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21篇
  免费   924篇
  国内免费   1108篇
林业   2190篇
农学   1364篇
基础科学   1400篇
  3818篇
综合类   15385篇
农作物   742篇
水产渔业   1350篇
畜牧兽医   6351篇
园艺   1295篇
植物保护   458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898篇
  2022年   924篇
  2021年   977篇
  2020年   876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605篇
  2017年   989篇
  2016年   1167篇
  2015年   1173篇
  2014年   1822篇
  2013年   1727篇
  2012年   2071篇
  2011年   2069篇
  2010年   2150篇
  2009年   2113篇
  2008年   2139篇
  2007年   1817篇
  2006年   1688篇
  2005年   1405篇
  2004年   909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607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55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我们利用复合酸化制剂唬痢灵(荷兰生产,主要成分为十三种有机酸)添加入肉鸡饲料和饮水中,进行饲喂试验。 实验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200只,安排在同一栋鸡舍内,均分成两组。在同一环境条件、统一饲养管理方式饲喂。各组群用塑料布隔开,用具严格分开。采用垫料平养。全程喂颗粒料,自由采食,分组计量,自由饮水。 试验组从1日龄到出栏(56天)在饮水中添加复合酸化剂,添加剂量如下:5、6日龄添加0.1%,11、12、17、18、23、24、29、30日龄添加0.2%,35、36、41、42、47、48、53、54日龄添加0.…  相似文献   
92.
中国奶业发展的污染问题与生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奶业,在新世纪开端的若干年将是中国各业的朝阳、世界奶业的新星。然而,同其他畜禽养殖一样,中国奶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压力,主要表现为城郊农场集约化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与传统牧区奶业发展面临的生态压力问题。解决中国奶业发展中面临的污染问题与生态问题,走奶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城郊奶牛集约化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我国畜禽养殖(包括奶牛养殖)所带来的污染已对部分区域的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太湖流域的研究,畜禽粪便流入水体…  相似文献   
93.
94.
95.
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复合卷曲的切屑比向上卷曲的切屑、当侧卷程度较大时比例向卷曲的切屑易于折断的观点,并且讨论了切屑产生复合卷曲及侧向卷曲的条件,这些对断屑槽的设计和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桑园生草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农业建设要求农林牧副渔和种养加协调发展,在更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南方丘陵山地桑园土壤主要发育在南亚热带的赤红壤及中亚热带的红壤,此类桑园土壤经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土壤性状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不同程度地显示出红壤的诸多弊端,例如酸、瘦、旱、板等结构不良现象。桑园在长期的栽培管理中出现过以下几种栽培模式,一是传统的精耕细作清种模式;二是桑园套种模式,有桑~粮型、桑-蔬型、桑-粮-牧型、桑-蔬-牧…  相似文献   
97.
98.
99.
郑健兴  李春生 《食用菌》1989,11(6):32-32
食(药)用真菌多采用固体培养(又称固体发酵),固体培养最大的敌人就是污染杂菌。其污染杂菌概括有两大原因:第一,消毒不彻底,培养基或棉花塞带有杂菌,这是次要的;第二,杂菌从瓶口进入,这个原因是主要的。为了便于寻找污染杂菌原因。现按菌种制作工序分述如下:(一)培养基的营养、水分和pH 不适合。培养  相似文献   
100.
谢宝龙 《长江蔬菜》1989,(5):12-12,44
近年代料袋栽香菇正在各地广泛应用,而减少污染,是袋栽的关键技术。造成菌筒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季节不适当,装料不注意,灭菌不彻底,菌种不规范,接种不严格,检查不及时等。现讲一讲制作菌筒的防污办法。 (一)把好制筒季节关。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低于28℃开始制筒,气温过高,很易污染。时间过迟,影响转色和秋菇产量。因此要根据当地气候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