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典型相关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一批玉米新组合产量性状与形态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揭示该两组性状的相互关系,提出能够协调两组关系的组合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2.
因子分析法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早晚稻产量的选择指数。早晚稻谪产品种的共同点是:植株有一定的高度,穗较长,直立。就参试品种的情况而言,早稻以大穗型,即每穗实粒数增多,千粒重持平,每株有效穗数适中,有利于高产;晚稻以多穗型,即每株有效穗数增多,千粒重增大,面每穗实粒数适当减少,有利于高产。鉴于目前水稻矮化程度较高,进一步降低株高会影响产量。单株产量可作为高产选择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探明狼蛛猎物果蝇体表挥发性化合物正十五烷对狼蛛觅食过程中嗅觉定位的影响,采用Y型嗅觉仪法进行单因子变量试验,研究狼蛛对不同浓度(10%、20%、40%和80%)、距离(5 cm、10 cm、15 cm和20 cm)、温度(17℃、23℃和28℃)条件下对正十五烷的嗅觉反应。结果显示:浓度为20%时狼蛛对正十五烷气味源端的选择指数最高和在该端的停留时间最长,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时的选择指数和停留时间(P0.05);随着距离的延长,狼蛛在正十五烷气味源端的选择指数和停留时间与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随着温度的上升,狼蛛在正十五烷气味源端的选择指数和停留时间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可见,狼蛛对正十五烷气味有一定的嗅觉反应,可感受猎物的挥发性信息素协助定位猎物。  相似文献   
134.
遗传相关分析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育种者经常需要对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遗传相关和选择指数是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的重要参数本文总结了遗传相关和选择指数在大豆育种方面上的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5.
旱稻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遗传力、遗传相关、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等几个方面,分析了57份旱稻品种的株高、有效穗数、主穗长度、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和剑叶长/宽7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潜力和选择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剑叶长/宽、单株粒数、主穗长度、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较高,有效穗数、单株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偏低;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穗数3个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幅较大,在该群体中对这3个性状进行选择的潜力较大;产量性状中的单株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粒重本身均有一定的遗传潜力,预期遗传进度也较大,特别是单株粒数的预期遗传进度较大;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千粒重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主穗长度与有效穗数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负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单株粒数和千粒重来间断增加单株产量;用单株粒重与单株粒数、千粒重和有效穗数构成的选择指数进行综合选择,相对效率高达219.34%,比直接选择单株粒重提高了119.34%,显著高于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因此采用这个指数对单株粒重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鹅喉羚蒙古亚种与夏季栖息地的关系,为探索鹅喉羚蒙古亚种的生境选择和生境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7—8月,采用样线法和随机样方法,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蒙古野驴?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了鹅喉羚蒙古亚种夏季生境选择研究。共获得71个鹅喉羚数据样方,测定了15种生境因子,计算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指数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鹅喉羚喜好高平原和残丘,坡向半阴,灌木类型以白刺灌木林为主。倾向选择灌木数量为0 ~ 10株、20 ~ 30株,植被盖度为0 ~ 20%、60% ~ 80%,距道路的距离为10 ~ 15 km,距居民点的距离为10 ~ 15 km的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6.504%,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2.058%,地形因子(坡向、坡位和坡度)是第1主成分的影响因子,其他几个主成分的生境选择因子主要是干扰、水源和食物及植被因子。结论因此,我们认为夏季鹅喉羚对生境的选择呈现一定的偏好和回避,是由于夏季保护区内气候、地形、食物以及干扰等因子特有的季节性特征导致,也体现出其对保护区实际生境情况和资源分布进行的择优和取舍行为。   相似文献   
137.
鸽的母性好坏是指鸽抱窝和哺育乳鸽的能力好坏的一种感性认识,未进行数值化评定。研究和制订肉鸽的母性的数学模型,有利于肉鸽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育。  相似文献   
138.
黑龙江完达山地区狍子冬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7和2008年11—12月在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的五泡林场和河口林场对狍子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在野外布设110条样线,每条样线长5km,样线间间距2km的方法收集生境数据,利用资源选择指数(RSI)和资源选择函数(RSF)分析狍子冬季生境选择。结果表明:狍子偏向于选择针阔混交林(资源选择指数Si=0.37)和阔叶林(Si=0.19)、隐蔽度在35%~70%(Si=0.46)、郁闭度在35%~70%(Si=0.61)、盖度为10%~20%(Si=0.27)、坡度25°(Si=0.18)、乔木密度0.06株/m2(Si=0.59)、乔木胸径15cm(Si=0.66)、人为干扰距离500m(Si=0.12,Si=0.30)、中坡位(Si=0.14)、阳坡(Si=0.44)的生境;狍子对灌丛(Si=-0.05)、郁闭度35%(Si=-0.03)、盖度10%(Si=0.04)的生境表现出随机选择;不喜欢选择针叶混交林(Si=-0.56),不选择农田生境(Si=-1.00)。狍子在完达山东部林区的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11.17+0.71×隐蔽度+3.24×坡向+0.59×食物丰富度-0.62×干扰距离-0.25×乔木胸径+0.01×灌木密度+0.07×坡位,狍子对生境的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  相似文献   
139.
利用浙江金华伊康奶牛场第1胎次181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305日龄产奶量、乳脂率及体形外貌评分资料,开展综合指数选择,并与顺序选择法和独立淘汰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奶牛选择指数呈正态分布,选择指数≥90的奶牛头数占整个群体的88.95%;选择指数的排序与奶牛在实际生产中表现基本一致,产奶量和乳脂率的尤为明显。在同一淘汰率的情况下,综合指数选择法选择效果优于顺序选择法和独立淘汰法,尤其是产奶量。综合选择指数法具有准确性高、效果好的特点,可用于奶牛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40.
为评价薇甘菊提取物在有害生物防治上的功能,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薇甘菊 3种溶剂提取物对椰心叶甲的胃毒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 3种溶剂提取物均对椰心叶甲表现出一定的胃毒活性, 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LC50的 95%置信区间之间均存在部分重叠; 而拒食活性比较中正丁醇提取物和环己烷提取物的拒食活性呈现出显著差异。薇甘菊提取物具有用于椰心叶甲防治的潜力, 研究结果可为椰心叶甲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