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林业   187篇
农学   264篇
基础科学   105篇
  152篇
综合类   2696篇
农作物   193篇
水产渔业   351篇
畜牧兽医   7228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24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云南半帚孢 (Leptographiumyunnanense)是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携带的一种主要的病原性伴生真菌 .以PD培养液对该菌进行培养 ,培养滤液即毒素原液中蛋白部分具致病活性 ,在冷藏及室温条件下 ,该毒素能较长时间 (2 0~ 40d)保持致病活性 (即能在寄主树木上形成一定长度的韧皮反应区 ) ,随着温度的升高 ,其活性逐渐丧失 ;在 6 0℃时 ,该毒素仍可保持一定的活性 ,而在超过 80℃时 ,则完全丧失其活性 .毒素原液pH值为 5 1,渗透势为 - 12 0kPa ,经试验确定毒素原液的毒性非溶液的酸度或渗透势所致 ,从而表明该菌培养液中存在具致病活性的毒素物质 .  相似文献   
992.
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和其毒素都能刺激白菜叶片细胞的PAL和PO活性,而且均有2个活性高峰,在毒素的作用下抗病的山东四号PAL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12h和48h,PO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12h和60h;感病的小杂56PAL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2h和12h,PO只在8h有一个明显的活性高峰,经芸薹链格孢和毒素处理后,白菜叶片细胞的SOD活性在某一时间阶段受到刺激或抑制,但没有明显的活性高峰出现,总的结果看来,AB-毒素和芸薹链格孢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3.
10匹健康马每月定期放血一次,每次2000mL,连续4次,总放血量8000mL。血样在放血前(0d)和放血后15,30,60,90,120,150d自颈静脉采取。结果表明:放血后15d,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血清钙显著下降(P<0.01);120d时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减少,血钾明显减少,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增加。至150d时,各项指标恢复到放血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4.
姚玉霞 《特产研究》2002,24(4):40-41
对马舌菜、蓝花菜的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胡萝卜素及无机元素等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野菜营养丰富,为增加营养,改变餐桌花样品种,开发食用山野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粗毒素离体筛选苏丹草抗叶斑病体细胞突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丹草叶斑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对苏丹草幼穗愈伤组织进行抗病筛选。结果表明,粗毒素对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其最适粗毒素浓度为10 mg/L。利用粗毒素离体筛选获得的体细胞突变体中出现了对叶斑病抗性比对照提高2~3级的植株。  相似文献   
996.
以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为例,对传统的基本公式代入法和抵抗弯矩叠加法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公式代入法求解过程易于发生计算错误.而抵抗弯矩叠加法遵循“先分解,后叠加”原理,将复杂的应力图形分解为几个简单应力图形,然后将所得结果依次求解,进行叠加,使得计算过程清晰、简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实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997.
袁克  龚燕  王俊双  孙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41-5341,5360
通过谷物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的检测试验,将检测呕吐毒素的2种免疫技术(金标试纸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了比较,考察2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998.
从含杨树树皮浸提液的改良Fries3号培养基培养的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agregaria)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毒素粗提物。对不同抗病性杨树材料处理结果发现,该粗提物能使叶子出现黑斑和萎蔫,并使材料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对感病品种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的影响大于抗病品种毛白杨(P.tomentosa)。这表明,溃疡病菌在活体外培养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毒素,初步定为80%丙酮沉淀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为了构建MDV1细菌人工染色体,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进行了含E.coli 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1型(MDV1)转移载体的构建。【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E.coli F因子的马立克氏病病毒1型(MDV1)转移载体,利用脂质体,将线性化的转移载体转染入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用X-gal染色,挑取阳性克隆。【结果】经测序分析发现,人工体外合成的单一loxP位点,序列正确,另外,同源重组左臂和右臂序列正确,并且相对连接。利用SphⅠ和NheⅠ双酶切,鉴定出含有同向LoxP位点的转移载体,将其命名为pUS-BGS。将该载体用NheⅠ线性化后,用脂质体转染已感染CVI988病毒的CEF,用MX-HAT药物筛选3代以后,X-gal染色,可以观察到呈现蓝色的重组病毒。【结论】本研究报道了含有E.coli F因子以及两同向的loxP位点的MDV1转移载体的构建,利用该载体可以有效地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为下一步MDV1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本试验对玉米大斑菌致病毒素(Ht—毒素)的产毒条件和毒素的一些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斑菌在25℃黑暗条件下用液体静止培养20d所得的毒素作用最强,在固体培养基质中,以粉碎的玉米碎粒最有利于Ht—毒素的产生(每百克玉米粒可获得Ht—粗毒素1.65g),其次是高粱粒和大米粒。Ht—毒素对热稳定,经煮沸和加热浓缩不会降低其生物活性而且活性还有升高的趋势,但是这种毒素对光却极不稳定,尤其是日光照射后,活性丧失很快。在pH3.0—4.5的偏致性条件下,Ht—毒素可保持活性达20d 以上,而以后随pH 值的升高,活性迅速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