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5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578篇
林业   1766篇
农学   919篇
基础科学   416篇
  1344篇
综合类   6753篇
农作物   666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1025篇
园艺   1733篇
植物保护   467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438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97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501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2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马源  张德罡 《草业学报》2020,29(11):172-182
了解根际土壤养分碳、氮和磷的转化和循环利用是解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性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根本问题。草地根际过程能够反映土壤碳、氮和磷等养分的周转速率,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竞争和捕获,维持根际微环境中各组分的养分平衡,同时与作物相比,草地土壤中养分元素碳、氮和磷的耦合性更强。因此,根际微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在维持养分转化和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量文献报道,调控根际微环境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关键物质-根际分泌物,同时根际分泌物也是介导根际微生物和根际酶活性的关键物质。当草地环境发生改变时,该区域的根际分泌物、根际酶活性和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从而导致该区域土壤养分的供应量和有效性发生改变,最终影响草地生产力和养分的有效利用效率。因此,深入探究草地根际过程对养分循环的调控机理,对于揭示草地植物与微生物间养分物质的分配利用和养分收益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根际分泌物、根际酶和根际微生物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和互作机理,总结草地根际过程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并对草学领域未来在根际微域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52.
以麸皮和豆渣为培养基质,利用中华根霉12#固态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研究饲用复合酶的酶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该饲用复合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在30 ~ 40℃较稳定;最适作用pH为3或6,在环境pH为5~6时较稳定,适合底物质量浓度为0.4%~1%.  相似文献   
53.
54.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它的花是一种优良野菜。山地、丘陵、草原都有生长,有的地方大批人工种植,作为生产野菜和花卉的门路。黄花菜的根,含有秋水仙碱、天门冬素、萱草根素等有毒物质,对动物特别是羊毒性很大。春夏季节是放牧羊群黄花菜根中毒的多发季节,原因是:①春夏进行黄花菜分根繁殖时往往丢弃一些多余的黄花菜根,易被羊群误食。②春夏放牧羊群时,因土地解冻后干燥疏松,羊群采食黄花菜叶时易将块根带出,块根多汁,无恶味,羊喜欢吃。中毒症状:往往大群发生,症状因食入多少不同而异。①食入块根少的,症状较轻,表现精神沉郁,吃草减少,呆立不动…  相似文献   
55.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新馆设计方案——"根包石"方案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创作,该创作抽取和提炼了自然界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元素——树根和岩石,其建筑本身及周边设计都从地球和生命演化方面进行了抽象和比喻,同时巧妙地把博物馆建筑有机而又恰当地融入到了自然界当中,而且从材料选择、自然循环、屋顶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实用性,既充满了回归自然的美感,又反映了人文精神,是一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56.
以根蘖型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根、茎、叶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法比较了改良CTAB法和TRNzol试剂盒法等4种方法提取的苜蓿总RNA的产率和纯度。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RNA的OD260nm/OD230nm大于2.0,并且OD260nm/OD280nm接近1.8,具有较高的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有28S rRNA和18S rRNA 2条清晰的条带,且很少有降解;TRNzol试剂盒法获得的RNA品质也较好,但存在降解和弥散现象;其他2种方法提取效果较差。这证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可以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TRNzol试剂盒法也可以满足实验的下一步要求,但需要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57.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微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为峰  史衍玺 《草地学报》2010,18(6):859-864
为探明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选取盐地碱蓬(Suaedasal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4种湿地植被土壤,分春、夏、秋3个季节对其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差别明显,但总体上均偏少,而且优势种类非常明显,以细菌为主,放线菌居中,真菌最少;不同微生物数量上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除拂子茅湿地细菌群落外,其他各群落数量均为夏季高,春、秋低;湿地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分布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其中细菌的根际效应最为明显;土壤中氮和磷(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最明显;真菌分布与氮的含量关系密切,但与磷素关系不大;放线菌分布与氮含量相关性小,与磷素呈负相关;微生物数量与土壤pH值和电导率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本区土壤微生物分布与植被类型、土壤盐分和养分关系密切,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58.
以海法白三叶、拉丁诺白三叶及胡依阿白三叶为对比,在云南3种不同气候条件下对草地麦库大百脉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百脉根比对照耐热性强,其平均产量高于白三叶或与白三叶接近,在中亚热带地区,单次测产的干物质产量在4t/m2以上,是对照白三叶的1倍;耐土壤贫瘠能力也强于对照白三叶,适于在云南暖温带至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对44种牧草根系的解剖结构观察。提出在根蘖型和根茎型植物中应进一步划分亚型的探讨。  相似文献   
60.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在临床上属常用中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菌痢、肝炎、高血压等。黄芩的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