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16篇
  7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春小麦耐热性表现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eri82×Siete Cerros重组近交系为供试材料,对不同高温胁迫环境条件下小麦耐热性的表现以及小麦耐热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播种能够给春小麦提供全生育期的高温胁迫环境;借助塑料大棚人工升温的办法可以模拟大田生产条件下籽粒灌浆期的高温胁迫环境。在这些不同的热胁迫环境中,供试材料的产量性状都受到严重影响,且在耐热性表现显著差异。产量性状和耐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正常环境条件下产量性状表现与耐热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热胁迫环境条件下,基因型之间产量性状的遗传表达亦存在显著差异,并与耐热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认为采用热感指数和几何平均产量2个指标鉴定和评价小麦品种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42.
本研究以人工控制条件下采用兄妹交配方式建立的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近交系为实验材料,利用33个微卫星座位对近交系3个家系进行了遗传检测.统计各家系的等位基因组成,计算等位基因数(N)、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基因纯合率等遗传参数,利用基因频率计算家系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3个微卫星基因座上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总群体平均N、H、PIC分别为2.758、0.294、0.272;3个家系的平均N、H、PIC分别为2.258、0.226、0.214;2.469、0.283、0.300;2.219、0.268、0.207;可作为3个家系特异标志位点的基因座分别有2个、4个和1个.聚类分析表明,A系和B系先聚为一支,然后与H系聚在一起.研究结果揭示了脊尾白虾3个近交系在33个微卫星基因座上的遗传变异规律,表明近交家系已达到一定的近交程度;发现各家系潜在的标志基因座,各家系均已构成独立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143.
野生稻增产QTL导入明恢63之回交近交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探明野生稻增产QTL导入栽培稻后的增产效果,以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为受体和轮回亲本,马来西亚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为增产QTL yld1.1和yld2.1的供体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各世代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至BC6F1后自交,得到BC6F2群体,通过分子标记检测,获得分别携带野生稻增产QTL yld1.1,yld2.1及同时携带yld1.1和yld2.1的3套回交近交系.田间试验表明,野生稻增产QTL回交近交系的产量均高于受体,说明将野生稻增产QTL转移至杂交稻恢复系中,能提高其产量水平,且2个QTL的增产效果大于单个QTL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4.
近交系动物遗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实验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采用高度近交的动物可以减少实验动物数量和实验重复次数,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近交系动物培育过程中,为保证实验动物基因的纯合性而辅之以遗传检测、及时发现和清除变异的个体是非常有必要的(RUssell  相似文献   
145.
河南地方野生小鼠与近交系小鼠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120个随机引物,对河南地方野生小鼠及其他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36个多态性引物,检测到380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304条,且野生小鼠具有若干特异条带,反映出野生小鼠与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间存在遗传差异。多态性分析表明,野生小鼠与PWK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数为0.009 24,遗传关系最近;与DDK遗传距离指数为0.011 30,遗传关系最远。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地方野生小鼠与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之间有遗传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用于检测小鼠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及区分不同的小鼠品系。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获得猪FANK1基因CDS序列、组织表达和蛋白质功能信息。【方法】以GenBank下载的猪及近缘物种的FANK1 mRNA序列为参考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睾丸组织中扩增FANK1基因完全编码序列及部分侧翼序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15个重要组织的FANK1 mRNA转录表达水平,并对FANK1翻译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多种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FANK1蛋白质的功能,最后构建FANK1多物种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获得了BMI FANK1编码区序列长1 041 bp,编码346个氨基酸,序列已提交GenBank,基因登录号为KU705617和KU705618,对应的氨基酸登录号为AOC89035和AOC89036。基因组结构分析表明FANK1基因定位于猪14号染色体,有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多组织相对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FANK1基因在睾丸、尿道球腺和精囊腺中呈高表达水平;在其他组织中呈中低表达水平。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ANK1蛋白质含有2种保守结构域FN3和ANK,无跨膜螺旋结构,无N端信号肽序列,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N末端和C末端均亲水,有4类功能活性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ANK1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且与牛、羊的亲缘关系最近,符合物种的系统分类学。【结论】成功克隆了版纳微型猪近交系FANK1基因的CDS序列并进行了多种组织表达分析,为后续研究FANK1基因在小型猪精细胞分裂及调节信号通路方面的作用及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7.
【目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基因是人类高胆固醇血症(autosomal dominant hypercholesterolemia,ADH)的主效基因之一,其获得型突变与人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有直接的关系。PCSK9-D374Y突变体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降解能力比野生型蛋白强十倍,增加了患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猪心血管系统和血脂代谢方面与人类非常相近,成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理想模型之一。然而自然发病的猪缺乏,且诱导病征发生缓慢。因此拟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备PCSK9获得型突变体转基因猪,以模拟动脉血管的病理学变化,加速发病进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研究使用人PCSK9基因D374Y突变体载体,用电转染的方法将其整合到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人PCSK9基因D374Y突变体转基因猪个体。通过South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等方法,分别从DNA、RNA、蛋白的水平检测了人PCSK9基因在转基因猪肝脏中的整合表达情况。同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与H.E.染色的方法对转基因猪进行了组织学检测。【结果】转基因阳性细胞集落在药筛的第3天开始出现,至第7天形成较大的单克隆点,且PCR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可以拼接为完整片段,说明外源片段在基因组中具有完整性;将筛选得到的阳性细胞作为体细胞克隆的供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转基因猪个体。PCR及South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D374Y-PCSK9基因可以完整的插入猪的基因组中,且有串联重复现象;RT-PCR和QPCR检测结果表明,人PCSK9基因能在猪肝脏内正常转录且不影响猪内源性PCSK9基因的转录,且在其它内脏器官,如心、脾、肺、肾也能检测人PCSK9基因的表达,而猪内源性PCSK9基因在这些组织中表达量很低;Western-blot检测结果与RNA水平的检测类似。这些结果说明人D374Y-PCSK9基因成功整合到猪基因猪中,且能够正常转录与翻译。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发现,与野生型猪肝脏相比,克隆猪肝脏中LDLR蛋白水平极显著低于野生型。另外,对克隆猪进行H.E.染色后发现其肝脏组织有明显的病理学变化,该结果说明,LDLR水平的急剧下降有可能是导致肝脏病变的原因。【结论】成功获得了人PCSK9基因D374Y突变体的克隆猪;与野生型猪肝脏相比,克隆猪肝脏中LDLR水平显著降低,并且克隆猪肝脏发生了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148.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Palatability of Milled R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controlling palatability in rice were identified using a set of 98 backcross inbred lines (BILs)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japonica variety Nipponbare and an indica variety Kasalath. The palatability scores of the population measured by RQ1/Plus Rice Analyzer, showed a continuous and transgressive segregative distribution with a range from 66 to 92. Four putative QTLs for palatability, qPAL-5, qPAL-7, qPAL-8a and qPAL-8b,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 5, 7 and 8, and they accounted 7.83, 7.03, 11.58 and 7.19% of the total phenotypic variation, respectively. Three alleles qPAL-5, qPAL-7 and qPAL-8b from Kasalath increased the palatability score, whereas only one Nipponbare allele qPAL-8a increased the score. Eight transgressive lines in palatability were selected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lasses. The result explained the possibility of positive QTLs pyramiding through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of highly palatable rice.  相似文献   
149.
\t\t\t\t\t目的\t\t\t\t\t研究KITLG基因在猪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t\t\t\t\t\t\t\t\t\t\t\t\t\t\t\t\t\t方法\t\t\t\t\t从GenBank下载猪KITLG序列作为参考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MI)附睾组织中扩增KITLG基因完全编码序列及部分侧翼序列;应用半定量PCR技术检测BMI 10个重要组织的KITLG mRNA转录表达水平,并对KITLG翻译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多种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KITLG蛋白质的功能,最后构建KITLG的多物种氨基酸系统进化树。\t\t\t\t\t\t\t\t\t\t\t\t\t\t\t\t\t\t结果\t\t\t\t\t扩增得到BMI KITLG编码区序列长825 bp,编码274个氨基酸,序列已提交GenBank,基因登录号KU705624,对应的氨基酸登录号AOC89042。多组织相对半定量表达分析表明:KITLG基因在附睾、心、脾、肺、肾、胃中高表达,在大脑、肝、小肠和睾丸中低表达。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KITLG存在1个保守结构域SCF,有1个跨膜螺旋结构,存在N端信号肽序列,N末端和C末端均亲水,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有5类功能活性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KITLG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且与牛、羊的亲缘关系最近。\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研究结果为探索BMI KITLG基因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奠定基础。\t\t\t\t\t\t\t\t\t  相似文献   
150.
\t\t\t\t\t目的\t\t\t\t\t细胞质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草转氨酶,由细胞核GOT1基因编码,催化天冬氨酸的氨基转移到α-酮戊二酸形成草酰乙酸和谷氨酸,在物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 BMI)为材料,克隆GOT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组织mRNA表达分析。\t\t\t\t\t\t\t\t\t\t\t\t\t\t\t\t\t\t方法\t\t\t\t\t利用RT-PCR技术扩增猪GOT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明确其mRNA的组织表达特征。\t\t\t\t\t\t\t\t\t\t\t\t\t\t\t\t\t\t结果\t\t\t\t\t获得了BMI GOT1基因全长1 484 bp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U705636.1),包含1 242 bp的开放阅读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猪GOT1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猪GOT1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螺旋,有36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O连接的糖基化位点,定位于细胞质的概率是94.1%,与水牛、黄牛、黑猩猩、人、食蟹猴、大鼠和小鼠的GOT1蛋白依次有95.6%、95.4%、93.0%、92.7%、92.5%、90.3%和90.1%的同源性;二级结构中以α螺旋为主,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含量中等,β转角只在局部出现;三级结构同源建模成功。组织表达分析表明:GOT1 mRNA在检测的15个组织中差异表达,肌肉中表达量最高。\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为进一步了解该基因的生理功能及调控机制积累了资料。\t\t\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