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7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262篇
基础科学   51篇
  788篇
综合类   2788篇
农作物   240篇
水产渔业   247篇
畜牧兽医   1494篇
园艺   253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研究县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子,可为保护农田环境质量提供有效信息。【方法】本研究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双流县623个土样铜、锌、铬含量空间结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1)农田土壤铜、锌、铬含量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明显;(2)土壤铜、锌、铬含量的空间相关距离分别为28281、45613、45892m,且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因子的共同影响。【结论】普通Kriging插值表明,土壤铜、锌、铬含量的空间分布趋势较为接近,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县境内西北部。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土壤铜含量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呈极显著差异;成土母质对铜和锌含量空间变异有重要影响;有机肥使用量是影响土壤铜、锌、铬含量空间变异的重要因子;社会经济条件中,农业基础条件和化肥使用量对土壤铜、锌、铬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942.
硅镁锌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垦粳1号、空育13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建立不同硅、镁、锌施用量处理的水稻群体,调查并模拟其品质性状及与产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食味评分、蛋白质含量都与硅镁锌施用量呈二次曲线趋势,食味评分达到最大值时,需硅、硫酸镁240kg/hm2,而锌肥需求量不同,空育131需要较多的锌肥。施硅318.75kg/hm2、硫酸镁240kg/hm2、硫酸锌44.55kg/hm2时,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小值。在三种肥料中,硅肥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镁肥。垦粳1号的食味评分与每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3.
Deposition of protein and metal ions (Fe, Zn) in rice grains is a complex polygenic trait showing considerable environmental effect.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s and native soil properties on rice grain protein, iron (Fe) and zinc (Zn) contents, 32 rice genotypes were grown at three different locations each under 80 and 120 kg/hm2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In treatments with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the brown rice grain protein content (GP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1.1% to 7.0%) under higher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120 kg/hm2) whereas grain Fe/Zn contents showed non-significant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level, thus suggesting that the rate of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of macro-elements does not influence the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of micro-elements. The p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inherent Fe/Zn levels of native soil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grain Fe and Zn contents of all the rice genotypes. Grain Zn content of almost all the tested rice genotypes was found to increase at Location III having loamy soil texture, neutral pH value (pH 6.83) and higher organic matter content than the other two locations (Locations I and II), indicating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native soil properties on brown rice grain Zn content while grain Fe content showed significant genotype ×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 Genotypic difference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to affect grain Fe/Zn contents in all the tested rice genotypes, indicating that although native soil properties influence phyto-availability of micronutrients and consequently influencing absorption, translocation and grain deposition of Fe/Zn ions, yet genetic makeup of a plant determines its response to varied soil conditions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Two indica rice genotypes R-RF-31 (27.62 μg/g grain Zn content and 7.80% GPC) and R1033-968-2-1 (30.05 μg/g grain Zn content and 8.47% GPC) were identified as high grain Zn and moderate GPC rice genotyp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il property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Fe and Zn in rhizosphere, which in turn enhances the uptake, transloc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of Fe/Zn into rice grains.  相似文献   
944.
不同轮作体系土壤残留硒锌对小麦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玉米-小麦和大豆-小麦轮作,探讨了不同种植模式中,土壤残留硒锌对小麦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残留硒锌对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与作物轮作体系有关。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残留硒锌并没有表现出增加小麦产量的趋势,而大豆-小麦轮作,土壤残留硒锌对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呈增加趋势。土壤残留硒锌可改变作物体内元素组成。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残留硒锌有利于小麦籽粒对氮、钾、硫、钙、铁、锌、硒、铜元素的吸收累积。大豆-小麦轮作,土壤残留硒锌促进小麦对钾、硫、镁、铁、锌、硒、铜、锰、硼的吸收,而氮、磷、钙吸收减少。  相似文献   
945.
芦苇菖蒲和水葱对水体中Cd富集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芦苇、菖蒲和水葱在6种Cd浓度(0.5、1.0、5.0、15.0、30.0、60.0mg·L-1)处理条件下的水培实验,测定分析了3种湿地植物及其不同生长部位对于Cd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3种湿地植物在不同cd处理浓度条件F的Cd的富集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富集的Cd含量均随着水培溶液中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菖蒲对水体中的Cd具有最强的富集能力,而芦苇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弱.高浓度的Cd处理会显著促进3种湿地植物对Cd的吸收和富集,低浓度条件对植物的Cd富集能力没有明显影响.3种湿地植物地下部分对水体中Cd的富集能力显著大于地上部分,均达到1倍以上.水葱、菖蒲、芦苇均能够有效吸收水体中的Cd,对Cd的去除最高分别可达10 074.17、14 759.33 mg·k-1和4 620.00 mg·kg-1,均可作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遴选物种,用于重金属Cd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946.
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铁、锰和锌丰缺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坝上地区的17个土壤样品中选取养分梯度差异较大的5个地点的土壤,安排全肥(施Fe、Mn、Zn肥)、缺铁、缺锰、缺锌和不施肥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铁、锰、锌丰缺指标。结果表明,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土壤有效铁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范围依次为4.9、4.9~15.1、15.1~35.3、35.3~46.9和46.9mg/kg;有效锰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范围依次为3.3、3.3~13.1、13.1~36.9、36.9~52.0和52.0mg/kg;有效锌极缺、缺、中等、丰富和极丰富的指标范围依次为0.4、0.4~1.2、1.2~2.9、2.9~3.9和3.9mg/kg。  相似文献   
947.
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微卫星序列。经Sau3AI酶切后的200~1000bp DNA纯化片段,与两端已知序列的人工接头连接,用含有生物素标记的(CA)12和(GA)12探针杂交,根据磁珠的链酶亲和素与生物素特异结合的特性,捕获含微卫星序列的单链DNA,以此为模板用人工接头序列为引物进行PCR扩增,随后将获得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至DH5α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微卫星富集文库。测序其中的60个阳性克隆,得到42条微卫星序列(基因登录号为:HQ283153-HQ283194),除探针使用的CA/GT、GA/CT重复外,还得到GAGT重复序列。42条微卫星序列中,完美型31个(占73.8%),非完美型9个(占21.4%),混合型2个(占4.8%)。完美型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完美型,这与其他真核生物微卫星序列的特征相一致。39条微卫星序列的重复次数大于10(占92.9%),其中,重复次数在10~19次之间的有27个,20次以上的有12个。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可为今后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评价、种群遗传结构鉴定及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一套有用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48.
研究日粮锌水平对4~6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360只1日龄Arbor Acres(AA)肉公雏,0~3周龄统一饲喂同种日粮(含锌86.25 mg/kg),于22日龄从中选取288只鸡按体重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个处理分6个重复笼饲养,每个重复笼6只鸡。分别饲喂不添加锌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含锌27.66 mg/kg)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40、60、80、100、120和140 mg/kg锌(试剂级硫酸锌)日粮。试验期21 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锌水平对4~6周龄肉仔鸡生长和胴体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10),但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锌可显著降低肉仔鸡胸肌、腿肌的滴水损失和胸肌丙二醛含量,提高胸肌L*值(P<0.10)。  相似文献   
949.
<正>近日,笔者来到蔬菜基地看看春播春栽情况,看到罗大妈菜里的莴笋真的长得很好,一个劲地夸她,轻轻拔开莴笋叶,却发现下面的许多叶片得了霜霉病。"那用什么药好些  相似文献   
950.
目前,研究证明以螯合形式存在的必需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动物机能,但对这些营养元素的物理特性及生理作用模式却知之甚少。在与动物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众多特征参数中,络合金属元素与其有机配体在生理pH值条件下的结合程度尤为重要。本文从化学的角度来阐明锌蛋白盐的螯合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