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212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58篇
  53篇
综合类   1801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201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玉米芯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威 《食用菌》2000,22(3):21-21
我市地处平原,香菇生产所需硬质木屑需外调,致 使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笔者试用玉米芯生产香 菇,取得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菌种驯化生产菌株为香菇4002(河北石家庄高 新食用菌站),广香8003(江苏江都)。一般香菇种因其 长期生长在木屑培养基上,因此对木屑产生一定的依 赖性。为此对新引进的菌种最好进行适应性训练,即在 母种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玉米芯和土豆共煮过滤后 使用。①母种培养基配方:土豆200g,玉米芯粒50g,白 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VB12片,琼脂 20g,水100…  相似文献   
162.
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在香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RAPD和酯酶同工酶技术研究了6个香菇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类间组合杂种优势强,类内组合杂种优势弱,因此,杂交亲本应选择不同类的菌析不同类的菌。通过单孢杂交和出菇试验发现,杂交子代酶谱出现“互补型酶带”和“杂种新酶带”,杂交后代杂种优势强,容易选出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3.
在8个香菇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的测定中,有4个菌株测定出两种交配型,其余4个菌株只测得一种交配型。在得到两种交配型的菌株中,其交配型比例也不是1∶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两种交配型原生质体单核体的再生能力不同有关。在申香2号菌株107个单核体中,AxBx交配型只有26个,而且都是在再生阶段的前期产后的,后期出现的单核体则都是AyBy型菌落。  相似文献   
164.
通过香菇菌株"18"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对比试验,观察菌丝走菌情况、污染率、满包时间、子实体形成时间,研究夏栽香菇液体菌种生产的可行性与优势,为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5.
张子荣 《食用菌》2017,(4):48-49
<正>近年来,241-4香菇已成为福建省浦城县的香菇主栽品种之一。在香菇生产中,菌棒菌丝转色是决定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也是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因此,掌握香菇的转色技术,对香菇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香菇菌棒转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转色的生理标准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香菇,脱袋转色菌棒应该达到4个标准:第一,菌龄达到,菌丝达到生理成熟。一般5℃  相似文献   
166.
研究了不同腐熟程度的香菇菌糠对作物发芽和植株生长的影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未降解香菇菌糠浸提液对白菜和黄瓜发芽和出苗有明显抑制。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未腐熟菌糠对黄瓜、白菜及小麦的出苗和植株生长有明显抑制,尤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大,而腐熟较好的香菇菌糠对作物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其育苗效果优于对照商品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67.
曹建刚 《食用菌》2017,(5):75-76
通过调查陕西省商洛市香菇代料栽培中真菌瘿蚊的发生原因和危害特点,提出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10条措施。  相似文献   
168.
不同木屑颗粒度对工厂化压块香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Lentinula edodes)工厂化生产品种沪香F2为供试菌株,以香菇生产常用配方(78%木屑,20%麸皮,2%石膏)为基础培养料,以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单菇重、出菇期、生物学效率以及菇型等为筛选指标,考察不同木屑颗粒度配比对工厂化压块条件下香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度组合M3(K1∶1.5mm以下,K2∶1.5~3.0mm,K3∶3.0~8.0mm;K1∶K2∶K3=1∶1∶1)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5.2±0.8)mm/d],单菇重最大[(27.1±1.0)g],产量较高[(178.7±3.6)g],菇型好,第一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40.8%,生产周期可控制在100d以内,适合于在工厂化条件下应用。  相似文献   
169.
翘鳞香菇是新近开发的具有市场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本文综述了其栽培技术、固体发酵、深层培养、药理活性和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0.
接种后的段木称作菇木。从菌丝体定植到大量长出香菇,菇木需要在菇场堆放将近1年的时间,历经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很大。香菇菌丝体能否在菇木中旺盛地生长发育,第2年能否正常投产,关键在于接种后菇木管理水平的高低。所谓菇木管理,就是根据菇场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