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8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149篇
  184篇
综合类   2156篇
农作物   303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249篇
植物保护   24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挥发油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具有较强的驱虫、杀虫活性.在7 d内忌避率始终在50%以上;在椒油点滴剂量为0.04μL时,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死亡率分别为47%和40%;当玉米象的熏杀剂量为1 mL·L-1时,24 h内虫全部死亡,当对赤拟谷盗的熏杀剂量为1.2 mL·L-1时,6 h内虫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02.
“泽圣3号”是在云南省会泽县泡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连续丰产性能好,并具有避晚霜特性;坚果中等大,均单果重11.94g,形状为扁圆球,果基圆,果顶圆渐尖,纵径3.86cm,横径3.42cm,侧径2.97cm,果壳纹路较浅,缝合线低,结合紧密;壳厚0.74mm,核仁重6.21g,出仁率52﹪,内褶壁退化,横隔膜纸质,易取整仁,仁色黄白,仁饱满,味香,脂肪含量68.10﹪,蛋白质含量16.40﹪。在会泽地区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2017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定。  相似文献   
103.
郇志博  于世幸 《植物保护》2024,50(3):195-202
豇豆农药残留问题非常严峻, 对豇豆上普通大蓟马的化学防治是造成豇豆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 开展普通大蓟马的绿色防治迫在眉睫。利用植物挥发物驱避害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绿色防控手段。本研究利用GC-MS分析了胡椒和肉桂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 并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胡椒和肉桂及5种主要挥发物对普通大蓟马的驱避作用。结果表明, 在胡椒中鉴定出27种挥发性成分, 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 含量占43.1%; 在肉桂中鉴定出21种挥发性成分, 主要成分为肉桂醛(28.4%)、α-可巴烯(15.4%)、α-依兰油烯(14.1%)、γ-杜松烯(14.9%)。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胡椒和肉桂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 β-石竹烯、肉桂醛、α-可巴烯浓度为10%和1%时对普通大蓟马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 10%的α-依兰油烯和10%的γ-杜松烯对普通大蓟马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的驱避作用。本研究对豇豆普通大蓟马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驱避剂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石菖蒲提取物对玉米象的驱避和触杀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测定了石菖蒲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石菖蒲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均有很好的驱避效果,60 h驱避等级均达到Ⅲ和Ⅳ级。4种溶剂的提取物均对玉米象成虫有明显的触杀作用,毒力回归方程及LC50分别为:无水乙醇提取物:y=4.37 2.13x,1.97 mg/cm2;丙酮提取物:y=4.53 1.42x,2.14 mg/cm2;乙酸乙脂提取物:y=4.52 2.10x,1.69 mg/cm2;石油醚提取物:y=4.23 2.32x,2.15 mg/cm2。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冰菜生长和光合特性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以3叶1心的冰菜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60%土壤持水量,CK)、中度干旱胁迫(40%土壤持水量,D)、盐胁迫(6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S)、旱盐胁迫(4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DS)4个处理,测定35 d后的冰菜生长、生理特性、光合特性指标,分析干旱、盐胁迫和旱盐胁迫对冰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处理的冰菜生长最佳,D处理冰菜生长最差;D处理极显著增加冰菜叶片MDA含量,DS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POD、CAT、APX活性和Pro含量;S处理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的Pn、Tr、Gs、Ci、Fv/Fm、Fv/Fo、Fm/Fo,提高了冰菜的光合效率,DS处理的Pn、Fv/Fm、Fv/F...  相似文献   
106.
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是从血散薯块根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了解该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活性,采用滤纸药膜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药培养基涂布法分别测定了该菌发酵产物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虫活性、抗真菌活性、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发酵产物的石油醚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虫和抗菌活性。其中,对玉米象具有显著的触杀活性,处理72 h的LC_(50)值为2.295 1 mg/cm~2。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还具有较好的驱避活性,处理48 h后在3.932、7.863、15.726 mg/cm~2 3个浓度梯度下对玉米象的驱避率均大于62%。石油醚萃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水稻胡麻叶病菌、茶轮斑病菌、甘蓝黑斑病菌、甘蔗凤梨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玉米大斑病菌、金橘砂皮病菌、贡柑链格孢菌9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金橘砂皮病菌3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处理72 h的EC_(50)值分别为0.117 3、0.071 6、0.054 7 mg/mL。石油醚萃取物对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炭疽杆菌10种动物病原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处理24 h的MIC值为0.125~0.500 mg/mL。上述结果表明,血散薯内生真菌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虫和广谱的抗菌活性,且石油醚萃取物活性最佳(活性物质极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7.
垂枝作为特殊的林木形态结构,因形态优美在全世界被广泛用于绿化和园林景观而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对垂枝植物的研究表明赤霉素在垂枝形成中起作用,但是垂枝形成的分子背景研究仍比较缺乏。本研究以旱垂柳(Salix matsudana var. pseudo-matsudana)的垂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旱垂柳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叶片、茎尖和茎基部进行了转录组和数字表达谱测序研究,共获得71 474个Unigenes序列。将Unigenes与COG和KEEG数据库比对,与转录和信号转导机制相关的基因在旱垂柳中高度富集,最终确定8 35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427个基因与激素相关。进一步分析赤霉素相关基因得出,主要参与2条赤霉素合成途径,具有生物活性的GA4是合成途径中的主要产物,而且GA4在枝条中的含量显著高于GA1和GA3。参与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GID1B在旱垂柳中上调表达,以及在G1和G4生长期的表达量高于其他时期,而DELLA蛋白GAI在G2生长期以后下调表达,GID1B和GAI在旱垂柳的垂枝生长过程中可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探索赤霉素在旱垂柳垂枝形成中的分子作用,可为林木形态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提高行人AEB的避撞效能,提出一种考虑行人出现位置的制动避撞策略并验证。首先对驾驶员遇到横穿行人的制动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AEB系统特点确定制动临界避撞距离;然后,基于真实事故视频,选取分级制动减速度;最后,考虑行人横穿出现位置,根据制动避撞距离设置制动响应时机。MATLAB/Simulink和Car 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行人出现在近端/远端位置均能有效避免碰撞。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构建了分层控制框架,对车辆的主动避撞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上层轨迹重规划控制器基于改进的行车风险场模型对行车安全进行评估,以行车安全场场强为优化指标,求解得到一条期望行驶轨迹;下层轨迹跟踪控制器在充分考虑车辆动力学约束前提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设计目标函数并求解,得到前轮转角控制量并输出给车辆执行,实现轨迹跟踪;最后基于Car 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算法进行测试,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为菊科蒿属1年生短日照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凉血、化斑等功效。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药用价值很高,其衍生物可生产很多系列药品,主治疟疾、结核病潮热,治中暑、皮肤瘙痒、寻麻疹、脂溢性皮炎和灭蚊等。青蒿人工栽培粗生易种,大田生长期短,成本低,收益快,目前国际市场青蒿素货源紧缺,价格上涨,青蒿种植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