆1号与8株供试大豆根瘤菌的匹配接种表现出高生物量特点。此外,本文还筛选出大豆-大豆根瘤菌的表型最佳匹配组合中豆39-GR3,适合长江流域地区;同样筛选到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南地区最佳匹配组合,分别是HN01-辽豆14、HN01-徐豆14、HN01-BD2。本文初步建立了优良根瘤菌与大豆主栽品种的匹配关系,为在田间试验中进一步筛选和应用这些优良菌株提供了材料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8.
中美德系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对深松耕作措施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耕作方式×种植密度×品种三因素裂区试验,深松40 cm和旋耕15 cm耕作条件,在9.0万株/hm~2和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对中系郑单958和登海618、美系先玉335和华美1号、德系KX3564和KWS2564不同血缘玉米品种的地上部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深松可降低增密后玉米净光合速率、LAI、SPAD值和单株生产能力的下降幅度,缓解株型的变化,提高玉米的耐密性。我国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对深松耕作响应与美系和德系玉米品种存在差异,深松耕作与旋耕相比,华美1号、KX3564、KWS2564、先玉335增加种植密度后,其穗位叶叶倾角、净光合速率、LAI、SPAD值下降缓慢,产量、耐密系数显著提高,其耐密适应性对深松耕作的响应度高于郑单958、登海618。  相似文献   
999.
高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杂交种耐密性鉴选指标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植密度8.25万株/hm~2和10.5万/hm~2两个种植密度,以28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测定植株形态、物质积累、光合特性、穗部性状及单株产量等相关指标,探讨准确有效鉴定玉米杂交种的耐密性指标及方法。利用相对值变异系数较大的指标作为杂交种耐密性强弱的鉴选和评价指标,再利用以指标归一化的变异系数作为权重的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方法对28个玉米杂交种的耐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各指标相对值的变异系数(CV≥15%)为标准,筛选出相对茎粗、相对SPAD值、相对Pn、相对干物质量、相对秃尖长、相对行粒数和相对单株产量7个主要指标作为耐密性的评价指标。以7个主要指标归一化变异系数为权重对28个杂交种的耐密性进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耐密性较强的杂交种为利民33、登海618、瑞普908、华美1号、KWS2564等,耐密性较弱的杂交种四单19、科河8号、丰田6号、陇单339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验证,得出耐密性强和耐密性弱的前5个品种的重合度均为90%。  相似文献   
1000.
《杂交水稻》2017,(1):27-31
通过多年的田间观察发现:水稻反向温敏不育系雁农S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全年最高温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败育彻底,不会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为0,推测其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由雁农S转育而来的大多数粳型反温敏不育株系在7—8月都能完全败育而不发生自交结实现象,表明雁农S来源的不育系在寒地稻区的不育安全期长,不育特性相对稳定,为推动寒地杂交粳稻发展及实现原地制种提供了理想的遗传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