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3篇
  6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42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蒋卉  蒋岩 《畜牧与兽医》2001,33(3):30-30
江苏省沛县崔寨乡养犬场部分幼犬、青年犬发生以呕吐、拒食、发热、腹泻、干咳、黄胆及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及药物治疗效果确诊为犬钩端螺旋体病。经采取综合治疗及防制措施 ,疫情得到彻底控制。1 发病情况养犬场饲养肉用犬 15 3只 ,于 1999年 9月 15日开始发病 ,每日发病 2~ 5只 ,至月底共发病 87只 ,发病率 5 6 9% ;死亡2 3只 ,病死率 15 %。病犬大多为 2~ 8月龄幼犬、青年犬 ,公犬发病率高。潜伏期 5~ 15d。畜主曾凭多年养殖技术按细小病毒病和犬瘟热治疗 ,均未奏效。…  相似文献   
74.
国内养龟已成为继甲鱼之后又一新兴水产行业,呈现竞争发展之势,预计6~8年内仍是卖方市场,前景看好。因为龟的药用保健作用胜过甲鱼,国内不仅食龟渐成习惯,玩赏龟市场也日渐兴旺。然而,有许多购买种龟者上当受骗,损失惨重。笔者养龟19年时间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少真真假假的人为“鬼龟”,在此提醒大家,购买种龟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防止温室龟充生态龟目前龟价年年不断上扬,种龟供不应求之时,有些人利用温室加温、快速催长技术养龟类,从而达到快速赚钱的目的。作为食用尚可,只是食味差些,如引种作繁殖,情况就惨了,头几年…  相似文献   
75.
76.
母猪无临床症状而发生流产、死胎、弱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衣原体病、繁殖障碍性猪瘟、猪乙型脑炎。母猪发生流产并有临床症状、死胎、弱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圆环病毒病、代谢病。  相似文献   
77.
流产严重影响奶牛的产仔率,导致奶牛养殖效益低下.据调查,奶牛发生流产大多为普遍性流产,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及药物性 奶牛的心、肺、肝、肾及肠道疾病,严重的大出血、下痢和臌气等都易造成怀孕牛流产.母牛患传染性疾病也易流产,如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弧菌病、病毒性腹泻、传染性气管炎、霉菌性流产、衣原体病、李氏杆菌病、流行性热等.  相似文献   
78.
为了研究亚洲带绦虫和链状带绦虫六钩蚴对中间宿主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分别以链状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虫卵经消化道感染乳猪,对感染前后及对照组乳猪进行了外周血细菌培养、血清D-乳酸比色法定量检测、血清内毒素显色基质鲎试剂法定量检测及小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在两种带绦虫虫卵经消化道感染第4天的乳猪中,分别有1头乳猪的外周血细菌培养由感染前的阴性转为阳性,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各感染乳猪血清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均较感染前增高(t检验,P<0.05);光镜下可见肠黏膜明显损伤,损伤级别为Ⅲ~Ⅳ级;电镜观察可见小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线粒体肿胀甚至破裂,小肠微绒毛排列紊乱或脱落。  相似文献   
79.
人猪共患传染性寄生虫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猪的疾病。人猪共患的常发并且危害较大的猪传染性寄生虫病有6种,主要包括: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肺丝虫病。笔者结合多年养猪实践经验,特将防治措施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0.
对日本金龟臀钩土蜂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在广州地区的生活史、取食和产卵习性以及温度和寄主龄期对其繁育和存活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日本金龟臀钩土蜂的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存活率显著增加。其中,在25℃条件下,以铜绿丽金龟二龄幼虫为寄主时,日本金龟臀钩土蜂的发育历期为27.3天,存活率为69.4%;而以铜绿丽金龟三龄幼虫为寄主时发育历期为24.6天,存活率为84.3%,表明铜绿丽金龟三龄幼虫更适合日本金龟臀钩土蜂的发育和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