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56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19篇
  190篇
综合类   681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03篇
园艺   9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茶树是富锰植物,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正确评价茶园土壤锰的生物有效性,调控茶叶中锰的含量,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江苏和安徽13个自然茶园土壤采样,采用连续提取法将茶园土壤锰分为水溶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探讨了茶园土壤锰的含量、形态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茶园土壤锰含量有一定差异,随土壤pH升高和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锰全量显著增加;不同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规律略有差别。但总的规律是残渣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茶园土壤锰的累积量对锰的各形态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水溶态和有机结合态外,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锰均随土壤锰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特别是残渣态锰含量增加最明显;土壤pH、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对茶园土壤锰的形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土壤pH是影响茶园土壤锰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2.
几种微量元素作用及对水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锌、锰、硼、硒是植物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植物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转化成有机物,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大量试验结果证明,适量施用微肥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增强水稻抗逆性和抗病性。我国在微肥方面的研究也取得较大成就。  相似文献   
63.
为探究商陆幼苗的内部结构及其对锰的耐受性,采用石蜡切片法及植物显微技术时商陆幼苗的解剖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锰尾渣含量对商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商陆幼苗为木兰型,过渡区位于下胚轴下部;根由表皮、皮层和中柱3部分组成,为二原型;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的栅栏组织分化不明显.随锰浓度的升高,商陆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幼苗的叶面积减小,植株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64.
以盐酸为介质,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及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成都某地稻田水-土界面上土壤锰形态、总锰的含量及表面水、孔隙水中可溶态锰的浓度.结果表明:各形态锰含量随淹水时间、土质和灌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冬水田A可溶态锰的峰值于4、5、6月均出现在永-土界面下3 ~7 cm处,而水旱轮作田B的蜂值则从4月的7~8 cm上移至5、6月的4~5 cm;2块稻田均出现氧化物结合态锰随着水淹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的现象;插秧前氧化物结合态锰含量最高,插秧后残渣态锰含量最高,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锰形态含量很少;2块稻田因灌溉水的酸碱性不同而导致了碳酸盐结合态锰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2块稻田总锰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9和507μg/g,均未超过我国土壤锰的平均含量,说明该地区未受到锰的污染.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3种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性和联合毒性.[方法]采用静态换水方法研究了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3种杀菌剂对饰纹姬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其联合毒性,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烯唑醇在24、48和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80、62.40和41.20 mg/L;苯醚甲环唑的LC50分别为11.50、10.40和9.00 mg/L;咪鲜胺锰盐的LC50分别为49.30、6.40和3.00 mg/L;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对饰纹姬蛙蝌蚪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19.90、2.50和0.03 mg/L.在联合毒性试验中,烯唑醇+苯醚甲环唑的联合毒性和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联合毒性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咪鲜胺锰盐+烯唑醇联合组中除了0.6U +0.4U毒性比组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外,其他3个毒性比组均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为进一步了解农药对两栖类的毒性影响以及农药在农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
采用田间调查研究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江津主要花椒土壤和不同生长期花椒叶片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个花椒土壤均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以夹滩、仁沱最为缺乏.大量元素有效氮、磷、钾含量均缺乏,4个地点磷素的缺乏最为明显;中量元素中钙含量远高于临界值,镁、硫含量较适宜;微量元素养分多数缺乏,土壤铁、硼和锰含量严重缺乏.两个采样时期4个地点花椒叶片全氮和全钾含量均为开花期高于盛果期,且都在一般含量范围之间,中量元素钙、铗含量在盛果期均高于开花期,花椒叶片微量元素锰含量缺乏,铁、铜、锌含量比较适宜.表明需增施有机肥和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以供花椒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7.
以湖南农业大学1982年布置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壤旱地改水田后不同稻作制、地下水深度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全锰、有效锰及其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始红壤旱土相比.红壤性水稻土耕层土壤全锰、氧化锰和有效锰总量明显下降,但易溶态锰含量明显升高.稻作制对土壤锰的化学行为和有效性的影响最明显,稻-稻-冬泡处理的土壤全锰和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均明显大干稻-稻-冬绿和稻-稻-冬油处理,且不同处理之间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差异达1%的极显著水平,说明水旱轮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锰的淋溶损失较持续淹水更为严重.有机肥处理土壤全锰含量均高于化肥处理,且常量有机肥和化肥处理之间全锰含量差异达1%的极显著水平,但化肥处理的各形态有效锰含量均大于有机肥处理.不同地下水位深度处理对土壤全锰和各形态氧化锰含量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锰是动物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在畜牧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家禽中表现更为突出。锰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激活剂,与骨骼发育、造血及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并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代谢。锰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对家禽机体产生很大影响。文章论述了锰的分布、代谢、生物学特性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检测腰果叶片中铁、锰和铜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以海南稳定生产的腰果园为对象,系统布置采样点位,在年度生育期内采集叶片样品,分析腰果叶片的铁、锰和铜微量元素含量,明确其叶片铁、锰和铜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腰果叶片铁、铜和锰含量与其年度生育周期有关;10月份腰果树体生长开始活跃,为接下来的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积累养分,其叶片微量元素含量逐渐增加,翌年3月份的坐果期养分消耗较大,其叶片养分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腰果的养分管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重金属铜与锰对吉富罗非鱼血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铁、锌的拮抗作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及饲料中重金属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鱼血细胞凋亡情况。360尾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12组,每组30尾,分别以硫酸铜(0、2 000mg/kg)、硫酸锰(0、120 mg/kg)为攻毒组重金属源,以硫酸锌(20、320 mg/kg)、硫酸铁(150、350mg/kg)为拮抗组金属源,通过饲料投喂的方式进行血细胞凋亡的研究,养殖周期为20周。细胞凋亡分析结果表明,染铜组、染锰组实验鱼血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补充铁和锌后,随着饲料添加铁、锌水平的增加,实验鱼血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但铁、锌干预组血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过量铜、锰可诱发实验罗非鱼血细胞凋亡;较高水平的铁、锌对铜、锰的毒性作用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