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81篇
  免费   2106篇
  国内免费   4341篇
林业   973篇
农学   5187篇
基础科学   367篇
  2006篇
综合类   20059篇
农作物   3300篇
水产渔业   1441篇
畜牧兽医   18723篇
园艺   1679篇
植物保护   1293篇
  2024年   452篇
  2023年   1520篇
  2022年   1872篇
  2021年   1748篇
  2020年   1805篇
  2019年   1979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1490篇
  2016年   1866篇
  2015年   1968篇
  2014年   2399篇
  2013年   2472篇
  2012年   3358篇
  2011年   3291篇
  2010年   3157篇
  2009年   3320篇
  2008年   3203篇
  2007年   2668篇
  2006年   2226篇
  2005年   2033篇
  2004年   1708篇
  2003年   1547篇
  2002年   1102篇
  2001年   1196篇
  2000年   876篇
  1999年   746篇
  1998年   564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0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9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162.
多胎性、受胎率以及成活羔羊数为繁殖性能高低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以多胎性的变量最大.通过多胎性的研究,可大大提高繁殖性能,进一步增强养羊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3.
在黄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工作中,注意研究解决影响冷配受胎率的有关因素,是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关键.我们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反复观察总结分析,认为影响黄牛冷配受胎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1 输精时间在实际工作中,以直肠触摸卵泡发育程度为主,并结合母牛外观发情表现来鉴定发情时间,并以此为根据来确定输精时间.经过对154头牛、311个情期不同输精时间的统计,在排卵前0~12h内输精,比排卵前12~24h输精,情期受胎率高,排卵后4h内追配也有一定效果(见表1);压排后输精无效.由此说明,及时输精是提高受胎率的重要因素.母牛发情后的最佳输精时间应为排卵前0~12h(即发情旺盛期).提前或延后输精都影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4.
卵光刺激素基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候选基因法 ,证明了卵泡刺激素基因与动物产仔性能显著相关 ,其显著效应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本文从FSH基因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合成、基因定位及其在遗传图谱的位置、突变与生殖的关系四个方面作一综述 ,并探讨了FSH基因的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5.
166.
牛双肌性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双肌基因(double muscle gene)是可使产肉性能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使母牛难产率有所提高。该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是由生长抑素(myostatin)基因在第3外显子处核甘酸突变造成的,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牛的双肌性状是一个综合性状。作者论述了牛双肌性状的遗传特征、基因定位、多形性及双肌牛的生理、繁殖、胴体特性,并对双肌牛在牛肉生产中的利用方式及在我国肉牛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7.
2004年以来我县明义乡某牛场相继发生牛皮蝇蛆病,该场共饲养黄牛43头,死亡3头,其余牛均程度不同消瘦、不安、瘙痒、掉毛,经县兽医卫生防疫站解剖,化验确诊为牛皮蝇蛆病。  相似文献   
168.
169.
捻转血矛线虫(H.contortus)ZJ株H11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已发表的捻转血矛线虫H11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H.contortuss ZJ株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成功扩增出H11基因。将PCR产物与pUCm—T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H11基因的同源性为99.5%。编码氨基酸序列具有氨基肽酶的保守序列,推测可使虫体不能获得所必需的氨基酸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70.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包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3.7kb的LacZ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标志基因Neo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与pLNCX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含有LacZ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LSN和pLNCL.在测定了G418对饥装细胞系PA317的最小致剂量后(最小致死剂量为0.3g/L),通过脂质体Lipofectin与磷酸钙2种介质,分别将2种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包装细胞系PA317进行包装,并以0.3g/L,的G418进行筛选,得到多个G418抗性克隆,经扩大培养,传代,分别得到包装pLLSN与pLNCL的2株阳性细胞,电镜下可见阳性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具有逆转录病毒形态特征的成熟病毒粒子,本0研究为运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解决转角因效率低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