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林业   351篇
农学   535篇
基础科学   51篇
  164篇
综合类   3429篇
农作物   384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1051篇
园艺   734篇
植物保护   84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61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杂交油菜制种地菌核病的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德奎  罗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988-988,997
研究了在油菜杂交制种过程中,不同生理效应的药剂防治不育亲本菌核病的效果。结果表明:速克灵1800倍液、变构霉素300倍液防效均达90%左右;多效唑、磷酸二氢钾与硼砂混用的防效达70%左右,同时有增产作用;乙烯利的间接防效约为60%,且增产效果较明显。它们对提高杂交油菜制种产量都有各自的优势,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2.
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时间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徐薯22为试验材料,按照喷施时间设置4个处理,研究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时间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甘薯的基部分枝数,抑制甘薯主蔓生长,降低主蔓长度,同时抑制甘薯地上部茎叶生长,控制单株藤叶重量,提高单株鲜薯重,从而提高甘薯的经济产量,并能有效提高甘薯烘干率,且均表现为封垄后喷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63.
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杂交稻Ⅱ优650制种花期调节的效应,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15%的多效唑180 g,另外施用尿素10 kg,花期调节效果和减少制种产量损失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964.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6期《多效唑在桃果实中残留研究》(作者陈锦永等)报道,为了解桃树使用多效唑后果实中的残留量,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对多效唑在桃果实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65.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Ovis aries)、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的数量减少,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比例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采食羊草、猪毛菜和大针茅时优先采食羊草;随牧压的增大,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宽,且在放牧区绵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放牧改变了大针茅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糙隐子草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6.
氟唑菌酰羟胺(pydiflumetofen)是一种新型SDHI类杀菌剂,目前在中国仅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为明确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潜力,测定了番茄叶霉病菌Passalora fulva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并验证了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番茄叶霉...  相似文献   
967.
多效唑处理水仙鳞茎能明显使植株变矮,根系变短,株冠开张度变小,叶面积、叶重和 单位面积叶重均变小,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含量增大。但花朵大小不受影响。故使用多效唑有 利于提高水仙花的欣赏价值,从而提高了水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8.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野木瓜发酵饮料中的游离氨基酸,在35 min内分离测定了野木瓜发酵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准确可靠。结果表明,21种氨基酸在0.012 5~2.000 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2%~0.7%和2.6%~7.1%范围内;野木瓜发酵液中含有16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969.
970.
不同条件下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麻醉剂2-苯氧乙醇浓度(50、100、200、400、600、800、1 000μL/L)、暴露时间(2、4、8、12、16、32 min)和溶解氧浓度(4、8、12、16、18、22 mg/L)作为参考指标,研究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幼鱼[(9. 91±0. 31) g]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麻醉时间与麻醉浓度呈负相关,复苏时间与麻醉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200μL/L,扁吻鱼幼鱼的呼吸频率在初期会下降,随后上升并维持在11次/10 s,当浓度≥400μL/L时,呼吸频率随着麻醉时间的增加下降,直至休克。当浓度为800和1 000μL/L时,幼鱼可在3 min内麻醉,并且在5 min内苏醒,因此,扁吻鱼幼鱼的最适麻醉浓度范围为800~1 000μL/L。在高浓度麻醉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幼鱼的复苏时间减短,当暴露32 min时,幼鱼仅(100. 51±10. 60) s就可以复苏(P 0. 05)。不同氧浓度下,幼鱼的复苏时间存在差异,其中12 mg/L最低只需(129. 00±36. 50) s,22 mg/L最高需(406. 33±53. 20) s,是12 mg/L的3. 15倍(P 0. 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