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介绍福建金线莲从选地、搭棚、炼苗、定植到采收的简易竹大棚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32.
外植体和基本培养基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湾金线莲无菌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部位外植体和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顶芽不适于诱导丛生芽,中部茎段在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好,基部茎段在N6基本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233.
基于多特征提取和Stacking集成学习的金线莲品系分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传统中药鉴定、分子鉴定、生物技术鉴定及光谱检测技术的主观性强、耗时、操作复杂等不足,以及金线莲整个叶片形态区分度小、单一分类器鉴别精度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叶片子区间多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多模型融合的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实现金线莲的品系分类。试验采集6个品系的金线莲叶片图像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后提取叶片子区间内纹理、颜色共114个特征,基于这些特征,构建堆叠式两阶段集成学习框架,以逻辑回归、K最近邻、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作为基分类器,GBDT作为元分类器进行学习。试验结果表明,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的整体识别综合评价指标F值达93.91%,分类正确率达94.49%,分别比逻辑回归、K最近邻、随机森林和GBDT这4个单一分类模型高出4.40、11.87、11.01、12.94个百分点和5.36、11.34、6.93、12.13个百分点。因此,该研究能够有效识别金线莲品系,为形状大小相似、形状特征难以利用的植物叶片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4.
为优化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人工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密度、不同肥料对金线莲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种植密度、肥料对金线莲多糖、氨基酸、维生素C影响极显著;栽培基质和种植密度对灰分含量影响显著;肥料对Ca含量影响显著。综合3个因素对金线莲有效成分和经济产量的影响,以栽培基质为泥炭土∶椰糠∶沙=4∶2∶1,栽培密度3 cm×3 cm,肥料管理以2号肥花宝5号1 000倍液+氨基酸1 000倍液,更能促进金线莲经济效益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5.
金线莲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金线莲根尖染色体的制片方法。以金线莲幼苗的根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时间、解离时间及染色时间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尖取材以9:30最佳,用0.002mol/L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4h,经卡诺液固定后,用1mol/LHCl于60℃下解离5min,再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10min后进行压片,能获得理想的制片效果。  相似文献   
236.
为了解光照强度对不同金线莲种质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检测5个金线莲种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总多糖、总黄酮及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芦丁4种黄酮类单体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种质均显著影响金线莲活性成分含量。在5个金线莲中,总多糖、总黄酮、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均以长茎类型(JXL_CJ)最高,山奈酚含量以宽叶类型(JXL_KY)最高,芦丁含量则以圆叶类型(JXL_YY)最高。光照强度方面,不同种质活性成分随光照强度表现出不同变化趋势,但总多糖均以800 lx条件下积累量最高,而总黄酮、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芦丁含量均在2 000 lx条件下达到最高。总体而言,福建长茎类型(JXL_CJ)金线莲活性成分高于其他几个品种,不同活性成分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应根据不同功能成分目标要求,设置不同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237.
为分析野生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优化金线莲仿生态栽培土壤条件,本研究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样本福建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16S区域文库进行双末端测序,分析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共得到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6 695个,分属46个菌门,421个菌属,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亚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在各样本中的含量占比不同,但都属于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梭菌属(Clostridium),亚优势菌属为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和玫瑰螺菌属(Roseiarcus)。金线莲土壤6个样本共有OTUs数938个,占各样本OTUs数大于80.00%。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高,物种组成较为相似。该研究为金线莲仿野生栽培的土壤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8.
金线莲的茎段作外植体, 比较不同的培养基、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植物添加剂等因素对丛生芽生成的影响。实验证明B5 及MS 较好, BA 的作用优于KT和ZT , 最适质量浓度为4.0 mgL-1 ;NAA 0.3 mgL-1和GA3 0.3mgL-1对丛生芽的生成和伸长有较好的效果。比较不同的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生长素质量浓度和茎段放置方法对金线莲生根的影响。实验证明1/10 MS 的培养基, 20 gL-1的蔗糖质量浓度, NAA 0.5 mgL-1的生长素质量浓度生根效果较好;培养体放置方法以立于培养基表面为好。表6 参4  相似文献   
239.
刘伟  王牛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475-1476
[目的]筛选最佳的金线莲增殖培养基。,[方法]以金线莲组培苗的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进行增殖培养,在光照时间12h/d,光照强度1200lx,温度(25±2)℃,pH值为5.8培养条件下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添加物等因素对金线莲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分别是:生芽增殖最佳配方为MS+琼脂7g/L+蔗糖25g/L+NAA0.2mg/L+6-BA2mg/L;壮苗培养基为MS+琼脂7g/L+蔗糖25g/L+蛋白胨2g/L+花宝1号3g/L+香蕉100g/L+活性炭1g/L和1/2MS+琼脂7g/L+蔗糖25g/L+蛋白胨2g/L+香蕉100g/L+活性炭1g/L。[结论]添加马铃薯、香蕉、蛋白胨、花宝一号、活性炭等添加物能显著地促进金线莲外植体的分化与生长。  相似文献   
240.
以广东河源地区温室大棚发病典型的金线莲病株为试材,对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检测以及形态、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广东河源金线莲叶片腐烂、茎部腐烂溢缩、植株倒伏等病症的是由葡萄孢盘菌(Botrytis)侵染引起的灰霉病。该病害在温室大棚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且发病面积大、传染速度快。金线莲灰霉病的分离和鉴定可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