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6篇
  7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71.
172.
173.
豫医无毛小鼠遗传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遗传规律、G带核型、13个生化标记位点及毛色基因等的测定,观察了豫医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结果:该突变小鼠遗传性状符合孟德尔定律,且无性别差异;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大带带型与正常昆明小鼠基本相同;生化标记位点纯合;毛色基因型为AABBccDD。结论:该突变无毛小钉是常染色体上单一隐性基因突变所致,毛色基因纯合,遗传纯度达近交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4.
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心脏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20头不同月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心脏的解剖特点进行细致观察并测量,获得了心脏的有关解剖数据。结果表明:2和4月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心脏的大体形态、腔室划分和内部结构是相同的,而且与人的基本一致,但心脏的大小和某些解剖学常数与成年人有明显差异,心基部各血管的直径与其它地方猪种和人的相比也有明显不同。本研究通过对心脏的解剖,为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用于比较医学和临床器官移植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5.
以GenBank中登载的普通猪FABP4基因为参考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卵巢组织中扩增FABP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经直接测序后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编码区序列和蛋白质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结构预测.结果表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FABP4基因编码区序列长399bp,编码132个氨基酸;BMI FABP4基因同普通猪比对同源性为100%,未发现碱基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不同物种FABP4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蛋白结构预测显示,FABP4蛋白空间结构为由2个α螺旋和10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围成的桶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冯书堂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际首例小型猪近交系研究,在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研究、新药临床前评价、食品安全评价、异种器官移植、疫苗研制等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经专家鉴定,该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据介绍,科研团队历经10年,以2头五指山猪为系祖培育的近交群体为材料,利用"仔配母、兄妹全同胞"近亲繁殖等综合技术措施,攻克了猪近交后代畸形率高、弱仔率高、成活率低的难题,组建了第20代至第23代近交系群体,第23代近交系数已高达0.993,标志着世界首例近交系猪育成,并被《每日科学》认为是一  相似文献   
177.
要闻     
《中国畜牧业》2014,(16):10-10
<正>国际首例小型猪近交系育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冯书堂,主持完成的国际首例小型猪近交系研究,在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研究、新药临床前评价、食品安全评价、异种器官移植、疫苗研制等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经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78.
小麦株高发育动态QTL定位及其与水分环境互作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株高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对生境水分极为敏感。为探讨小麦不同发育时期株高数量性状遗传与水分环境互作,本研究利用抗旱性强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陇鉴19与水地高产品种Q9086杂交,重组近交系(RIL)群体120个株系为供试材料,测定两试验环境(甘肃镇远和兰州)雨养(干旱胁迫,DS)和灌溉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株高,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株高发育动态数量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共检测到26个条件加性QTL(A-QTL)和56对上位性QTL(AA-QTL)。在A-QTL中,Qph.acs-1A-1、Qph.acs-4B-2、Qph.acs-5A-1、Qph.acs-5D-1、Qph.acs-6B-2和Qph.acs-7D-1在开花期前能重复表达,且有相对较高的贡献率(H2(A))(7.39%~31.04%)。AA-QTL主要由非显著加性效应的位点间互作形成,贡献率(H2(AA))在1.38~24.27%之间,这些AA-QTL效应对后期株高有显著影响。有61.54%的A-QTL和58.93%的AA-QTL分别参与了水分环境互作,在雨养条件下普遍具有降低株高的效应。条件A-QTL的加性效应在拔节期最大,随后逐渐降低,更多的体现出上位性效应。说明控制小麦株高发育的数量性状基因易与水分环境发生互作,且在小麦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抗旱遗传研究与分子改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9.
油菜倒伏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定位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抗倒伏性状相关的QTL,用抗倒伏品系浙平1号和易倒伏品系高芥1号组合重组自交系(RIL)家系为材料,通过两年两点试验,对该RIL群体的F2:6和F2:7家系抗压力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并应用一年两点数据对该群体F2:6家系结角层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试验中共检测到11个家系抗压力QTL,可解释4.41%~52.64%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是2.68~26.58。其中qRP16-1可以在3个不同的试验中(南京-2012、溧水-2012和南京-2013)重复检测到,qRP1、qRP4和qRP8-1同时在2个不同的试验中(溧水-2012和溧水-2013)重复检测到。qRP2-1、qRP2-2、qRP8-2、qRP8-3、qRP16-2、qRP3和qRP8-4等7个QTL只能在特定的试验中检测到。同一地点不同年份间家系抗压力性状QTL相对同一年份不同地点间易被重复检测到。在2个试验中共检测到2个结角层厚度QTL,位于第15连锁群的qTPL15在2个试验中重复检测到。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