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402篇
林业   527篇
农学   522篇
基础科学   591篇
  520篇
综合类   2751篇
农作物   293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1611篇
园艺   396篇
植物保护   35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9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力室内鉴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芝麻枯萎病(Sesame Fusarium wilt, SFW)是由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sesami (Zap.), FOS)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 是世界芝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测定FOS致病力, 本文选用郑芝98N09等4个芝麻品种, 在苗期对15个FOS菌株的致病力强弱进行了室内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采用1×106个/mL分生孢子悬浮液与无菌蛭石和无菌土壤按V1∶V2∶V6比例混合接菌(即最终接菌浓度为1.4×105孢子/g土壤), 在接菌后第7 d幼苗开始出现枯萎病症状, 调查菌株致病性的最佳时间为接菌后第25 d~28 d;在供试15个FOS菌株中, 对4个品种均表现为强致病力的菌株有8个(DI>50), 均表现为弱致病力的菌株有5个(DI<20);不同芝麻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性有一定差异。该方法可应用于芝麻枯萎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和芝麻种质抗枯萎病特性评价, 并为后续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2.
为明确内蒙古马铃薯黑痣病菌融合群的组成及其致病力,从内蒙古13个县(旗)分离得到109株黑痣病菌,采用载玻片配对法和土壤接种法分别测定其融合群及致病力。结果表明,109株黑痣病菌中共存在8个融合群及亚群,分别为AG1-IB、AG2-1、AG3、AG4-HG-Ⅱ、AG4-HG-Ⅲ、AG5、AG9及AG-A。其中84株菌株为AG3,占77.06%;AG4-HG-Ⅱ和AG5分别为8株和6株,占7.34%和5.50%;其余5个融合群各不超过5株,所占比例均在5.00%以下。在84株AG3融合群中,从薯块分离得到52株,茎表分离得到32株;其它7个融合群共25株菌株均分离自茎表。除AG-A无致病能力外,其它融合群均可致病,AG3致病力最强,AG4和AG5次之,AG2-1、AG9和AG1-IB最弱。表明内蒙古马铃薯黑痣病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其优势融合群仍为AG3。  相似文献   
963.
邓晟  张昕  林玲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7):3382-3391
【目的】通过同源重组敲除技术,解析菌丝型大丽轮枝菌中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基因VdPKAC1在调控微菌核发育、产孢及其致病力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Invitrogen公司的Gateway®技术构建VdPKAC1的同源重组敲除质粒。该质粒的潮霉素抗性基因盒两端分别为靶标基因5′和3′端各1 kb的DNA序列。通过农杆菌AGL-1的介导,将该质粒的T-DNA区域整合到来源于棉花的菌丝型大丽轮枝菌V07DF2菌株中。从6个随机选择的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的转化子中,通过靶标基因的PCR检测,获得了5个VdPKAC1基因敲除突变体。经过Southern杂交检测,选择了3个敲除突变体材料(2B5、C5和HH2)进行突变表型的观察和分析。在液体PDB培养7 d后观察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的黑色素产生情况;在固体PDA培养28 d后,观察敲除突变体与野生菌株的菌丝生长和休眠结构形成情况。此外,利用棉花根提取物对液体Cazpek-Dox培养7 d的各菌株分别进行诱导处理,在处理24、72 h后分别统计分生孢子数量,以此对敲除突变体和野生菌株的分生孢子产生能力进行评估。最后,将孢子浓度为1×107个/mL的突变体和野生菌株的分生孢子液灌根接种2叶期的棉花,测定其致病力。【结果】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在上述5个敲除突变体中,只有2B5和C5两个菌株为T-DNA单拷贝插入,而其他菌株均存在T-DNA异位整合的情况。在PDA培养条件下,3个敲除突变体(2B5、C5和HH2)与野生型相比具有黑色素合成增加,气生菌丝更加发达的特点。其中,敲除突变体2B5和C5在平板培养条件下还形成了野生型菌株没有的、与典型微菌核形态不同的深褐色“链状休眠菌丝体结构”。在棉花根提取物的诱导处理下,3个敲除突变体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少于野生型菌株。另外,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敲除突变体材料仍然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但却显著弱于野生菌株V07DF2。【结论】在大丽轮枝菌中,通过蛋白激酶A介导的环腺苷酸信号途径控制多种重要性状,而VdPKAC1是这一途径中的重要成员。以前的报道证实,VdPKAC1负调控微菌核的数量,而本研究利用菌丝型菌株V07DF2在PDA培养基上不产生微菌核的这一特性,通过同源重组原理敲除该负调控基因,成功获得可以在PDA上产生休眠结构的菌丝型大丽轮枝菌菌株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材料将为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信号途径及其调控基因的发掘提供平台和基础。  相似文献   
964.
探讨导孔直径对木结构用规格材(云杉、落叶松、花旗松、马尾松)握螺钉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孔直径对木结构用规格材的握螺钉力影响较大,随着导孔直径的增大,握螺钉力会缓慢降低,当导孔直径在2~3 mm时,握螺钉力相对稳定;随着导孔直径进一步增大,握螺钉力会急剧下降。4种规格材的纵面握钉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马尾松、花旗松、云杉、落叶松。  相似文献   
965.
葡萄霜霉病的广泛传播会对我国葡萄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科学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传播,从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长三角省(市)的葡萄栽培区采集编号为BS的霜霉菌菌株样品进行鉴定,之后以12个葡萄品种为寄主材料进行致病力试验。将霜霉菌株侵染葡萄后的表型划分为5类:易感病(A型)、感病(B型)、较感病(C型)、较抗病(D型)、抗病(E型)。结果表明,17份菌株的致病力程度多在A型到C型之间,具有欧亚种背景的葡萄品种对所有菌株均较感病,其中以紫甜无核和黑比诺最为感病(A型);3种砧木葡萄对其中12份菌株较为抗病,叶片侵染部位有超敏反应的坏死斑点,其中以砧木Kober 5BB最抗病(E型);具有欧美杂交背景的品种抗病性居中,其中以夏黑和阳光玫瑰较为抗病(D型)。为了验证该分级系统的可行性,挑选了E型葡萄品种砧木Kober 5BB和A型葡萄品种紫甜无核进行进一步的致病力测试和霜霉孢子囊形态观察,发现试验结果一致。该研究为不同遗传背景的葡萄抗病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6.
牛难产在兽医临床上是一种较常见的产科病,它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异常情况,如产畜骨盆狭窄,子宫或阴道结构异常或产力不足导致胎儿不能正常产出的疾病,在实际生产中因胎儿过大、双胎以及胎势异常等情况造成的难产常有发生,往往因救治不当或救治不及时引起不孕、生产截瘫,甚至造成母子双亡的现象也经常发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67.
以杂交稻组合冈优22、Ⅱ优162和K优047为材料,设置湿润育秧、旱育秧和塑盘水育3种育秧方式,分别测定了秧苗根系和发根节内源激素特性,分析了内源激素与秧苗发根力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旱育秧的发根力强于湿润育秧和塑盘秧;冈优22在3种育秧方式下的发根能力均最强,II优162在旱育秧方式下发根力强于K优047,但在湿润育秧和塑盘育秧方式下弱于K优047;旱育秧根系和发根节的ABA含量低于湿润育秧和塑盘水育秧,GA含量则最高;根系ABA含量与总根长呈显著负相关,GA含量与总根长、根重和根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8.
依托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将层次分析方法引入到土地利用抗侵蚀力定量评价中,提出把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凶素层和因子层,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结合专家知识,定量确定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抗侵蚀力比重,并且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具有不完全的层次结构特征,同时考虑到土地利用类型支配因素数日的影响,进一步对所确定的抗侵蚀力比重进行修正,并运用修正结果对各地类的抗侵蚀能力得分进行计算,得纠研究区域10 m×10 m评价单元的抗侵蚀能力评价结果.最后将本地区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69.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族化学结构和抗菌作用相近似的抗菌药物,主要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螺杆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由于其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能透入细胞内,对细胞内感染有效,除胃肠道反应外,不良反应少,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按其大环结构的不同,分为14、15、16元环大环内酯类。  相似文献   
970.
在兽医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腰脊损伤的患犬前来就诊,一般多见于京巴犬、德国黑背等犬种.这些患犬或因外力作用,或因运动不当或因自身缺陷而引起发病.病犬经过临床治疗,大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