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70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1634篇
林业   706篇
农学   866篇
基础科学   875篇
  708篇
综合类   9985篇
农作物   421篇
水产渔业   2160篇
畜牧兽医   25194篇
园艺   465篇
植物保护   439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908篇
  2022年   880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752篇
  2019年   1106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777篇
  2016年   994篇
  2015年   1074篇
  2014年   2031篇
  2013年   1971篇
  2012年   2866篇
  2011年   2965篇
  2010年   2441篇
  2009年   2687篇
  2008年   2654篇
  2007年   2209篇
  2006年   2013篇
  2005年   1777篇
  2004年   1554篇
  2003年   1445篇
  2002年   1123篇
  2001年   977篇
  2000年   705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68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331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30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为研究脱羟瓜萎镰菌醇(DON)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生理机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3周的研究。试验鸡分为5组,每组64只。分别饲喂含0、3、6、9、12mg/kg  相似文献   
932.
造成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产实践中给养禽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禽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笔者从多年的兽医临床中发现,常见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化学药物、生物类制剂均能导致免疫抑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化学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环磷酰胺等)、抗代谢药物和部分抗生素.在养禽业生产中,为了预防细菌性感染,广泛使用各种不同的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在长期饲喂或超量滥用时,也可能造成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33.
<正>1概况海兰褐蛋鸡5400只63日龄,主诉鸡群有神经症状,且零星死亡,药物治疗效果差。50日龄Ⅰ系二倍量注射,58日龄免疫新城疫弱毒苗N79四倍量点  相似文献   
934.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血脂异常、葡糖耐受不良、炎症和高血压.近年许多研究表明,PPAR可以改善这类代谢异常情况.PPARs是细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分为PPARα、PPARβ/δ、PPARγ三个亚型,分布在各不同组织,功能涵盖广泛.  相似文献   
935.
目前,传染性疫病是养禽业的主要威胁,而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免疫接种时操作上的失误,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免疫接种途径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936.
非淀粉多糖酶(NSPE)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消除非淀粉多糖(NSP)的抗营养性方面作用效果明显.从NSPE破坏植物细胞壁、降低胃肠道食糜黏性、改善肠道内环境及形态结构并提高肠道转运蛋白表达等方面,论述其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并指出影响NSPE作用效果的因素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7.
在产蛋鸡饲养管理各个阶段,产蛋高峰前期变化最为剧烈,鸡群从生理状态到饲养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鸡只转群、开产、饲料变化、灭活苗免疫、人工输精等应激因素不断出现,良好的后备鸡群能否顺利达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前期饲养管理尤为关键。根据产蛋前期鸡群的不同特点,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38.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板蓝根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影响。试验将80头健康的体重(20±0.5) 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组)、0.5%(2组)、1.0%(3组)、1.5%(4组)板蓝根提取物,预试验为10 d,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显著提高11.6%、10.1%(P<0.05),其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显著降低9.2%、7.3%(P<0.05);(2)试验3、4组血清中TP、GLB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6.4%、16.8%、21.3%、26.9%(P<0.05),其血清中AST、BUN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降低20.5%、22.0%、13.3%、11.3%(P<0.05)。(3)试验3、4组血清中IgA、IgG、IL-2含量较1组分别提高13.6%、12.7%、11.6%、12.5%、29.0%、21.9%(P<0.05),其血清中TNF-α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20.5%、21.8%(P<0.05)。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939.
几种商业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肉用中鸡和大鸡的生长性能试验,比较市场上几种商业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的使用效果。试验选用21日龄罗斯肉鸡2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负对照,试验1~3组(在负对照基础上添加不同的商业非淀粉多糖酶制剂)。结果显示,所有处理组间全期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初始体重一致的条件下,试验1组肉鸡末重较其他添加酶制剂组高。从全期来看,试验1组料肉比显著优于正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商业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产品的酶类肉鸡和活性差异较大,建议在使用前实测酶的种类和酶活性,以综合选择适宜的产品,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40.
<正>在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中,酶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一般情况下,动物自身能分泌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进入消化道,对其摄入的蛋白、脂肪和淀粉等营养物质进行降解,成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如: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