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36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02篇 |
农学 | 329篇 |
基础科学 | 41篇 |
136篇 | |
综合类 | 2410篇 |
农作物 | 217篇 |
水产渔业 | 180篇 |
畜牧兽医 | 1926篇 |
园艺 | 211篇 |
植物保护 | 4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57篇 |
2022年 | 214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199篇 |
2019年 | 215篇 |
2018年 | 89篇 |
2017年 | 157篇 |
2016年 | 221篇 |
2015年 | 244篇 |
2014年 | 356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387篇 |
2011年 | 369篇 |
2010年 | 370篇 |
2009年 | 343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259篇 |
2006年 | 209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56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02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对某奶牛场16头乳牛产前10d至产后56d血样的瘦素、酮体、葡萄糖、脂肪水平及其动态特征和相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血浆瘦素、血酮、血脂含量在不同乳牛和不同时间点之间均有显著差异。酮体在产后14~49d出现高峰,瘦素和血脂从产后第0d到产后第56d内逐渐升高。瘦素水平与血脂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血酮与血糖呈极显著负相关。亚临床酮病组乳牛的瘦素和血脂水平分别极显著或显著低于血酮正常组,其瘦素、血酮和血糖在试验期内的波动频率明显减少,跨度变长,瘦素在试验期内仅出现一个两端接近0、波峰不超过1.5ng/mL的波。证实,产后乳牛瘦素、血酮、血糖含量的低频率波动变化和产后8周内血浆瘦素跨时持久的单峰动态变化与乳牛亚临床酮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杨树花的饲用及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花为杨柳科植物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或同树种植物的干燥雄花序。中国杨树种植面积大,杨树花产量较高。杨树花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无机元素、蜜糖可以弥补部分饲料中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缺乏;通过乙醇回流从杨树花中提取的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杨树花可替代部分日粮,降低禽畜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其制剂对家畜肠道疾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6.
替米考星明胶微球在兔体内的靶向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旨在研究替米考星明胶微球在兔体内的靶向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内注射给药不同时间兔体各脏器组织的药物浓度,利用3p97药动学软件无房室模型计算药时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替米考星明胶微球肺脏的靶向效率较心脏、肌肉、肝脏和肾脏提高了5.18±0.13、3.11±0.06、3.94±0.06和3.74±0.02倍;肺脏、心脏,肌肉、肝脏和肾脏的相对摄取率分别为8.23±0.04、1.59±0.03、2.65±0.04、2.09±0.02和2.20±0.01;肺脏、心脏、肌肉、肝脏和肾脏的峰浓度比分别为2.22±0.04、0.42±0.02、0.46±0.01、0.61±0.02和0.71±0.02.表明替米考星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肺靶向性,同时可以减轻替米考星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兽医杂志》2019,(1)
本试验选取30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围产期荷斯坦奶牛,根据分娩时间选取产前21 d、14 d、7 d、分娩当天和产后7 d、14 d、21 d共7个时间点,跟踪分析围产期奶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另选取171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围产期奶牛,根据测定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筛选出高酮血症组(10头)与健康奶牛对照组(10头)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与高酮血症相关性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ROC诊断评价,得出Cut-off point值。最后分析疾病危险因素,以OR值评价该指标对判定疾病的危险系数。结果表明,高酮血症组产前无发病,在产后14 d达最高发生率(10%),随后下降至4.8%,从时间来看,高酮血症的发生一般在分娩后1~3周,产后14 d最高;确定了高酮血症诊断的首选指标为BHBA、NEFA,辅助指标及cut-point值分别为DBIL(1.15 mmol/L)、AST(73.50 IU/L);危险因素分别为NEFA(OR=7.72),TG(OR=7.03),GGT(OR=6.71),LDH(OR=4.45),P(OR=6.23)。本试验为建立完整有效的奶牛群体监测体系对预防围产期奶牛生产性疾病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主要表现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乳量下降间或有神经症状等,一般在分娩后10~60d内易发。1病因发生酮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也较为广泛,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营养供应不足,如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糖类缺乏而导致体蛋白分解和脂肪动员,使母牛能量代谢出现负平衡,引起酮体生成增加而发病。根据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与遗传、胎次、分娩、产奶量、品种及干奶期营养水平等都有一定关系,各胎龄的母牛均可发病,但以3~6胎发病者最为常见;高产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