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34篇
  免费   2132篇
  国内免费   4336篇
林业   972篇
农学   5185篇
基础科学   367篇
  2006篇
综合类   20066篇
农作物   3301篇
水产渔业   1437篇
畜牧兽医   18697篇
园艺   1678篇
植物保护   1293篇
  2024年   452篇
  2023年   1520篇
  2022年   1842篇
  2021年   1740篇
  2020年   1805篇
  2019年   1979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1490篇
  2016年   1866篇
  2015年   1968篇
  2014年   2399篇
  2013年   2472篇
  2012年   3358篇
  2011年   3291篇
  2010年   3157篇
  2009年   3319篇
  2008年   3203篇
  2007年   2681篇
  2006年   2226篇
  2005年   2033篇
  2004年   1708篇
  2003年   1547篇
  2002年   1102篇
  2001年   1196篇
  2000年   876篇
  1999年   746篇
  1998年   564篇
  1997年   439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0篇
  1963年   7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9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大肠杆菌(E.coli O15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该菌无侵袭力,也不产生肠毒素,但能产生一种毒力甚强的细胞毒素,引起盲肠、阑尾和升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黏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还可进入血液。并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引起血栓  相似文献   
122.
猪的大多数繁殖性状的遗传力很低 ,通过直接选择进展不大。长期以来 ,猪的繁殖性状遗传改良仅限于杂交。随着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 ,影响猪繁殖性状的单基因或QTL的鉴别 ,使得MAS成为了可能。本文将从杂交利用、选择试验以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改良作一综述。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heterosis)是美国玉米遗传学家G H Shull在 1 91 4年提出的 ,主要是指杂种在生长发育、生产性能、适应力和抗病力等方面超过亲本均值的现象。养猪生产者长期以来认为杂交是提高繁殖性能的一个有效措施 ,这种提高 ,也称为杂种…  相似文献   
123.
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了816bp的VP4片段中抗原表位区.通过T4 DNA连接酶将其直接连接于克隆载体质粒pGEM-T上,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提取质粒经PCR扩增、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T-V4中含有轮状病毒的VP4基因片段.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了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4基因中抗原表位区.  相似文献   
124.
125.
利用 RAPD分析,可以确定热带、亚热带基因导入温带材料所形成的创新材料的亲缘关系,并对基因导入结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6.
127.
小尾寒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一年四季发情,产羔率高等优良种质特性。利用其这一宝贵遗传资源,通过同引入肉用品种杂交,培育适应农区条件的肉用多胎绵羊品种。  相似文献   
128.
促卵泡生成素受体基因的SNP对牛双胎性状的标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秦川牛和荷斯坦奶牛的双胎母牛和单胎母牛为实验材料,以牛的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作为标记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用SNP法进行了多态检测。结果发现,在秦川牛的双胎母牛中突变率为60%(6/10),而在单胎母牛中突变率为20%(2/10);在荷斯坦奶牛中,双胎母牛突变率为31.25%(5/16),单胎母牛突变率为6.67%(1/15);由此可见双胎牛和单胎牛二者之间FSHR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的突变率差异明显。这表明选择FSHR基因的10个外显子有可能作为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经序列分析发现在FSHR基因的第1506个碱基发生了突变(T→C),但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9.
滩羊血红蛋白多态性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羊起源于我国的蒙古羊,是分布于西北宁夏、甘肃等地的特有裘皮用品种。自然条件下,滩羊自发双胎率不到3%,这对产后早期利用羔裘皮的滩羊品种是一个严重缺陷。为此,作者对目前已选择出的经产双羔母羊或公羊的子代试验群进行了血红蛋白多态性的分析,并以基础群单羔羊为对照,阐明血红蛋白基因在人为选择繁殖性状的条件下的变迁规律。一、材料与方法滩羊血样均采自甘肃景泰,其中双胞胎试验群82只,正常单胎羊27只,共计109只。血红蛋白的分型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缓冲体系电泳方法(门  相似文献   
130.
湿热地带家禽三个重要基因的开发利用D.C.Johari和D.P.Singh印度中央家禽研究所最近,家禽育种研究已鉴定了几个重要的基因,利用它们提高鸡在热带气候和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这就是裸颈基因(Na)、翻毛基因(F)和伴性矮小基因(dw)。裸颈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