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30篇
  20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河北省临城县农家妇女李素霞,从2003年开始在县城做面条加工生意。她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操作技巧。经过精心经营,年底终于有了效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发展思路,她关闭了经营刚有起色的门市,果断地在县城租下10间厂房,多方筹集资金,添置了新款的生产设备,成立了临城具第一家蔬菜杂粮制面厂。她在传统绿豆杂面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魔芋的保健作用,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以近年来在面条市场上,魔芋面条的竞争力高于普通面条。那么魔芋面条是怎样加工的呢?  相似文献   
13.
罗登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90-7191
介绍了富碘鱼面生产工艺,该工艺是对传统食品进行探讨性改造中较为成功的一例。它不仅提高了当地传统食品——鱼面的品质,促进了传统食品的生产,也说明我国食品行业有相当一部分商业机会是隐藏于传统食品的改造创新中。  相似文献   
14.
以绿茶面条微观结构、面汤色差及茶多酚保留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绿茶粉目数、添加量及水添加量等因素进行面条制备工艺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绿茶面条制备最优工艺条件为水添加量42 mL、绿茶粉目数80目、绿茶粉添加量2%,在此条件下,面筋结构未出现流体化现象,面条网络结构致密有序、连续性好,煮制后的面汤色差值最小(ΔE=5.89),茶多酚的保留率最高(72.73%)。不同制备条件对色差影响大小依次为绿茶粉目数水添加量绿茶粉添加量,对茶多酚的保留率影响大小依次为绿茶粉目数绿茶粉添加量水添加量。通过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绿茶面条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绿茶面条的制备及茶中有效成分保留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被蛀食害虫侵害后其面条质构参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玉米象、米象和谷蠹3种蛀食性储粮害虫不同感染程度对面条质构参数的影响和变化规律,以指导科学评价小麦受害虫侵害后其蒸煮品质的优劣,安全储粮和确保面制品品质。选用河南产储藏2 a的商用小麦为材料,按不同虫种分组,设定不同的虫口密度,检测不同感染时间小麦的粗蛋白、湿面筋质量分数及熟面条的最大剪切力、拉断力和拉伸距离;面条的硬度、弹性、黏合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结果表明:各虫口密度下,害虫侵害初期其面条的最大剪切力略有增加,后期则快速下降;拉断力和拉伸距离在整个侵害过程中呈先增后降趋势;硬度和弹性在初期变化不大,在后期弹性快速上升,硬度快速下降;黏合性和咀嚼性在整个侵害过程中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且感染末期黏合性和咀嚼性均大于初期;回复性在整个虫害侵害过程中有较大幅度地增大。害虫侵害后面条质构特性变化是通过其湿面筋质量分数的变化而产生的,且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是导致其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储藏过程中,宜适时采取防控措施,阻止虫害种群数量的扩大,以确保小麦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13,(34):36-41
创意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智能的拓展,需要有一种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一旦创意成功就能够引导产业重新组合,形成经济发展的魔方。北京市大兴区东辛屯村就是从一碗面条开始的创意,把创意的智慧拓展到村容村貌、面馆文化、房舍和村民的土地与农事活动之中,从而获得了带动整个村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魔方。  相似文献   
17.
1面粉 目前已有面包粉、饼干粉、面条粉、饺子粉、蛋糕粉、颗粒粉、营养强化粉、自发馒头粉、煎炸粉、预配粉等。各专业用粉主要是根据食品的质量要求主要在于面筋的质与量的不同,而加工者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要求,通过制定不同的加工工艺来生产各种专用面粉的。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吃精白面转向五谷杂粮,对杂粮的需求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抓住这一商机,开一家杂粮面条店.是投资少、见效快、无风险、收益大的快速致富好项目。  相似文献   
19.
周麦16系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采用阶梯杂交技术育成的超高产、多抗、广适、优质面条专用小麦新品种.2002年9月和2003年9月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豫审麦2002006号、国审麦2003029号.2003年9月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20109.3.2004年在农业部启动的小麦、玉米、水稻、大豆4个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中定为黄淮南片麦区4大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低场核磁和差示量热扫描的面条面团水分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为了解低水分面条面团中水分的存在状态,明确真空度及和面时间对水分状态的影响,该研究以3个小麦品种(济麦20、宁春4号、济麦22)磨制的面粉为材料,采用真空和面制作低水分面条面团(含水率35%),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和差示量热扫描(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2种技术,测定不同真空度(0、0.06、0.09 MPa)和搅拌时间(4、8、12 min)下面团中水分的形态和分布,并进一步分析2种技术测定水分形态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低水分面条面团中,水分主要以弱结合水形态存在。不同品种的小麦粉面团的水分形态及分布存在差异,强筋小麦粉(济麦20)制作面团的水分自由度较低。真空和面(0.06 MPa)可以促进水分与面筋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面团中水分子流动性,促进水分结构化;而非真空或过高真空度均会导致面团中水分自由度增加。济麦20、济麦22小麦粉和面时间为8 min时,面团水分流动性较低;而宁春4号小麦粉面团在4 min时,水分自由度较低;继续搅拌,深层结合水减少、弱结合水增多。LF-NMR和DSC测得面团水分状态的结果具有一致性。LF-NMR测得的弱结合水峰面积百分比与DSC测得的可冻结水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r=0.695),且深层结合水峰面积百分比与非冻结水百分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r=0.564)。研究结果为认识制面过程中水分的作用,优化和面工艺和调整产品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