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温湿度是影响草地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关键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鳞翅目:草螟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在36~55°N的广阔地区为害。在我国,草地螟主要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为害,并经常暴发成灾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阐明草地螟的种群动态规律、揭示影响其暴发成灾的关键因子,减少其灾害损失,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分析,结合所在实验室多年从事草地螟研究所获的证据,得出了温湿度是影响草地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关键因子的结论。主要依据是:温湿度限定了草地螟的发生为害区域;左右着草地螟存活率的高低、个体及生殖能力的大小以及种群增长的快慢;控制着草地螟滞育和迁飞行为的发生并影响着种群动态;决定着田间发生为害场所、时间和暴发成灾程度。最适合草地螟种群增长的条件是21~22℃和RH 60%~80%。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草地螟存活率高、生殖能力强、种群增长快,发生为害或成灾的可能性增加。超出这个温湿度范围,各项参数下降,幼虫滞育和成虫迁飞的可能性增加,大发生的可能性下降。因此,根据幼虫发生期的温湿度条件变化就可以确定幼虫滞育的比例以及下代幼虫的发生为害情况。而根据成虫盛发期温湿度条件的变化以及成虫发生量的大小,就可以预测草地螟的发生为害场所、时间及暴发成灾程度。  相似文献   
82.
草地螟迁飞,发生区与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地螟在我国表现为长周期的间歇猖獗,主要发生于北纬37°以北,由东经108°至118°,斜向东北至北纬50°的地区。北纬39°~43°与东经110°~116°之间为主要越冬区,其它为扩散发生区。根据滞育与光照和温度的关系,阐明了主要越冬区形成大量滞育越冬种群的机制。雷达观测证实了草地螟的迁飞现象。主要越冬区秋季世代形成大量越冬种群,春季成虫迁飞构成大范围发生的虫源,扩散发生区春季迁入的成虫峰期、蛾量与主要越冬区相近,一代幼虫危害后虫量骤减,幼虫仅形成少量越冬种群。  相似文献   
83.
【背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8年底入侵中国后对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远距离迁飞习性是草地贪夜蛾区域性转移危害的生物学基础,其在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流行的气候环境下,可形成纵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迁飞路线。据连续两年全国普查,草地贪夜蛾沿西线迁飞路线逐代北侵的终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全境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但目前,入侵中国西北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的虫源地尚未明确,该害虫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迁飞路径研究也鲜有报道。【目的】阐释驱动草地贪夜蛾迁入中国西北地区的关键气象动力因子,明确该地区首次入侵种群的虫源地所在,精准解析亚洲季风气候背景下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路径,为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和指导区域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0年草地贪夜蛾在西北地区宁夏的成虫种群动态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采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拟、昆虫迁飞轨迹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分析草地贪夜蛾远距离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模拟计算草地贪夜蛾在中国西北地区连续1—3个夜晚的迁飞路径和回推轨迹落点。【结果】7—9月份出现的偏南夏季风是影响宁夏等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不断迁入的关键气象因子,其虫源主要来自于甘肃东南部、四川东部,其次为陕西西部,此外,重庆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山西西部局部也可为西北地区提供一定的虫源。【结论】在偏南夏季风的主导作用下,草地贪夜蛾经由多个夜晚的连续迁飞可构成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迁飞路径。该路径源自缅甸,自南向北依次经由中国“云南-四川和重庆-陕西和甘肃-宁夏”,最北可达内蒙古。在7—9月份偏南风盛行期提前和风速偏强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西北部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4.
近年各稻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品种相当复杂,生育期交错,利于该虫种群数量增加,造成严重为害。文章总结了水稻飞虱的形态特征,对其发生规律进行研究,阐述防治方法,以期为水稻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造成植株矮小,结果枝和结荚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大发年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我国主要大豆产区都有分布,而以东北三省、河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86.
黄国周 《蜜蜂杂志》2011,31(10):13-13
我地地处桂南地区,每年11月至来年2月份常有中蜂迁飞,给本地的中蜂爱好者带来诱捕的好机遇。但此时节气温多变,常在8~10℃,诱捕成功的蜂群多数为小蜂量(可以护3框GN框),如处置不当往往出现飞逃、冻死的现象。本人近几年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置这些小蜂群(使用GN箱)。  相似文献   
87.
重要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在华北、中原存在山下农田和山上林地交替发生的时空节律,山下农田的全年发生曲线正好是海拔800 m山地发生曲线的倒映.这种现象说明七星瓢虫具有上山越夏和垂直迁飞行为。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随着阜蒙县棚室蔬菜的大面积发展,晚秋、深冬、早春棚室蔬菜成了白飞虱的越冬寄主。白飞虱一年发生10代左右,而且周年危害,寄主广泛,繁殖很快,世代重叠,各虫态混生交替,抗药力逐年增强。  相似文献   
89.
谭梅清 《广西植保》2009,22(4):38-40
稻飞虱是陆川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历来第7代稻飞虱在陆川县不是主害代,但近几年来,第7代稻飞虱发生为害非常严重。由于第7代稻飞虱发生的时期正是水稻抽穗扬花和灌浆期,防治难度大,如防治不好易出现“穿顶落窝”现象,最终造成整株枯死,导致晚稻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90.
草地螟又叫甜草幕毛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限未过淮河,最南采到江苏北部、河南许昌,东接苏联,西至西藏。寄主有小麦、燕麦、马铃薯、玉米、高粱、亚麻、豆类、甜菜、菜籽、胡萝卜、蔬菜、藜科、蓼科、菊科杂草和牧草。草地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有间歇暴发性、迁移性和毁灭性等特点,属国家农业部高度关注的重大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