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3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1424篇
林业   356篇
农学   951篇
基础科学   4403篇
  2923篇
综合类   10746篇
农作物   580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3684篇
园艺   744篇
植物保护   339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976篇
  2020年   827篇
  2019年   912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732篇
  2016年   908篇
  2015年   879篇
  2014年   1480篇
  2013年   1324篇
  2012年   1733篇
  2011年   1674篇
  2010年   1477篇
  2009年   1480篇
  2008年   1317篇
  2007年   1119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EM微贮秸秆及添加青贮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M有效微生物技术在10℃以上气温条件下,可快速将各种秸秆发酵成能为各种家畜(包括猪)所利用的较好饲料,那么,利用该技术能否微贮秸秆,做到秋贮春用呢,本试验证明EM发酵后干贮,EM微贮以及EM添加青贮都是可行的,且品质和转化效果优于其它许多秸秆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972.
微生物处理秸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3.
974.
利用1992年布设在山西省寿阳县褐土区域的长期试验平台,开展了长期施肥对褐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选择长期试验中的9个处理:不施肥对照(N_0P_0M_0)、4个不同氮磷化肥配施处理(N_1P_1M_0、N_2P_2M_0、N_3P_3M_0、N_4P_4M_0)、3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N_2P_1M_1、N_3P_2M_3、N_4P_2M_2)和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N_0P_0M_6),于2018年秋季采集上述9个处理的0~20,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测定各土壤样品的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氮磷化肥配施的4个处理,脲酶活性均较对照有所增加,N_1P_1M_0、N_2P_2M_0、N_3P_3M_0、N_4P_4M_0处理增幅分别为0.33%,1.3%,5.21%和11.4%,且脲酶活性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较对照有所减少,其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磷肥施用量增加也呈减少趋势;长期单施高量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且较单施氮磷化肥处理效果更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褐土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的提高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975.
《山西农业科学》2017,(1):83-88
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褐土土壤有机碳(TOC)含量、有机碳储量(TOCs)与固碳速率(DTOC)、易氧化有机碳(ROOC)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为评价土壤质量、固碳减排、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北方旱地连续24 a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春玉米长期定位试验,选择4个处理(秸秆不还田(CK)、长期秸秆覆盖还田(SM)、秸秆粉碎还田(SC)和秸秆过腹还田(CM))进行分析,通过测定土壤TOC与ROOC含量来确定碳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对0~20 cm土层TOC含量与ROOC含量影响显著,且先降低然后向一个新的平衡移动;CM处理对TOCs的维持最有利,SM,SC处理也对TOCs有显著的积极影响;DTOC表现为净释放,但CK处理的有机碳释放速率为秸秆处理的180.99%~135.57%;CM处理的CPMI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比CK高62.33%;碳库管理指数与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秸秆还田处理可极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固存,减少有机碳的释放,使土壤性质向良性发展,有利于培肥土壤、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76.
为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东北黑土稻区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吉粳816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全量还田(S)和秸秆不还田(S0),裂区为5个氮肥施用量0 (N0)、80 (N1)、160 (N2)、240 (N3)和320kg/hm2 (N4),以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N0S0)为对照....  相似文献   
977.
以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保护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系统研究了长期定位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蔬菜保护地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不同,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的土壤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大于单施化肥的各个处理;其中氮、钾肥配施处理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最高,而氮、磷肥配施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978.
浅谈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在我国广大农村中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如何合理利用秸秆这一类生物质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国务院已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列入重点科研项目,要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资节约,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相似文献   
979.
国内外秸秆收储运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收储运作为能源化及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广泛地关注。为此,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秸秆收储运模式、技术设备发展现状及相关成本模型,认为在体系、配套设备方面尚需深入研究,湿式存储影响因素还不明确,建议结合成本分析完善目前收储运管理模式;研发集收获、打捆为一体的集成设备;深入探索存储机理,以期对我国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0.
通过分析沼液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浓度及淋溶的影响,为指导农业废弃物利用和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撑。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空白对照(CK)、常规施氮(CON)、优化施氮(OPT)和秸秆+沼液还田(SMB),通过测定作物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与总磷淋溶,探讨秸秆和沼液还田后土壤氮磷浓度变化和淋溶特征。结果表明:SMB处理产量分别达到CON和OPT处理的99.6%和95.4%,氮、磷吸收量分别达到84.9%、78.4%和85.7%、82.4%,但是氮磷农学效率比CON和OPT处理提高了13%。SMB处理土壤硝态氮浓度和淋溶量分别比施氮处理降低43%和77.3%,表观淋失系数仅4.83%,硝态氮残留量仅为施氮处理的28.9%。SMB处理总磷平均淋溶量为0.045 kg/hm2,土壤无机磷浓度为常规施磷量80.7%,80%无机磷转化为Fe-P和Ca-P,同时SMB处理活性有机磷占比为55.8%显著高于常规施磷34.2%,说明沼液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磷有效性。综上所述,沼液和秸秆还田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