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54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在宁南旱作农业区采用微集水种植方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供水能力,提高小麦量和水分利用率。经试验,土壤供水能力提高132.3%-181.0%,小麦产量提高55.0%-75.1%,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提高2.04kg(mm.hm^2-3.59kg/(mm.hm^2),达到7.13kg/(mm.hm^2-8.89kg/(mm.hm^2();处理中窄 型增产效果优于宽垄型。该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的一种能较  相似文献   
62.
水分不足是限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地农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自然降水和土壤水分等农业气候因子的动态分析,发现5、6月间降水低谷与7—9月丰水季交替重复出现是本区正常的天气现象。这一降水低谷引起土壤水分低值槽现象,造成夏粮作物的“卡脖旱”,严重影响产量。在该区发展集水农业,雨季蓄集雨水,于次年5、6月间干旱季节进行补偿性灌溉,既可充分利用雨季雨水,又可消除土壤水分低值槽现象,达到增产目的。因此,从气候学角度讲,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实行集水农业是必要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3.
北方农业雨水利用实践与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了北方雨水利用的现状,对国内雨水利用技术理论和实践以及国外较成功的经验作了详细的介绍。对雨水的自然利用和集雨农业中的降雨集流技术、雨水贮存净化技术、高效利用技术进行了概述。在北方地区进行集雨灌溉,合理发展集雨农业,既可以缓解灌溉水源紧张的局面,提高农业生产力,又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有助于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4.
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及技术途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黄土高原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本区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并系统论述了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5.
通过概述国内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和应用径流集水开发水资源的历史和现状, 较详尽地阐述了作为径流林业核心的集水造林的理论。从构成一个完整集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集水造林技术及其效益等方面出发, 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径流集水造林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状, 指出了目前集水造林技术在应用上存在着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6.
集水造林防止人工林植被土壤干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7,自引:4,他引:57  
本文对采用集水造林措施的两种密度人工刺槐林的产流、土壤水分变化、水量平衡以及林木生长情况与常规造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水造林能增加植树带径流收获量,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更多的降水渗入到根际区以下的深层土壤,防止了土壤水分长时间持续严重亏缺———土壤干化的发生,以及所导致的林木生长不良等问题。其中,以密度较小的8m2拍光处理的效果最佳,生长季汇集径流量的20%以上将贮留于土壤中,有效地补充了深层土壤水分,促进了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67.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旱农地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使西北旱农地区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水的短缺问题,现代集水型生态农业是解决西北旱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8.
青海东部旱区雨养农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青海东部旱地农业区域广,比重大,地位显要,旱区生态退化,技术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发展旱区农业刻不容缓。认为现阶该旱区旱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雨水的非均匀时空分布和落后的旱作技术,控水是消解雨养农业困境的终极方案,宜立足本省资源特点和生产实际,一方面继续深化常规旱作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土壤的保蓄与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结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农艺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以及水溶涝池和人蓄饮水工程等,因地制宜地发展有青海持色的集水型高效旱作农业,有效克服自然水多变且供需节律经常性失调节的致旱根源,将旱作农业推向主动抗旱阶段和高效农业阶段。  相似文献   
69.
青海乐都抗旱造林整地技术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0.
中国是世界上旱区面积较大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和水土流失导致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状态。集水农业通过解决旱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脆弱环节-水的问题,来促进旱区整个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我国的集水农业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实践证明,发展集水农业是解决山区干旱和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