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3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建琴  陈珂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99-1401
[目的]探讨垂柳幼苗对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方法]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r2+)胁迫对垂柳幼苗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在胁迫下,低浓度Sr2+对垂柳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高浓度时表现为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而脯氨酸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该研究为柳树在污染胁迫条件下的适应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利用元素电子显微探针分析技术,对南太湖(白雀乡水域)、北太湖(吴塘门至乌龟山水域)以及洪泽湖(老子山水域)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的矢耳石进行了元素微化学分析,如及钙元素分布、积累、浓度比等特征的比较研究。元素定量线分析和面分布分析结果均直观而明显地表明,北太湖太湖新银鱼的个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耳石具高钙比(21.41±0.50,N=4),另一类耳石具低钙比(1.64±0.12,N=5);南太湖个体耳石的钙比值居中(3.12±0.07,N=10);而洪泽湖个体耳石的钙比普遍偏高(5.42±0.32,N=9)。这些个体类别间钙比值的差异均显著(P<0.05)。此外,洪泽湖个体耳石标本有高环的存在,而太湖个体耳石中的分布水平较均一化。上述结果显示,一方面太湖和洪泽湖太湖新银鱼耳石钙比类型差异明显;另一方面太湖不同水域太湖新银鱼耳石的钙比类型亦不尽相同;反映出耳石钙比特征具有可以用来区别太湖新银鱼不同水域资源群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43.
为寻求小鼠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最佳作用条件,本文对氯化作用浓度和时间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去卵丘卵母细胞用10 mmol/L氯化分别处理1 h、2.5 h、3.5 h、5 h,激活率分别为89.3%、93.7%、94.6%、91.4%,差异不显著(P>0.05),囊胚发育率分别为3.2%、18.4%、7.9%、5.6%,2.5 h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其他组。用5 mmol/L、10 mmol/L、15 mmol/L、20 mmol/L、30 mmol/L的氯化激活卵母细胞2.5 h,激活率分别为86.2%、93.8%、92.5%、97.7%、78.1%,囊胚发育率分别为6.7%、16.8%、16.0%、25.9%、0%,30 mmol/L氯化的激活率和囊胚发育率都显著低于10、15、20 mmol/L氯化,与5 mmol/L氯化差异不显著,10、15、20 mmol/L氯化的激活率和囊胚发育率都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0、15、20 mmol/L氯化为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最佳作用浓度,2.5 h的激活时间为最佳作用时间;氯化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对体外成熟的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以薄甲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Sr)、镧(La)对薄甲藻生长速率和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La处理和单独Sr处理以及La和Sr混合处理时,薄甲藻生长速率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促进薄甲藻的生长,10 mg/L和50 mg/L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P<0.05),高浓度的(100 mg/L) La和Sr处理又抑制了薄甲藻的生长.(2)低浓度的La和Sr可以促进薄甲藻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高浓度则抑制薄甲藻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并且单独La处理的效果最好.(3)薄甲藻SOD和POD的活性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单独的La和Sr处理时,10 mg/L的效果较显著(P<0.01).研究表明,低浓度的稀土元素La、Sr可以促进薄甲藻的生长和提 高薄甲藻的抗氧化能力,高浓度则抑制薄甲藻的生长,适宜浓度为10~ 50 mg/L.  相似文献   
45.
姚凯  牛晓娟  徐僡  敖家林 《核农学报》2019,33(6):1225-1231
为探究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以菠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1、0.5和2.5 mmol·L-1)处理对菠菜幼苗的叶片鲜重、叶片浓度、光合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1 SrCl2处理对菠菜幼苗生长和各项生理指标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叶片浓度在35 mg·kg-1左右。0.5 mmol·L-1 SrCl2处理对菠菜幼苗生长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处理20 d后,抗氧化酶活性明显上升,丙二醛(MDA)、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鲜重相较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4%和降低了15%、10%,叶片浓度达到318.33 mg·kg-1。2.5 mmol·L-1 SrCl2处理下,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更为强烈,处理20 d后MDA增加了68%,Pn和叶片鲜重分别降低了30%和48%,叶片浓度达到857.51 mg·kg-1。综上,低浓度处理对菠菜生长未产生明显影响,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植物生长受到的胁迫作用加剧。本研究为明确对菠菜生长生理的调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47.
48.
中国磷矿农业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我所1950-1985年在中国磷矿农业利用方面主要研究结果的简要综述。文中对有关的重要结果作了较详的介绍,包括:⒈土壤性质对磷矿粉肥效的影响;⒉植物对磷矿粉的吸收能力;⒊磷灰石的结晶性质与磷矿粉肥效的关系;⒋磷矿粉的合理施用技术。从农业生产目前对磷肥的迫切需求和磷肥工业的现状与发展的可能看,将一部分在工业上不能利用的磷矿,在酸性土壤上因地制宜地对某些吸磷能力较强的植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绿肥、经济林木、一般的造林和营林、人工牧草等植物上直接施用,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究耳石微化学标记技术在牙鲆增殖放流中的应用,以全长(1.56±0.16)cm的牙鲆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其养殖水中分别添加0.5 mg/L、2 mg/L、8 mg/L、32 mg/L SrCl_2·6H_2O,以无添加SrCl_2·6H_2O组为对照组,人为改变牙鲆幼鱼生存环境中Sr~(2+)浓度72 h,研究不同浓度SrCl_2·6H_2O对牙鲆耳石标记效果。标记期间每24 h换水1次,换水量为50%,换水后补加SrCl_2·6H_2O至原始浓度,记录各浓度组标记期间及标记后的鱼苗死亡数量。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EPMA)对耳石样本进行分析,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 0.5 mg/L、2 mg/L SrCl_2·6H_2O浸染不能形成牙鲆耳石标记。8 mg/L浓度组出现Sr峰区, Sr/Ca (Sr:Ca×1000)均值为4.50~6.60, Sr峰值为5.49~8.49。32 mg/L浓度组Sr峰区均值为4.83~7.55, Sr峰值为5.62~11.04。这说明8 mg/L、32 mg/L SrCl_2·6H_2O可对牙鲆耳石进行标记。但8 mg/L浓度组出现未标记样本,且Sr峰区均值较32 mg/L浓度组低。32 mg/L浓度组Sr/Ca比值显著增高,即标记的Sr/Ca比值为6.61±0.86,与标记前和对照组Sr/Ca比值差异均显著(P0.05),标记率100%。面分布分析(mapping analysis)结果表明,从8 mg/L SrCl_2·6H_2O浓度组开始,耳石出现红色"高标记环",与耳石本底颜色对比明显,且随浓度升高,红色"高标记环"由浅变深,标记效果明显增强。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浓度组全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的SrCl_2·6H_2O对牙鲆幼鱼生长无影响。经χ2检验,各浓度组在浸泡标记期间死亡率及标记后养殖90 d的累积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SrCl_2·6H_2O对牙鲆幼鱼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因此, 32 mg/L SrCl_2·6H_2O为最佳标记浓度。  相似文献   
50.
钙对锶—89在马铃薯与水稻中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钙对89Sr在马铃薯和水稻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对89Sr在作物植株内的分布和积累具有明显的影响和抑制作用,马铃薯和水稻各部位中89Sr的浓度与钙的引入量呈线性负相关,在同一处理条件下,不同部位中89Sr浓度具有显著的差异,马铃薯:地上部>>块茎,水稻:稻草>>稻壳>>糙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