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福建生态条件下品种、栽培措施与烟叶风格特色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条件、品种特性和栽培措施与烤烟烟叶风格形成关系密切。福建烟区4—6 月成熟采收是福建烟叶清香型风格形成的关键,随着烤烟播栽期的推迟,烤烟生产季节温度逐步上升,光照逐步增强,烟叶成熟采收期对应更高的温度和更强的光照,导致烟叶清香型风格弱化,并向中间香和浓香型转化。温度差异是形成清香型、中间香型和浓香型3 种不同烟叶风格的关键因子,日照时数的差异导致云南清香型和福建清香型有所不同。栽培措施中,影响烟叶风格的最为关键因素是移栽期,施氮量和采收成熟度主要影响烟叶质量,间接影响烟叶风格。耐低温的烤烟品种适宜早栽、早成熟采收,有利于烟叶清香型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铜矿硫酸盐废水灌溉的农田,土壤中水溶性硫和吸附性硫大幅度提高,且均有向下层土壤迁移的能力;盐酸可溶性硫增幅较小,且主要沉积在表层土壤。铜矿尾砂废水对土壤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使污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硫含量明显上升。土壤在强还原状态,大量的可溶性硫酸盐转化为硫化物是造成晚稻生长受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瑞昌铜岭古铜矿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铜矿采冶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遗址面积7万平方米。专家认为这里是我国青铜器时代主要铜料基地之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保护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人为的破坏已基本停止,但是遗址保护工作仍不尽人意。本文对该遗址历遭损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保护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铅山县永平综合垦殖场与国家重点镇、江西省重点示范镇永平镇居民区相伴而建,毗邻江西铜业公司永平铜矿。2009年永平垦殖场将所辖西门自然村申报为江西农垦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并将其作为二点合一的大村推进点。  相似文献   
17.
铜矿开采生产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不仅要保证生产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还需要尽可能地降低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这就对铜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需要加强对单片机的研究和分析,充分发挥单片机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应用作用。文章以MCS-51系类中的8051型号单片机为例,分析了单片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具体应用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铜井金矿区南部是否存在金铜多金属矿体,开展了高精度磁法和激发极化法。通过本次物探工作大致了解了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圈定了激电异常,在激电异常部位开展了激电测深工作。结合区内地质资料、成矿规律及地球物理模型,对本次激电异常进行了重要分析,后经钻探验证工作确定了引起激电异常原因。  相似文献   
19.
铜矿尾矿库坝高库大,尾沙粒胶结性很差,十分松散,抗蚀能力极弱,在风力和径流作用下,风蚀,水蚀交替发生,坝坡侵蚀模数平均高达8万余t/(km^2·a)。若防护不当,极易发生面蚀,沟蚀,直至垮坝成灾。保持尾矿坝体稳定和各子坝坡,坝顶的完整,是尾矿库尾沙安全存放的关键。从建库初期必须重视坝体结构,子坝护坡护顶及尾矿库保护等各项防蚀措施的建设。覆土利用是根治库区尾矿侵蚀,变害为利的有效措施,在同类或类似矿  相似文献   
20.
耐铜苏丹草根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璐  何琳燕  盛下放 《土壤》2016,48(1):95-101
从生长在铜矿废弃地土壤中的Cu耐性苏丹草根中分离筛选到二株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内生细菌K1-6和K3-9菌株,并对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菌株K1-6和K3-9具有较强的Cu抗性和多种抗生素抗性,菌株K1-6和K3-9能够溶磷和分泌吲哚乙酸(IAA),另外,菌株K3-9还能够产生铁载体和精氨酸脱羧酶,菌株K1-6和K3-9对温度、p H和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经16S r DNA序列分析,菌株K1-6和K3-9分别被鉴定为根瘤菌属(Rhizobium sp.K1-6)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aerogenes K3-9)。采用平皿培养试验研究了菌株K1-6和K3-9对生长在不同浓度Cu(0、4 mg/L)环境中的苏丹草的生长和吸收Cu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处理苏丹草根部和地上部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6%~45.5%和13%~4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接菌株K1-6处理苏丹草根部和地上部Cu含量比对照增加了46%和85%(P0.05),而接菌株K3-9处理苏丹草根部和地上部Cu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另外,接菌株K1-6处理苏丹草根部和地上部总Cu吸收量比对照增加了88%和114%(P0.05),接菌株K3-9处理苏丹草根部总Cu吸收量比对照增加了44%(P0.05)。另外,接菌株K1-6和K3-9处理的苏丹草根部吸收的Cu是地上部吸收Cu的16~23倍。研究表明,分离自耐铜苏丹草根部的内生细菌具有多种植物促生特性,能够显著促进苏丹草的生长、提高苏丹草对Cu的耐受性,并强化苏丹草根部对Cu的富集能力。另外,不同的内生细菌对苏丹草的生长、富集和耐受Cu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