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8篇
综合类   9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本溪市南芬选矿厂尾矿库生态恢复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溪市南芬选矿厂尾矿库生态治理为例,对尾矿库生态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治理措施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经过治理,南芬选矿厂尾矿库增加土地面积405.38 hm2,其中增加林地396.72 hm2,植被覆盖率由12%提高到95%。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而且有效解决了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用地之争",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3.
通过现场踏查,对资兴市山口村铅锌废弃矿的区位特点、基地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在进行整体景观设想的基础上提出以生态设计重建人地和谐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场地特色,通过保留场地中部分地貌及毛石挡墙,选用合适的乡土树种,恢复矿山废渣堆积地、塌陷地的生态,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34.
基于某尾矿库模型试验研究,发现排水系统主、支洞交汇区水流衔接流态恶劣、旋滚强烈,影响干支洞的过流能力;亟需改善交汇区流态,保证排水系统在泄洪时的安全稳定。结合工程实际,经多次试验研究,在支洞设置导流楔体以缓解支洞出口水面横比降大、动量分布不均的问题;在主洞设置压浪板、稳流池以改善交汇区水流紊乱、急流折冲的现象。将两类措施综合,提出了交汇区急流控导的稳流装置与交汇区优化体型。试验验证表明,改善后的急流交汇区进、出口水面横比降降低、顶冲水流得到有效控制、流态相对稳定,满足安全泄洪要求,已经被工程采用并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5.
在基于网格计算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尾矿库现场信息,高效利用矿区空闲计算能力和进行数据资源的共享,并结合3S技术建立了尾矿库安全管理网格GIS(GridGIS),提出GridGIS技术是今后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6.
铅锌胁迫对蓖麻种子萌发与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Pb~(2+)、Zn~(2+)胁迫对蓖麻种子萌发与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和复合Pb~(2+)、Zn~(2+)胁迫对蓖麻的种子萌发和根系形态指标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单一Pb~(2+)浓度≤400 mg/kg时能促进蓖麻种子萌发及根系和幼苗的生长;单一Pb~(2+)浓度为600 mg/kg时,根系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较对照组的主根长、根表面积分别下降了87.7%、47.7%;单一Zn~(2+)浓度≥400 mg/kg时,主根长、根表面积比单一Pb~(2+)胁迫下降更明显,且抑制作用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复合胁迫基质中,Zn~(2+)对植物根系发育与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Pb~(2+),但Pb~(2+)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浓度Zn~(2+)对植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7.
西石门矿地下尾矿库安全回填项目环境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西石门铁矿尾矿安全回填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地下尾矿库的库体安全性及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结论认为,西石门矿采用地下尾矿库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地面尾矿库对环境的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利于尾矿库区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38.
为进一步探讨云南会泽铅锌冶炼厂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掌握新址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会泽铅锌冶炼厂新、旧场址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布设14个采样点,采集42个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样品中的Cr、Cu、Mn、Ni、Pb、Zn、Cd、As、Hg。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会泽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Cr、Cu、Mn、Ni、Pb、Zn、Cd、As和Hg的平均含量水平分别为92.25、226.81、1567.45、65.16、394.66、1451.63、11.16、43.81、0.47mg·kg-1,除Cr、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其中Cd的最高超标倍数为274倍。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Cd污染最为严重,处于偏重-极重污染范畴;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重金属污染处于强-很强的生态风险程度;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旧场址周边土壤中Pb、Cd对儿童均具有显著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39.
为了解贵州DX和DW铅锌矿区水稻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健康风险,分别测定了水稻土壤和水稻植株各个部分Cr、Pb、Cd、Cu、Zn、Ni、Hg和As的重金属的含量。同时,通过Nemero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了矿区水稻土壤的污染状况,并根据稻米的高危商(HQ)评价了两矿区稻米对人体造成的重金属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矿区水稻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Pb、Cd、Zn、Ni、Hg、As污染尤为突出,以Cd污染最为严重,分别超标34.22倍和84.92倍。根据Nemero指数分析可知,DX和DW矿区均表现为重度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140.
铜矿尾矿库土壤-植物体系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涂从  郑春荣  陈怀满 《土壤学报》2000,37(2):284-287
矿山开发不仅直接造成大规模土地破坏,而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尾矿砂、矿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矿区土地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因此,矿区生态恢复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3]。由于植物生长对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土壤条件现状研究就成为生态恢复工作的首要任务[1,4,5]。在露天铜矿开采中,除了大量的植被和土地遭到破坏外,尾矿库的环境问题亦十分严峻,因此,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是当代环境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报道了德兴铜矿尾矿库植被恢复中的土壤(包括尾矿砂)-植物体系现状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