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9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1篇
  100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搜集整理江西省49种地方志中有关气象灾害的记录,制定了旱涝等级判断标准;采用模糊分类法,评判每条记录所反映的旱涝等级,构建了鄱阳湖流域在公元481950年的旱涝灾害代用资料序列;将洪涝、干旱灾害各分为重度、中度、轻度3个等级,对旱涝等级序列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洪涝发生频率高于干旱,约"三年一涝、四年一旱";在旱、涝资料序列中均以中度等级频率最高,其次是重度等级,以轻度等级频率最低,且旱涝序列均呈偏态分布的特征;赣江下游在不同时期均为洪涝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环鄱阳湖区则为干旱灾害频率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742.
邓艳敏  王银平  胡敏琦  程鑫  黄中家  刘凯 《水产学报》2023,47(2):029314-029314
为掌握鄱阳湖鱼类群落特征,课题组于202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21年冬季(1月)4个季度,在鄱阳湖10个区域5种生境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研究,同步采集水环境样品。研究共采集鉴定鱼类67种,隶属于8目14科47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41种),占比为61.19%。基于不同分组,鱼类生态类型分别以定居性鱼类(67.16%)、杂食性鱼类(44.78%)、中下层鱼类(35.82%)占据优势。该群落以小型鱼类为优势类群,数量占比为68.70%;鱼类优势种共有6种,第一优势种为似鳊。鱼类群落结构在季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冬季。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空间上鱼类可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湖口区类群和草型湖区-湖汊区-湖心区-沿岸带类群。冗余分析(RDA)显示,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是影响鱼类物种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严重干扰(W=-0.091)。本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禁渔效果评估和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3.
为弄清鄱阳湖区洪涝地区稻田土壤养分及质量状况,选取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地区,开展稻田土壤的取样调查和分析工作,以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理化指标为评价因子,分析其养分状况,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整体为壤土和黏壤土,土壤pH均值为5.18,属酸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34.22 g/kg,养分丰富;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4.62、115.22mg/kg,整体处于丰富水平。鄱阳湖洪涝灾害区的稻田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值为0,其中余干、进贤和鄱阳县的综合水平较高,南昌县和永修县的低于平均水平。PCA结果表明,土壤质量整体处于平均水平,永修县与南昌县土壤质量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研究区域土壤磷含量较高,应减少磷肥的施用,防止土壤酸化,并对永修县及南昌县的土壤进行养分调控。  相似文献   
744.
745.
[目的]准确评估“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使用土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三生”用地转型过程、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梯度分异特征。[结果](1) 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活用地大幅增长(1 063.45 km2),生态用地持续减少(997.41 km2),生产用地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的用地转型模式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侵占。(2)时序变化上,2000—2010年,随着工矿生产用地和城乡生活用地的扩张,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8下降至1.424;2010—2020年,伴随着生态用地的恢复以及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内部格局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4升至1.447。(3)空间分布上,整体上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了以南昌大都市圈为中心的中部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和以宜春市、景德镇市、上饶市为中心的东西部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46.
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屡创新低,导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为探明鄱阳湖水位变化规律,量化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对鄱阳湖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量化分析。以星子站和湖口站分别作为鄱阳湖的水位和流量代表站,以九江站作为长江中下游干流代表站,首先选取1981-2021年长江流域和鄱阳湖同期长系列实测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辨识了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分析了鄱阳湖水位变化的趋势特征,最后基于水量关系量化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枯水期鄱阳湖水位变化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从水量上看鄱阳湖水位变化受九江站和湖口站总水量变化影响较大;三峡建库前1981年开始,鄱阳湖最低水位呈显著下降趋势,建库后正常蓄水期鄱阳湖最低水位较初期蓄水期抬升了0.44 m,表明三峡水库枯水期消落补水调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鄱阳湖枯期水位下降趋势;蓄水期三峡工程蓄水并非影响鄱阳湖枯水期水位降低的关键因素(贡献度为35.4%),而主要受长江上游、三峡-九江区间来水减少、鄱阳湖流域天然来水...  相似文献   
747.
确定日降雨的侵蚀性雨量标准是提高基于日降雨数据的降雨侵蚀力模型计算精度的重要前提。利用鄱阳湖流域降雨数据,采用最小偏差法,确定该流域日降雨的侵蚀力雨量标准。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次降雨的侵蚀性雨量标准为14.0 mm,降雨侵蚀力偏差系数为1.8%,土壤侵蚀损失率2.8%,降雨场次错选度为14.9%。(2)流域内各站点的逐月降雨量均表现为6月达到峰值的倒"V"形规律;侵蚀性次降雨中,降雨时间跨越2日或以上的类型最多,占总次数的54.2%。(3)流域日降雨的侵蚀性雨量标准为10.0 mm,该标准下年均次、日降雨侵蚀力偏差值为0.11%。  相似文献   
748.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揭示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演变及其对入湖泥沙的影响对科学指导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流域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鄱阳湖流域63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降雨量和鄱阳湖"五河"入湖悬移质输沙量(以下简称"输沙量")年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双累积曲线、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流域降雨侵蚀力和入湖输沙量动态过程,定量评估了降雨侵蚀力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入湖输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0 034.1(MJ·mm)/(hm2·h),介于6 738.8~12 734.8(MJ·mm)/(hm2·h),呈西南地区低、东北地区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降雨侵蚀力年际间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在21世纪10年代最大,20世纪60年代最小。鄱阳湖入湖年均总输沙量1 183.3×104 t,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在20世纪70年代最大,21世纪00年代最小。入湖总输沙量和赣江、信江及修水输沙量分别在1992年、1999年后发生趋势性减少(P<0.01)。以输沙量突变前的时段为基准期,突变年份后人类活动和降雨侵蚀力变化对入湖总输沙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分别为-138.1%和38.1%;对赣江入湖输沙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分别为-125.8%和25.8%;对信江入湖输沙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分别为-121.3%和21.3%;对修水入湖输沙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分别为-141.4%和41.4%。近60年降雨侵蚀力变化表现为增加入湖输沙量,而人类活动(水库建设、水土保持和采砂活动)是鄱阳湖入湖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9.
为探究土壤质地对天然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鄱阳湖泗洲头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苔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5种优势植被下的表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粒度组成,采用Folk-Ward公式计算土壤粒度参数,分析土壤粒度分布特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和Pearson相关性探讨土壤粒度组成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泗洲头湿地土壤质地以粉黏土和砂壤土为主,分选性较差。粉黏土质地组成主要以粉粒(67.76%~79.28%)为主,平均粒径(Mz)为6.91Φ,粒度频率曲线为双峰或三峰分布;砂壤土质地组成主要以细砂(32.90%~56.55%)为主,Mz为3.00Φ,粒度频率曲线为单峰分布。粉黏土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0.52±3.86) g/kg,显著高于砂壤土土壤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