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240篇
  674篇
综合类   2017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46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1960-2008年吉林省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吉林省及其附近区域38个气象站点的年降水资料,通过离差系数、气候倾向率、REOF分析、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吉林省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8年吉林省的年降水量为300~950mm,具有自东南部向东北部、中西部地区逐渐减少的空间变化特征;吉林省有90%以上区域的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而降水量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汪清、罗子河、靖宇、桦甸等站点附近,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经REOF分析可以将吉林省降水量的空间结构分为4个具有较高相关性的区域,它们分别是东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及中部地区。通化、通榆、罗子河、蛟河4个典型站点的降水量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振荡规律,第1主周期依次是9a、23a、25a、19a;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结果表明,通化、通榆站分别在1975年、1998年发生了一次减少突变,而罗子河、蛟河站没有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32.
为揭示雅江源区风沙化土地发育的气候变化背景,通过对雅江源区周边4个基本气象站1973-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进行等权平均取值.采用气候线性趋势分析法,研究了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因子近35 a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雅江源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6.12 mm,日平均气温为2.77℃、最高气温为10.72℃、最低气温为-4.81℃,年日照时数为3 295.16 h,年平均风速为2.92 m/s.(2)近35 a来,雅江源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1986年以后,平均气温线性升温率为0.77℃/10 a,高于近35 a来的平均值0.47℃/10 a和珠峰地区5站平均线性升温率为0.234℃/10 a.(3)年平均降水量的波动较大,增加趋势不明显,平均增长率为0.43 mm/10 a.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9.72%.年平均日照时数波动性较大,上升趋势不显著.以5月和10月较高,1月最低.年平均风速下降趋势明显,以3月最大,为3.67 m/s,11月最小,为2.20 m/s.可见,雅江源区是中国同期升温最显著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研究庐山日本柳杉早材、晚材宽度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关系,以揭示日本柳杉早材、晚材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规律,了解这一区域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日本柳杉的保护和造林区域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以庐山自然保护区的人工林针叶树种日本柳杉为研究对象,采用树木年轮学的方法对日本柳杉进行了树芯样品取样和处理,并建立早材、晚材标准年表,将树木标准年表与庐山地区的气候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早材年表各项统计特征均优于晚材年表,相比于晚材的径向生长,早材径向生长对月均温变化更加敏感。(2)该地区年均温度、年降水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除了8月份以外,各个月份均温呈上升的趋势。(3)日本柳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日本柳杉早材生长过程中气温的滞后效应尤为明显,夏季(7月)高温不仅阻碍当年早材年轮宽度的生长,还会影响到下一个生长季早材的形成。生长季时期(4—7月)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早材、晚材年轮的形成。  结论  不同季节温度、降水量变化影响早材、晚材年轮形成与生长。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庐山地区日本柳杉林可能出现生长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4.
湖北省1961年以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及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61年以来湖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小,冬变暖夏变凉趋势明显,冬变暖区域集中在江汉平原南部及鄂东大部,夏变凉区域集中在鄂西北。年平均民政部下最高气温有下降趋势,最低气温有升高趋势,夏季的最高气温下降幅度最大、中心在鄂西北、冬季的最低气温增加幅度最大、中心在武汉附近。年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其分布格局是东增西减,南增北减。  相似文献   
135.
基于山东省1963~2017年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选取9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联合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克里金空间插值等方法,研究了山东省近55年来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突变特性、周期变化、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气象灾害效应。结果表明:(1)1963~2017年山东省极端降水指数存在变化,但是变化趋势不显著,只有持续湿期呈显著下降趋势。(2)持续湿期和年降水量在1975年发生突变,强降水量在2002年发生突变,大雨日数在1975年、2002年发生突变,极端强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在1993年发生突变,持续干期、日最大降水量、5 d最大降水量突变年份不明显。(3)各极端降水指数存在2~5 a、6~9 a、15~18 a的周期变化。(4)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显著,除持续干期和持续湿期外,其余7个极端降水指数呈下降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鲁东南地区及胶东半岛南部,呈增加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鲁中及鲁西北的部分地区。(5)旱涝灾害变化空间分布与相关的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西北部和胶东半岛持续干期明显增加,旱灾也呈增加趋势;西北部及中部山区极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加,洪涝灾害也在加剧。极端降水导致该区干热风灾害总体减少,但是该区部分地区未来发生干热风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山东省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36.
热带森林林冠对降水再分配作用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森林林冠对大气降水的再分配是水分输入森林的第一个环节,其过程涉及到森林生态、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及水土保持等诸多方面 热带地区森林林冠水文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热带地区林冠降水截留、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简要概括,总结其中得到认可的规律性认识和依然存在的争议,以期对热带地区森林林冠水文生态效应有个较为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需要在热带地区林冠降水再分配研究中加以关注的方面包括:(1)附生植物、大型藤本植物、板根、不定根等热带雨林特有现象在水量和降水化学元素输入与分配中的作用;(2)对热带雨林以外的其他森林类型的林冠截留降水过程的研究;(3)对林冠降水再分配各过程的更为精确的数学表述,或改进现有的机理模型使其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各森林类型的降水再分配过程;(4)对热带美洲、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森林林冠降水再分配的全景式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7.
对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区大气降水特征及人工林树干茎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3~9月份,其中以5月份最大,日降雨量低于5.0mm的小雨较多。以木荷林的干流量最大,为100.54mm,其次是蓝桉,为66.96mm,其它的顺序分别是:枫香41.21mm、喜树36.73mm、苦楝28.26mm,湿地松最小,为15.97mm。6种森林类型干流量的月际变化基本上都是随着降水量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木荷林较为明显。但是各森林类型的干流率则大致相同,有时降水量增大干流率反而减少,如2月份降水量仅8.3mm,6种森林类型的干流量分别只有0.57mm、0.39mm、0.03mm、0.16mm、0.12mm和0.41mm,干流率却分别达到6.87%、4.60%0.36%、1.93%、1.45%和4.94%;4月份的降水量达到了218.9mm,干流率却分别只有6.03%、2.61%1.05%、2.45%、1.87%和4.33%。  相似文献   
138.
1992年春夏,大兴安岭北部出现了长期无雨天气本文重点研究林木在无雨期后首次和第二次降水过程中对降雨金属养分元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系统对Ca、K、Na、Mg、Zn的吸收量大,使得降雨后输出系统的养分处于积累状态,另外,该地区空气尘埃含量少,不同时间降水金属养分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林内雨的金属养分元素浓度却有着明显变化。从再分配降水金属养分元素浓度变化情况来看,兴安岭落叶松林除了对Ca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和能迅速脱溶较多的K和Na外,林分能大量提供Zn,但对其它微量元素影响不大,可以说林木是降水金属养分元素的分布、循环、集累、亏损、输入、输出的支柱。  相似文献   
139.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区降水输入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寒温带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原始林生态系统降水输入总养分含量、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养元含量占总养分含量的比值,降水输入养分含量月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区降水输入的大量元素低于其它几个研究地区。微量元素含量趋平均水平,降水输入养分月际变化最大者是Ca元素,全年降水输入养分集中在生长季。  相似文献   
140.
民勤绿洲治沙造林以梭梭、柠条、沙拐枣为主要树种,经多年定点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梭梭、柠条、沙拐枣在民勤地区均能实现一定量的自然更新,更新量与当年降水量及降水的理想分布呈正相关;梭梭更新一般发生在春季,但春夏无有效降水的情况下,秋季也有少量更新,而柠条、沙拐枣的更新以秋季为主,翌年春季也有更新;3树种自然更新对林木盖度增加几无影响,6年间梭梭、柠条、沙拐枣每hm2株数分别增加了16.7%、8.0%、37.2%;3树种自然更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个例调查,沙拐枣良好更新具有普遍性,柠条次之,而梭梭只能为个例;更新能力沙拐枣柠条梭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