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7篇
综合类   9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吴霜  杨猛 《绿色科技》2013,(3):210-211
指出了铁矿企业传统的湿尾矿库不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探讨了传统湿尾矿库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包括占有原有各种使用类型的土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造成水土流失、地表植被破坏。提出了采用当前推广的尾矿干排技术不但解决了以上问题,而且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运营成本,给铁矿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索包钢尾矿库干滩绿化治理的有效方法,控制PM10浓度,减少稀土资源风损。【方法】包钢绿化公司于2020年在包钢尾矿库干滩进行了芦苇根茎移栽扩繁试验,又于芦苇顺利越冬后的2021年秋季对芦苇的主要生态指标与根系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根据施工与材料成本计算比较芦苇移栽与固定剂的成本投入。【结果】芦苇移栽次年芦苇顺利越冬,移栽1年后芦苇平均高度达71.8cm,7-9月间芦苇平均株高增长25cm左右,平均密度增加68株/m2左右,平均盖度增加13%左右。据5年经济效益估算,采用芦苇移栽的植物措施治理的材料成本投入在22-23万元,远低于喷洒固定剂的工程措施所需的50-75万元成本投入。【结论】对包钢尾矿环境的治理,芦苇根茎移栽方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3.
为了探讨重金属在矿山水体环境中的富集规律,以秦岭神安沟矿区沟道地表水、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各类重金属含量,并利用Tessier五步连续萃取法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5种形态,旨在为该矿区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未受采矿活动影响的对照区地表水与沉积物均未检出Zn、Pb、Cd,对照区未受污染。受开采活动影响的上、中、下游地表水、沉积物受到Pb、Cd不同程度的污染,下游地表水Pb、Cd分别超标5.3倍、43.3倍,不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要求;上、中、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均达Ⅲ级,沟道沉积物已受到严重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为:Zn、Cd以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Pb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Zn、Pb的生物有效性高。由此得出下游地表水不适于灌溉。由于矿方目前已终止尾矿库淋滤水向沟道排放,沉积物中各类重金属含量已趋于稳定,矿区神安沟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亟需治理恢复。  相似文献   
154.
采用稀释平板法,调查云南省会泽县铅锌矿区和非矿区3种野生植物——小花南芥、毛萼蝇子草和中华山蓼的根际微生物在含不同浓度镉或铅的选择平板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除放线菌外,铅锌矿区和非矿区3种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在含Pb或Cd的选择平板上生长,但Pb和Cd显著或极显著抑制根际微生物在含Pb或Cd的选择平板上生长的数量;铅锌矿区3种植物耐Pb和耐Cd的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或极显著多于非矿区。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室内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Pb、Cu、Zn、As等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苗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并对其临界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污染对水稻苗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随其污染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剂量—效应关系明显。除处理(1)外,其余各处理对水稻苗体的诸项生长指标的抑制均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且对根长的抑制明显大于苗长。随着复合重金属污染浓度的增大,水稻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急剧减少;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POD和SOD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铅锌尾矿和矿毒水污染对水稻苗生长和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也均达到了极显著程度,但在二者污染下,POD和S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铅锌尾矿的毒性效应大于矿毒水。以酶活性为参考指标,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设定为土壤中Cd、Pb、Cu、Zn、As等5种重金属对该水稻品种的临界毒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156.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效应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植物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通过形成可溶性络全物而啬生金属元素在根际土壤的移动性。本文对根际分泌物如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琥珀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对铅锌矿尾砂及其废水污染土壤中Pb、Zn、Cd、Cu的溶解怀影响进行实验,证明16mmol/L的有机酸和氨基酸对土壤中重金属Pb、Zn、Cd、Cu具有较强的活化效应,其中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的活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7.
【目的】了解铅锌矿区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传统组织块培养法对四川汉源铅锌矿区6种常见植物进行内生真菌分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挑选了27株代表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谱分析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在RAPD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8株代表菌株的rDNA-ITS序列,利用MEGA 4.0构建了供试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从6种植物的300个组织块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86株,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在0.430.85之间,平均为0.62,所有植物茎内生真菌的分离频率最高,叶部次之,根部最低。RAPD分析表明,在76%的相似性水平处,27株供试菌株被分为8个遗传群。系统发育表明,这8个代表菌株分别分布于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漆斑菌属(Myrothecium),格孢腔菌属(Pleosporales),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8个系统发育分支。【结论】铅锌矿区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8.
蘑菇渣作为改良剂对铅锌尾矿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在铅锌尾矿中分别加入0、1%、5%、10%和20%的蘑菇渣,研究不同比例蘑菇渣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生长及铅锌尾矿基质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蘑菇渣改良处理后,尾矿基质中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分别增加了0.4~5.1、0.3~3.4和0.4~4.7倍;尾矿重金属DTPA-Cd、DTPA-Pb和DTPA-Zn分别下降了52.6%~81.6%、25.5%~35.4%和25.4%~60.2%;土壤脱氢酶活性增长了1.2~8.0倍,β-葡萄糖苷酶活性增长了2.7~5.6倍,脲酶活性增长了1.1~2.2倍,磷酸酶活性增长了0~0.8倍。尾矿理化性质的改善促进了黑麦草的生长,与对照相比,黑麦草总生物量分别增长了0.8、2.3、2.6、2.7倍。统计分析表明,蘑菇渣添加量为5%~10%(相当于30~60 t·hm-2)时尾矿改良效果较好、植物生物量大,可作为蘑菇渣改良铅锌尾矿基质的配比模式。总体来看,将蘑菇渣作为改良剂用于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不仅降低了尾矿治理修复成本,而且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尾矿库渗漏水污染胁迫对泥鳅生理指标的影响,为低浓度环境混合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毒理学方法,分别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尾矿库渗漏水,测定胁迫96 h内泥鳅肾脏、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尾矿库渗漏水胁迫下,不同浓度处理泥鳅的肝脏和肾脏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MDA含量与渗漏水处理时间及浓度存在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肾脏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随渗漏水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随渗漏水浓度的增加,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呈下降趋势,GSH-PX活性变化不显著;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SOD和GSH-PX随胁迫时间延长均无显著的变化规律。【结论】尾矿库渗漏水污染对泥鳅的生理过程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存在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60.
某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广东省某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重金属污染对农田土壤的风险,测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Zn、Cu、Cr、Cd、Ni和As的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蔬菜地土壤,部分土壤样品中的Pb、Zn、Cu、Cd、Ni、As含量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Cr含量均未超标,重金属超标率顺序为:CdZnAsPbNiCu。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田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之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Pb、Zn、Cu、Cd、As是当地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显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重度污染程度;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认为农田土壤受到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重金属对农田存在某种程度的风险,评价方法各有其侧重点,人们在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时要根据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