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07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27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13篇 |
农学 | 199篇 |
基础科学 | 698篇 |
323篇 | |
综合类 | 2083篇 |
农作物 | 174篇 |
水产渔业 | 364篇 |
畜牧兽医 | 758篇 |
园艺 | 244篇 |
植物保护 | 2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97篇 |
2021年 | 188篇 |
2020年 | 167篇 |
2019年 | 189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185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345篇 |
2013年 | 325篇 |
2012年 | 435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313篇 |
2009年 | 299篇 |
2008年 | 282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200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7篇 |
1953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猪体的三维重建并测算,是低成本无接触式猪体型体况评估的一大解决方案,在比较单视角和多视角采集方法的优缺点后,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补全方法,将猪体局部点云恢复成一个完整的点云以实现猪体三维重建。该猪体点云补全方法基于点代理增强和逐层上采样,首先通过特征提取结合位置嵌入生成点代理,使用点代理增强Transformer进一步提高点代理的特征表示能力,再基于点代理通过逐层上采样由粗到细逐步恢复最终的高分辨率、细粒度和分布均匀的完整点云。本文对实际生产环境中采集的猪体点云进行补全,所提方法与目前主流的点云补全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在多个指标的评定上,本文提出的方法都取得了较好性能,尤其是在猪体点云缺失严重补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效果更为突出。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猪体主干部位的补全具备应用价值,能够用于实现基于局部点云的猪体三维点云重建。 相似文献
72.
73.
《畜牧与兽医》2016,(5):7-11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禽白血病E1(ALVE1)的env转录物存在gga-miR-155作用位点(AGCATTA),并在体外验证其靶位点的活性。将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基因组中扩增的ALVE1 env转录物构建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mir GLO,获得重组质粒pmirGLO-ALVE1-ENV-WT(野生型),并利用重叠PCR将其miR-155作用位点AGCATTA突变为ATTCAAA,然后构建重组质粒pmir GLO-ALVE1-ENV-MU(突变型),同时将gga-miR-155前体序列构建至pc DNA3.1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c DNA3.1-gga-miR-155,将这些质粒共转染至DF-1细胞中,48 h后收集细胞并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发现:野生组能显著下调pmir GLO-ALVE1-ENV-WT荧光素酶活性,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变;对照组和突变组均未能改变pmir GLO-ALVE1-ENV-MU荧光素酶活性。本研究证实gga-miR-155可直接靶向ALVE1 env转录物,为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不同发育时期八点黑獭兔淋巴结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时期獭兔的淋巴结进行石蜡切片制作,观察并记录不同发育时期淋巴结的组织学结构特点,为生理学、免疫学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78.
79.
80.
为宏观了解冬小麦产量及产量稳定度的变化规律,基于1991-2013年黄淮海冬麦区91个有冬小麦种植的农业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发育期及对应年份100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采用格点积温指标划分生育期,通过逐步订正法对冬小麦的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变异系数进行估算,之后结合国家气候中心RegCM3模式模拟A1B情景下1951-210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对未来情景下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变异系数进行预估。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黄淮海冬麦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总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且该波动逐渐趋稳;各时段气候生产潜力基本介于6 277~7 044kg·hm~(-2),除2011-2040年有21.94kg·hm~(-2)·10a~(-1)的上升趋势外,其余时段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在空间上总体呈北部低、四周高,在时间上主要呈先平稳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变异系数在空间上总体呈北高南低,在时间上呈北部先增后减、南部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光、温、水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