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0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128篇
林业   1219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529篇
  1915篇
综合类   2495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381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27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云南省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获取云南省的土壤墒情,在分析传统墒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获取和处理多源土壤墒情数据且能不断提高数据精度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DVI)对遥感影像进行反演,为不断改进反演算法,将反演结果与固定站点监测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参数配置形式实现遥感影像自动下载、土壤墒情自动反演和旱情自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土壤墒情数据,能够满足有关部门对于墒情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2.
卫星遥感估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简述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程序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遥感估产模型进行了评价,并介绍了面积估算方法的发展趋势。遥感信息源的分辨率越来越高,3S、建模与农业、生态、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相结合,为遥感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从而使建立集高时效性、高精度、可操作性强、易于业务化等优点于一身的优秀的遥感估产系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93.
冬小麦遥感估产回归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统计业务和遥感估产结合起来,以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实割实测产量数据作为野外样方,利用抽样村和地块两种尺度的实测数据,用抽样村整体回归、地块整体回归和地块分层回归3种方法进行遥感估产,将所得结果与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单产从不同级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抽样村和地块两种尺度的实测数据进行回归估产都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市级单产;在区县级别上利用地块尺度的实测数据进行估产得到的区县级单产精度高于抽样村尺度;在村级上利用地块实测数据进行单产预测能够较抽样村尺度更好的反映实际单产,模型更加稳定。因此,利用地块尺度的实测产量数据建立整体回归和分层回归模型都是可行,有效的,可以得到小区域尺度高精度的单产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71-1475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以芜湖市为研究区,对2006,2010,2014年3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重心等方法,分析芜湖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芜湖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较大,耕地和建设用地是区域内变化最为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的减少主要转移为建设用地,水域、林地以及其他用地面积略有减少;建设用地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耕地的重心向南移动。芜湖市建设用地的推进与耕地的后退呈现出空间耦合。  相似文献   
995.
采用艾比湖的1990、2001与2009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资料,运用ENVI4.5和ArcGIS进行制图分析得到了艾比湖区域土地类型转移矩阵,定量研究了艾比湖区域1990~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地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结果表明,1990~2009年,艾比湖绿洲分布特征有明显变化,面积也有显著的扩张,在转入和转出过程中,绿洲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密切,水体面积在转换矩阵中基本上保持稳定趋势;从转入贡献率看,占优势的为绿洲,而转出贡献率中占优势的是未利用地。  相似文献   
996.
基于TM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水稻估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水稻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及时替换水稻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估测。对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水稻产量的RMSE为610.47 kg/hm2,表明利用水稻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水稻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997.
引入时相信息的耕地土壤有机质遥感反演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监测SOM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对土壤利用与保护、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松嫩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区,采集4种主要土壤类型样本共147个,获取裸土期多时相MODIS地表反射率8 d合成产品,以单期、多期影像所构建光谱指数作为输入量,构建包含含水量变化与有机质含量信息的多光谱指数,建立SOM线性回归遥感反演模型,揭示SOM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含水量空间差异随时间变化,基于单期影像构建的模型主要输入量发生规律性改变,其中年积日137 d裸土条件最好,反演模型最优;比值光谱指数R61与SOM显著相关,而和含水量相关性极小,适于作为反演模型输入量;基于多期影像构建的模型引入时相信息后,精度与稳定性较单期影像模型显著提高,其中基于年积日137、105 d两期影像光谱指数所建立的多元线性模型最优;松嫩平原SOM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998.
基于GIS和RS的黄龙山林区土地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龙山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1990年、2000年、2008年3期TM图像,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黄龙林区1990-2008年间土地利用动态的空间变化过程,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对土地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土地利用变化快,土地利用动态度为1.60%,并且转移较分散,而从2000年以后,土地利用动态度降为0.94%,转移方向趋于集中;1990-2008年期间,有林地面积增加最多,达427.06km2,疏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幅减少,耕地面积先增后减,主要土地利用转变方式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向有林地;预测结果表明:2008年以后的16a内(2008-2024年),研究区内耕地、疏林地、未利用地等将进一步减少且增减幅度不断降低;有林地和其他林地面积将继续增加,城乡用地和水域等也有增减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999.
大凌河是与辽河并列入海的一级河流,因近100年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采伐和其他生态破坏,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日趋恶化。目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0%以上,旱涝灾害频发。综合分析大凌河流域自然和人为干扰引起的植被景观变化与全境内土壤类型与气候因子、水分因子之间互作的关系为核心,揭示流域尺度上植被景观与流域景观群落化、多样化生态恢复的方法,提出朝阳境内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行政区划级别上的优先级。用多种手段来因地制宜地进行可持续性的生态恢复。为朝阳地区类似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1970年冰川编目数据、1999年和2011年ETM+数据,利用决策树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则普乡地区则普冰川、则普北冰川和央别贡冰川边界,并结合丁青和波密站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分析研究区冰川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70-2011年冰川总体呈退缩状态,冰川面积共减少81.51km2,各冰川在1970-1999年退缩速率均大于1999-2011年,冰川退缩具有减缓趋势;温度升高是近40a来冰川退缩的主导因素,而1990-2001年降水增加是冰川减缓退缩的主要原因.冰川相对变化率随冰川规模增大而减小,即小规模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更为敏感.依据气象资料,对研究区未来十几年冰川变化情况作初步预测,认为研究区冰川将呈加速退缩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