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前,中国乳业发展步入了转型期,资本和品牌的扩张越来越强,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国内几大乳品巨头在国外资本的强力支持下,很快将完成在全国的布点任务,主要的制高点牢牢地  相似文献   
52.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怀揣绿色梦想,秉承长征精神,踏上“绿色长征”的环保之路……  相似文献   
53.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和各地纷纷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我前段时间也重温了有关史料,再次被那段艰苦卓绝的历程深深感动。虽然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我仍然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相似文献   
54.
在贵州近代茶叶开发史上,湄潭茶人首推一大功臣,值得留下一笔。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都知道红军长征到了湄潭;四十年代初,大家也知道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冒着日军炮火,冲破艰难险阻,辗转数千里,西迁来到遵义、湄潭、永兴三地办学七年,不仅保存了浙大,还成就了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李政道等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1939年在届时国民政府已由南京迁往重庆,为打开西南部陆路出口通道,建立茶叶科学和生产出口基地,派遣了国内知名茶叶和森林、特作专家到云、贵、川等地考察,辗转考察半年,于当年9月最后选择了山青水绿、鱼米之乡、竹木丰茂、极宜植茶,又近渝遵两侧的贵州湄潭,为经济部中央实验农业所和中国茶叶公司两家合办的国家级茶叶科学研究机构——湄潭实验茶场。因当时的人事、经费、业务、户口归属重庆李子坝中央农业实验所,所以当地群众俗称"中央茶场";又由于该场作为中农所的一个系(茶叶系),因此当时群众和员工称呼首任场长刘淦芝为刘主任或刘场长;再由于重庆中农所场地有限,当时部分油桐、麦作、特作等项目也放在湄潭。  相似文献   
55.
《今日农村》2005,(9):25-25
1、银冠80天花椰菜(F1)。最新育成品种。叶簇直立,株高60厘米开展度85-90厘米,外叶20-22片,叶形宽披针形,最大叶长68厘米,宽33厘米,深绿色,叶脉扁平清晰、浅绿色,叶缘锯齿形,叶面平滑,有蜡质,花球半圆形、色泽白、紧实,肉质细致,  相似文献   
56.
重拾一段长征,播撒一串种子;献出一份爱心,共建一个家园。——2008年四川省“绿色长征”成员葵丽在举国悼念5.12四川大地震遇难者之际,“绿色长征”(Green Long March)活动的主办单位美国新一代研究院(Future Generations/CHINA)和北京林业大学加入到了四川灾区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57.
系“初论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创作” (《南京社会科学》 1 998年第 1 2期 )的续篇。通过对毛泽东长征诗词的研究 ,寻找到毛泽东长征途中的心灵意气这一新视点 ,提出“在郁闷中寻求欢乐 ,在失意中追求昂扬伸展”是毛泽东率中央红军过岷山之前所作诗词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此观点对他长征前期的诗词作出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58.
弘扬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既是我们的历史总结,更是包括海内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共同承担的历史责任。如何去弘扬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以及新时期发扬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有何重大意义,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认真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59.
作者通过在指挥《长征组歌》演出中总结的经验,指出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是作品成功的基础,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是作品成功的保证,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是作品成功的要素。  相似文献   
60.
六盘山地处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之上,海拔高度为2 928 m,是六盘山脉的第二高峰,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的美誉。六盘山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地区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地之一的革命老区,是国家确定的一百个经典红色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