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77篇
基础科学   50篇
  53篇
综合类   1414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8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茄子喜温、耐热,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17℃时,生长发育受阻,落花严重;低于20℃时,其受精和果实发育不良;低于13℃时,生长基本停止;0~1℃时则发生冻害;35℃以上时会发生花器官生育障碍。  相似文献   
92.
《中国瓜菜》2017,(4):45-46
河南省花皮无籽西瓜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满足市场对花皮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需求,我们选育出花皮无籽西瓜新品种‘冰花无籽’。为了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更好推广,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露地简约化栽培技术,即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进行露地栽培,通过集约化嫁接育苗、适时定植、合理进行田间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探索适宜于北京春茬露地生菜的灌溉方式,以生菜品种"雷达"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处理,以常规灌溉为对照,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灌溉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显著低于微喷带和边缝式滴灌带处理;边缝式滴灌带处理的单方水产出最高,且其植株硝酸盐显著低于微喷带处理,维生素C含量要显著高于微喷带处理和常规灌溉处理,果实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相对较高。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品质、产量和单方水产出率等要素,边缝式滴灌带相对适宜春茬露地生菜的生产,其产量667m~2达到了2 797kg,单方水产出率达到31.3kg·m~(-3),单方水产出率比微喷带处理和常规处理分别高20.8%和233.0%。试验还得出了春茬露地生菜各生育时期的作物系数,能够为实现春茬露地生菜的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氮磷肥减施对露地蔬菜农田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20,(2):436-441
过量氮磷肥施用导致菜田氮磷淋溶严重,对水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本研究在河南蔬菜种植区选取典型露地菜田,采用田间渗漏池法,研究洋葱、甘蓝菜田氮磷肥减施后氮磷淋溶及蔬菜产量变化。试验设置常规施肥(NP),常规氮磷肥减量20%(JNP1),常规氮磷肥减量40%(JNP2)。结果表明:通过氮磷肥减施,JNP1和JNP2处理淋溶液总氮、可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比常规平均降低12.9%、18.2%和20.5%。JNP1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比常规处理降低5.3%、11.9%和10.3%。JNP2处理总氮、可溶性总氮和硝态氮淋溶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显著降低33.6%、36.2%和32.6%(P <0.05)。所有处理硝态氮平均淋溶量占总氮淋溶量60.1%,占可溶性总氮淋溶量的79.0%。两个蔬菜季氮积累量236.0~256.1 kg hm-2,磷积累量25.3~29.9 kg hm-2。氮磷肥减施后,蔬菜的产量略有降低,不同处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番茄是沛县蔬菜主栽种类,一年四季均有种植,常年栽种面积8000公顷以上,露地栽培面积约占50%。近几年番茄绵疫病在露地番茄上发生较重,主要在6~8月高温期下大雨后发生,引起植株枯萎和果实落地。2006年8月份大发生,一般田块减产30%~4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给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通过近几年的田间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了近年发生重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6.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香菇又是世界消费菇类,国外、国内市场供不应求。露地香菇属半野生,品质好、产量高、效益高,技术简单,不与粮、林、果争地,是农民致富好项目。几年来,葫芦岛市的寺儿堡、双树、西平等乡镇农民进  相似文献   
97.
干椒是人民喜爱且富含营养的佐料食品,而且干椒作为工业原料,可加工成食用红色素或辣椒油,干椒及制品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之一。目前,我国干辣椒种  相似文献   
98.
采用液质联用仪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种植区域(江苏南京、广西南宁和湖南长沙)露地和大棚两种种植条件下黄瓜和土壤中甲基硫菌灵及其代谢物多菌灵的残留动态,同时对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施药后,甲基硫菌灵在黄瓜和土壤中均能很快转化为多菌灵[施药后1 d甲基硫菌灵未检出(〈0.01 mg·kg-1)],多菌灵在露地黄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均低于大棚。3个试验点露地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3、1.4 d和1.4 d,在大棚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1.7 d和2.0 d。在3个试验点露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6、1.7 d和2.3 d,在大棚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3、2.0 d和2.3 d。最终残留试验在最后一次施药后1 d采样时,大棚、露地黄瓜中的甲基硫菌灵均未检出(〈0.01 mg·kg-1),多菌灵在3个试验点露地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14~0.162 mg·kg-1,而在3个试验点大棚黄瓜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121~0.561 mg·kg-1。参照我国所制定的黄瓜中多菌灵的MRL(0.5 mg·kg-1),露地种植方式下所有处理黄瓜中甲基硫菌灵代谢物多菌灵的最终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但大棚种植方式下其残留量有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6个不同收获时期覆膜和露地栽培处理对花生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烂果数、烂果率和落果率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增加速度逐步放缓,覆膜处理的产量和出仁率在9月16日收获达到峰值,露地栽培处理的产量和出仁率在9月21日收获达到峰值.5月12日覆膜栽培处理的产量、出仁率、烂果数...  相似文献   
100.
<正>日光温室葡萄的篱架栽培、整形及修剪技术与露地葡萄的常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在生产上要抓好以下几点技术措施:1篱架栽植优点是通风透光好,管理方便,栽植密度大,早期丰产。主要采用单臂篱架,宽窄行栽植,宽行距1m,窄行距0.6m,株距0.4m,架高1.7m~1.8m,每行每隔3m~4m设一支柱,支柱上自地面向上每隔0.5m拉一道铁丝,共拉3~4道铁丝,枝蔓和新梢分别引缚在各层铁丝上生长和结果。缺点是树体生长势强,结果部位上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