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探讨陕北黄土高原农田土壤蒸散规律及水分环境现状,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采用TDR法测定了土壤水分,对陕北峁状丘陵区旱梯田裸露地、作物地以及农田覆盖地土壤水分进行系统监测,并结合野外自动气象哨资料,分析了该区农田土壤水分蒸散规律。结果表明,裸露地周年存在两个蒸发高峰期,年蒸发量占降水量的74.4%;土地空闲期对恢复土壤水分亏缺贡献很大;地面采取部分覆盖(地膜覆盖,覆盖率60%)有利于土壤水分环境的恢复与保护,而采取全覆盖(组合覆盖和秸秆覆盖,覆盖率100%)有利于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该区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技术途径:采取双料沟垄组合覆盖技术最大限度地抑制裸露地表的无效蒸发,草粮轮作、避免耕地荒芜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32.
周媛  孙阳 《陕西林业》2011,(4):14-14
富平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生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柿乡"称号,是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目前,全县柿子栽植面积已达10.6万亩,年产鲜柿4万多吨,加工柿饼近1万吨,林业已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富平柿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个大、霜白、底亮、质润、味甜五大特色,是传统的名优特产,连年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该县柿子产业的发展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大做强富平柿子产业、推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3.
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FLUS模型、Fragmentation模型分析1980-2015年林草景观破碎化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生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的景观类型为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林草总面积大幅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明显改善了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2)Kappa系数与FOM系数数值均表明FLUS模型精度较高,可适用于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利用FLUS模型预测2030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发现研究区2030年耕地将明显减少,林草面积有大幅增加,建设用地持续扩张;3)空间格局上,景观破碎化呈现以“大核心类型为主导,边界类型集中分布”的特点,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景观结构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4.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陕北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风沙区、丘陵沟壑区和高原沟壑区三大类型区组成。区内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严重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40多年的综合治理,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粮食生产显著提高,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表明通过开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根本改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整体上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建设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几十年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教训,陕北生态环境建设应以生态环境改善为基础,加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林草建设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增产技术及雨水集流、节水农业技术,充分高效利用降水资源。  相似文献   
35.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的初步框架和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最终目的,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6.
黄龙山林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8.6,日照2370小时,无霜期175天左右,平均降水量611.8毫米。林区总面积260.11万亩,林业用地254.99万亩。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野生中草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将会开辟林区产业开发渠道,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7.
干旱地区节水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地区特别是陕北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是水分。笔者通过20年的干旱地区造林实践,摸索出节水抗早技术,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雨水、地下水、以保证林木成活、生活所需水分,因此应在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等主要生产环节中要注意集水和水分的充分利用,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8.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长海  骆有庆  廉振民  陈宗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63-4464,4473
根据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概况,并结合延安和榆林实例,探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以植被恢复为突破口,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淤地坝工程,建设高效特色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39.
陕西省铜川市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陕西渭北旱原生态类型地貌,海拨高度700~1700m,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南部川原区、中南部山区、中部残垣沟壑区、北部原梁丘陵区。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逾3.7万hm^2。  相似文献   
40.
宜君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县城面积1531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是一个集体林地比重较小、生态地位独特的山区县,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地区地带性值被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