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采用批次实验法,研究了腐植酸浓度、离子浓度、吸附时间、温度、溶液p H、离子强度、电解质等对腐植酸吸附水体中五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浓度为90.91 mg·L~(-1)条件下,腐植酸的浓度为1.09 g·L~(-1)时,腐植酸对的吸附量最大。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吸附率逐渐降低并趋于0;而吸附量呈增加-缓慢增加-平衡的趋势;在腐植酸浓度为1.09 g·L~(-1)条件下,溶液浓度为1 818.18 mg·L~(-1)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值,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模型基本吻合。随着溶液pH、温度的增加,腐植酸对的吸附量逐渐减少,即在酸性、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更有利于腐植酸对的吸附。随着溶液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腐植酸对的吸附量逐渐降低。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腐植酸对的吸附机制为在腐植酸的表面和内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与腐植酸的O-H(或N-H)的氢键、C-O和C-H键的伸缩振动有关。因此,可以考虑用适量的腐植酸作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并调整环境条件增强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22.
钒对肉用鸡血液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150只1日龄AA肉鸡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0只,每组3个重复,动态研究了日粮中不含量对肉用鸡血液氧自由基含量本底值、氧自由基含量峰值、血液主要抗氧化酶(SOD、GSH-Px及CAT)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饲料0.56678mg/kg)中添加1.0mg/kg对氧自由基代谢和抗氧化功能无促进作用;添加4.0mg/kg试验期45d后和添加16、64mg/kg可使肉用鸡血液氧自由基代谢紊乱,抗氧化功能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2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V)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植株中的积累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各器官中V的分布为根>茎>叶>子实,两种水稻品种吸收的V主要富集在根部。水稻生长期新优188水稻各器官中V的浓度均低于十优838水稻,如在V处理浓度为100 mg·kg-1时,在分蘖期、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新优188水稻植株根中V含量分别为73.10、92.56、57.46、57.81 μg·g-1,茎叶中为8.79、4.52、2.13、2.56 μg·g-1;十优838水稻植株根中的V含量为59.14、94.93、88.59、89.70 μg·g-1,茎叶中为4.64、3.66、2.29、3.24 μg·g-1。推断十优838水稻较新优188水稻有较强的V吸收能力。两种水稻品种中,根部V主要以活性较低的盐酸提取态(FHCl)和醋酸提取态(FHAc)为主,茎和叶中V主要以盐酸提取态(FHCl)和水提取态(Fw)为主,认为V在水稻根部多以难溶于水的重金属磷酸盐或草酸盐而被固定,限制了水稻中V转移到茎和叶,从而避免了高浓度V对植物光合作用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干扰。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了获得高活性植物小黑麦植酸酶最适提取条件.[方法]研究饲食两用小黑麦209,探究最适提取条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总蛋白含量,按照国标新标准钼酸铵法测定植酸酶活性.[结果]最适提取条件为:pH 5.0的提取缓冲液,固液比10,室温,200r/mim振荡1h,不添加活性剂.[结论]该研究完善了麦类提取植酸酶技术手段,适于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25.
[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V)元素在材料上的应用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但随之而来的潜在环境危险也逐渐突出.因此,对于V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行为值得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土壤及沉积物质中的矿物对环境中污染元素的迁移转化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且环境中与氧化锰的含量正相关关系.此外,水钠锰矿是环境中较为常见的层状氧化锰,因其分布广和活性强,常作为层状氧化锰的模式矿物进行研究.因此,水钠锰矿与V元素的相互作用及环境效应有待进一步探究.[方法]通过V3+阳离子与水钠锰矿共沉淀方式制备含V的水钠锰矿,采用XRD、FTIR、SEM和XAS等技术以及湿法化学和等温吸附实验相结合,分析V与水钠锰矿共沉淀后,V对水钠锰矿形貌特征及性质的影响,以及V在水钠锰矿中的存在形态.[结果]随着V3+含量的增加,水钠锰矿c轴方向尺寸从10.98 nm显著下降到2.96 nm,比表面积有增大趋势,而水钠锰矿花球状颗粒显著减小.水钠锰中的V元素最终是五价,少部分的V5+进入了水钠锰矿层内减少了Mn4+的含量,降低了空位含量;其它较多的则可能以VO43?或和V6O162?的阴离子团或簇的方式存在于层间和吸附在边面位点.且在重金属去除中,随着掺V含量增加,水钠锰矿对Pb2+去除率增加,但对Zn2+去除率降低.[结论]V3+与水钠锰矿的共沉淀,使得水钠锰矿负电荷增多,导致K+离子含量上升;同时V元素被氧化为V5+,可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水钠锰矿的层间、层内和边面,从而增强了水钠锰矿对Pb2+和Zn2+的选择性去除.上述结论为V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磷的检测技术 ,该法通过消解液酸度的调节 ,显色剂的替换 ,应用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磷的含量.当磷溶液浓度范围在[1mg/L~20 mg/L ]时 ,线性回归良好 ;回收率范围为94%~97% .用此法测定了国家标准参考物质 ,与国标方法测定食品中磷的含量进行了比对 ,结果表明 :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别 ,说明该方法可用于食品中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7.
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贮存库,它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调节生物体内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酶)的合成,参与遗传信息编码、传递细胞信号等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功能,从整体上讲可提高生理代谢水平,具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刘洁生等,2002)。目前一些公司生产的系列核酸产品作为一种半必需营养物质,已应用到食品、医药和饲料等多个领域,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准确测出产品中核酸含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8.
是动物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等具有密切关系。通过对的分布、理化性质、代谢、生理功能和缺乏与中毒,以及需要量与耐受量的研究,更好地应用于畜牧养殖业。  相似文献   
29.
超痕量钒的催化褪色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抗坏血酸存在下,对溴酸钾氧化结晶紫的催化褪色作用,建立了催化褪色法测定超痕量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5~80ng/25mL,灵敏度为20×10-10g/mL。方法用于水中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0.
必需微量元素钒与动物疾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明生 《饲料博览》2000,(11):35-36
1的分布、吸收和排泄 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 135.0mg/kg,比铜、锌、锡、镍的蕴藏量要高,土壤中一般是三价的 ;淡水中的一般是五价的,其含量为 0.3~ 720μ g/L,海洋沉积物和淤泥中浓度很高,约为 10~ 100mg/kg。在动物各种组织中 ,也检测到了微量的。鸡与其它高等动物相比,体内的含量较高,其骨骼中为 0.370mg/kg,肌肉中为 0.002~ 0.022mg/kg,内脏中为 0.005~ 0.038 mg/kg,蛋黄中为 0.002~ 0.021mg/kg,蛋清中为 0.002mg/kg以下。 人和动物的胃肠道对的吸收程度与化合物的溶解度和化学性质有关。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