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1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29篇
基础科学   61篇
  316篇
综合类   1969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713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冬茬西瓜青枯病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冬季陕北安塞县、宝塔区冬茬西瓜因青枯病而损失严重,据调查,安塞县杨家沟、延安市农科所示范棚内黑美人西瓜受害死亡率达33.25%,金美人西瓜达65.37%,作通过调查分析,基本弄清了该病的成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42.
在黑垆土上安排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施用氮、磷肥对土壤氮、磷养分动态变化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黑垆土连续6年配合施用氮、磷肥,耕层土壤氮、磷养分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冬小麦表现明显增产效果;不施氮、磷肥耕层土壤氮、磷养分含量逐年降低,冬小麦产量下降。每公顷施用N112.5kg、P34.9kg,氮、磷分别盈余0.2kg/hm^2和1.5kg/hm^2,表明氮、磷投入与吸收基本平衡;每公顷施用N180.0kg、P43.7kg,氮、磷分别盈余62.2kg/hm^2和8.4kg/hm^2,表明氮、磷投入大于冬小麦吸收量。  相似文献   
943.
20 0 0年 ,小昆山镇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 ,开展黄皮洋葱———夏甜玉米———秋甜玉米连作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2 0 0 1年全镇推广种植面积 30hm2 ,5 0余户农户采用此耕作方式 ,一个连作周期 6 6 7m2 平均收获黄皮洋葱 330 0kg、夏甜玉米5 5 0kg、秋甜玉米 6 70kg。平均 6 6 7m2 产值 4 70 0元 ,扣除种子、农药、肥料、农业税、租地费等成本后 ,纯收入达 180 0元 ,是传统农业的 1 5倍以上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预见今年推广种植面积 10 0hm2 以上 ,带动农民致富 ,实现农业增效。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 黄皮…  相似文献   
944.
针对江西省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围绕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病虫害防控、老旧设施改造、设施棚型、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江西设施蔬菜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探索适合江西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新途径和推广新机制。同时提出了设施连作土壤障碍治理、完善技术服务体系、选育设施蔬菜新品种、提升改造设施蔬菜基地、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蔬菜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助力实现江西省设施蔬菜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45.
土传病害素来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温室栽培的蔬菜种类单一,栽培面积有限,轮作倒茬困难,连作不可避免。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质和病株的残  相似文献   
946.
安徽农垦沿淮13个农场小麦播种面积27万亩,大豆播种面积14万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转化率,提高耕地地力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工作力度,连续多年保持大豆秸秆100%还田,并不断探索小麦秸秆还田的技术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9年,小麦秸秆还田面积达小麦播种面积65.6%。  相似文献   
947.
近年来,番茄嫁接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中的一项成熟的实用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将对于环境适应性较差的优质品种,嫁接在对不良环境适应性极强的番茄砧木品种上,从而使栽培品种长势更强、产量更高,或者可以抵抗多种番茄病害.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番茄克服连作重茬和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48.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问题,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环境和植物自毒3个方面,揭示了连作障碍的成因,指出了当前防治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研究土壤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常规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49.
野生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分离及其缓解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唯一碳源培养基筛选野生大豆根际微生物,分离获得5株分别降解邻苯二甲酸、丙二酸、乙酸、丙酸、苯等大豆化感物质的微生物,分别命名为HK14-2、HK26-2、HN31-1、HK46-2、HK53-1.通过单菌落培养、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以及PCR-DGGE电泳试验证明,筛选的5种微生物均为细菌,HK26-2为杆菌,其余为球菌,且均为纯系.菌落平皿对峙试验证明5种细菌均可拮抗大豆立枯丝核菌;不同菌剂的大豆盆栽试验证明5种细菌均可降低大豆根腐病发生率,其中HN31-1与HK53-1复配菌剂的防效高达69.5%.统计根系的主根长以及根干重的数据表明:筛选菌剂的添加增加了大豆的主根长以及根干重,改善大豆根际微生态环境.初步认为所分离野生大豆根际细菌可以缓解大豆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50.
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系统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别选择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塘、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方法检测土壤样品中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研究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和单纯水稻田中微生物代谢活性及代谢多样性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田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和微生物代谢活性均显著低于水稻田,“虾-稻”连作田和水稻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多样性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14,P =0.001)。克氏原螯虾-水稻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能够产生显著影响。肥料使用量的降低、使用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其中有机质含量的降低是造成影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