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0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9篇 |
农学 | 6篇 |
基础科学 | 7篇 |
55篇 | |
综合类 | 119篇 |
水产渔业 | 107篇 |
畜牧兽医 | 181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青海湖流域沙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青海湖地区土地沙漠化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根据其分布特点分为潜在沙漠化土地、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和严重沙漠化土地4个等级。研究了沙漠化发展趋势,针对环青海湖区沙漠化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案和防治工程。 相似文献
112.
围栏内禁牧与轻牧对高寒草原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青海湖北岸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天然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围栏内全年禁牧与轻牧下草地群落及生物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内全年禁牧虽然提高了草地的初级生产力,但却使草地群落的均匀度、物种多样性及禾草在草群中所占比例下降;而围栏内轻牧,牧压虽轻,但仍没有避开草地春季返青的危机期,并且由于羊群对草地枯落物的啃食以及严重的风蚀,草地退化严重,使草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受阻。所以应该优化青海湖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放牧管理制度,实现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3.
环青海湖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环青海湖区38个表层土壤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特征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环青海湖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占所有采样点土壤粒度组成的52%,砂含量次之,占37%,黏粒含量最少,占11%;环湖区38个采样点主要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粒度百分比中也表现出粉砂砂黏粒;环青海湖区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特征表明青海湖以东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特征呈单峰模式、以西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特征呈不对称双峰模式、以南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特征近乎正态分布、以北表层土壤沉积物粒度特征呈多峰模式;环青海湖区表层土壤沉积物的平均粒径为1.96~6.71Ф,平均值为4.68Ф,为粉砂粒级;峰态值为0.75KG1.89,平均值为1.09;标准离差变化范围为0.81~2.63,平均值为1.77;偏度变化范围为-0.03~0.43,平均值为0.14。分析结果说明环青海湖区湖东区域为典型的风成砂沉积、湖西和湖南区域表层土壤沉积为风成黄土、湖北表层土壤沉积环境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14.
为青海湖裸鲤人工扩繁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采用RACE和RT-PCR克隆青海湖裸鲤foxk1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foxk1全长cDNA序列为2251 bp,包含1944-bp开放阅读框,编码647个氨基酸;克隆的foxk1与其它脊椎动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8.2%~94.4%,亲缘性相近;foxk1与其邻近基因gnal2、sdk1、mmd2的共线性在整个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青海湖裸鲤foxk1高表达于垂体和性腺,中量表达于脑,微量表达于鳃和心脏;青海湖裸鲤foxk1在3月和6月卵巢中低表达,在9月及后期卵巢中持续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5.
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以青海湖北岸为研究区域,对2006年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图进行了解译,得到青海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同时将研究区景观划分为13种类型。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空间构型指数、景观缀块特征指数等7项景观生态指标,应用FRAGSTATS软件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优势景观类型为高山草甸,占总面积的30.91%,其次为干旱草原和湖泊,3种景观类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7.48%;研究区湖泊具有最小的景观形状指数(LSI为2.65),说明其形状较其他景观类型规则;研究区的景观特征是以高寒草甸、湖泊和干旱草原为景观基地,河流为廊道的景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6.
117.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4):390-393
应用灰色理论与方法,以19911998年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 przewalskii的年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GM(1,1)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对1999年青海湖裸鲤的年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年产量的时间响应函数模型为x^(0)(k+1)=4974.9670996e-0.232119k,多年平均相对误差为10.33%,后验差比值C=0.248352,小误差频率P=1,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一级;1999年青海湖裸鲤年产量的预测值为776.8 t,与实际产量(807 t)的相对误差为3.73%,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8.
提高居民福祉对于生态脆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基于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体系,探究2018年青海湖流域居民对人类福祉的认知,对比分析2011—2018年该流域人类福祉的变化.结果表明,2018年青海湖流域人类福祉综合分值为0.5318;生产资料满意度和生活条件是影响该流域人类福祉的主要因素;2018年人类福祉分值较2011年增长0.0778,人类福祉变化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特征、牧场情况、日常生活燃料、肉类蔬菜类满意度、水源来源、家庭关系满意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