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72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350篇
  539篇
综合类   1261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201篇
畜牧兽医   946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限制与非限制排放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源自食用废油)的排放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限制性气体排放中,随着生物柴油混合比例的增加,Nox的排放量明显升高,同时在氧化催化器后Nox中的NO2体积分数也逐步增大;烟度则随着燃料混合比例的增加呈线性下降.非限制性气体排放中,外特性工况下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乙醛排放量随混合比的增加而降低;SO2气体排放量也随着燃料混合比例的增加逐步下降,纯生物柴油可降低20%~60%.生物柴油的颗粒粒径分布表明,生物柴油的核态纳米颗粒对混合燃料的硫含量非常敏感,由于纯生物柴油硫含量低,故可以有效降低颗粒的总数量浓度.  相似文献   
982.
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与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核桃颗粒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内源激素IAA(吲哚乙酸)、ABA(脱落酸)、GA3(赤霉素)、ZR(玉米素核苷)、Z(玉米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种仁中Z含量较上,青皮中其它激素水平均高于种仁。随着颗粒的成熟,IAA、GA3、Z、ZR含量及乙烯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而青皮中ABA含量则逐渐增加。果实成熟后青皮中GA3和种仁中Z含量明显增长,颗粒乙烯释放量明显增高,而采后果实  相似文献   
983.
唐倩雯  尹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890-1894
为研究微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的旋风清选筒内流场的运动状况,借助FLUENT软件,采用RNG k-ε模型模拟,基于SMPLEC算法,对切线入口的旋风分离筒内的压力场和速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旋风分离筒内部压力场基本呈轴对称分布;清选筒内速度分为旋流和竖直流动,其分界面大致为吸杂管壁面向下的延长线.采用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对清选筒内谷物脱出物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得到在吸杂口的气压为-900~-600 Pa时清选筒内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84.
【目的】研究农业废弃物颗粒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得到较佳的制备工艺参数.【方法】根据颗粒活性炭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玉米秸秆、花生壳和松籽壳3种原料在不同粘结剂含量和活化时间的组合上对制得颗粒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在试验设计取值范围内,原料种类对颗粒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较显著,粘结剂含量和活化时间的影响次之.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较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即原料种类为玉米秸秆,粘结剂含量(w)为35%,活化时间为45 min.以此工艺参数组合制备出的颗粒活性炭碘值为828.60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143.22 mg·g-1,比表面积604.98 m2·g-1,研究结果对提高颗粒活性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在发生培养液中添加孕酮以研究外源性孕酮对牛体外受精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孕酮有助于胚胎的体外发育。其中,10ng/ml孕酮添加组的8细胞胚胎发生率(55%)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9.0%)(P<0.01);囊胚发生率(18.9%)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P<0.05)。但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混合培养系统中的颗粒膜细胞得以实现的。本试验未发现孕酮对胚胎是否产生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86.
苜蓿草颗粒育肥西杂牛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采用苜蓿草颗粒,对照组采用铡碎的苜蓿干草,对12头1岁西杂公牛进行60 d育肥试验.测定分析了两组牛的体重、日增重及经济效益,以比较苜蓿的不同调制方法对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头均日增重试验组0.95 kg,比对照0.72kg提高了31.84%(P<0.01),经济效益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54.3%(P<0.01).因此选择苜蓿草颗粒进行西杂公牛的育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87.
荷电两相流动颗粒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荷电两相流动主要研究荷电颗粒的群体行为,从研究连续相中的荷电颗粒受力着手。选择Stokes阻力作为基准,确定了荷电两相流动中的主要受力,并对在荷电情况时颗粒群的粘性阻力系数进行了修正。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给出了一般形式的运动微分方程。这一方程的导出,对荷电两相流动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8.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华北农田土壤固碳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中国农业面临着废弃物数量大、污染严重,农田土壤生产力低的现实问题。该研究以增加农田土壤固碳为目标对砂质农田进行有机物料还田,将秸秆、猪粪、沼渣和生物炭4种物料用尿素调节等氮还田,对农田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物料还田3a后,生物炭、猪粪和沼渣处理土壤有机碳(SOC)比秸秆处理分别高262.4%、26.8%和20.7%;2014—2015年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较秸秆处理降低2.9%~35.5%,猪粪处理和沼渣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分别提高17.1%~60.1%和7.2%~64.8%;2014—2015年生物炭、猪粪和沼渣处理土壤颗粒有机碳(POC)较秸秆处理提高10.8%~148.2%、9.5%~58.3%和11.3%~57.6%;物料还田后,土壤总有机碳(TOC)和POC呈极显著的回归关系(R2=0.67,P0.001),土壤DOC与MBC有极显著相关性(R2=0.52,P0.001)。与秸秆还田相比,生物炭还田有利于土壤POC的累积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提升,猪粪和沼渣则通过提高土壤MBC、DOC和POC的含量,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和固定。从农田土壤固碳角度而言,生物炭,猪粪和沼渣还田优于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989.
为研究黑土区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颗粒有机碳含量和δ~(13) C值的分布特征,探讨黑土区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颗粒有机碳的分布和稳定性,为该地区黑土的合理利用及土壤的合理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黑土区不同有机碳含量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和物理分组技术分离提取各级团聚体及其颗粒有机物,采用~(13) C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分析有机碳含量及其δ~(13) C值。结果表明,黑土区水稻土以2~0.25mm团聚体为主,土壤有机碳主要富集在0.25mm团聚体中,尤其是2~0.25mm团聚体中;团聚体有机碳的δ~(13) C值随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增大,2mm和2~0.2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δ~(13) C值均小于土壤有机碳的δ~(13) C值,具有碳截获或碳固定能力,而0.25~0.053mm和0.053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δ~(13) C值均大于土壤有机碳的δ~(13) C值,具有碳固持或稳定的能力;除B-2土样外,各土样均以2~0.25mm团聚体中的颗粒有机碳含量为最大,以0.25~0.053mm团聚体中的颗粒有机碳含量为最小,且该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7,P0.01),表明微团聚体闭蓄态的颗粒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固持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土壤颗粒有机碳及各级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的δ~(13) C值均小于土壤有机碳及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δ~(13) C值,团聚体颗粒有机碳的δ~(13) C值也随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增大。因此,黑土区水稻土中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是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团聚体颗粒有机碳作为活性碳库,较总有机碳更易反映黑土区水稻土有机碳的周转变化,其敏感性随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90.
汉中荒草地整治后耕作层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分形模型,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汉中市荒草地整治后耕作层土壤颗粒分形特征,探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粒径组成以及养分含量的关系,建立整治后耕作层土壤分形维数预测函数。结果表明:(1)整治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介于2.55~2.95之间,均值为2.77,标准差为0.134,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土壤质地越细,分形维数越大。(2)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主要是由黏粒含量决定,分形维数与黏粒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2=0.978 0);利用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0.002mm)建立的预测模型精确度高(R2=0.982 7),能够很好的预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3)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分别为0.914,0.580,0.513,分形维数与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形维数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有效指标。研究结论表明土壤分形维数D能够很好的表征土壤质地、粒径组成以及土壤养分状况,可为土地整治工程开展后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