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83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6篇
  14篇
综合类   356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335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达赉湖保护区水鸟生境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喜铁  梁秀梅 《野生动物》2009,30(5):252-254
2007年3~11月,通过样带法对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内水乌生境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达赉湖保护区不同种水乌的生境利用显著不同,鹳形目、鸥形目和鹈形目鸟类主要选择在河漫滩草甸,鸻形目鸟类主要选择泥岸沼泽,鹤形目和鸊(?)目鸟类主要选择浅水植被区,雁形目鸟类主要选择深水区。  相似文献   
162.
La(NO33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红  赵祥 《草业科学》2009,26(9):170-172
用质量浓度为100~1 000 μg/mL的La(NO3)3溶液处理48 h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种子来研究其种子活力、种子吸水速率和膜透性。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200~800 μg/mL的La(NO3)3溶液浸种可促进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相对吸水量,增大膜通透性;质量浓度为700~800 μg/mL 的La(NO3)3处理效果最佳,质量浓度大于900 μg/mL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63.
达氟沙星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二亚胺偶联法将达氟沙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载体蛋白偶联,制备达氟沙星人工抗原DFLX-BSA和DFLX-OVA,并用FeCl3显色反应、紫外扫描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制备的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DFLX与BSA和OVA的偶联比为14: 1和16: 1时可成功地制备达氟沙星人工抗原.  相似文献   
164.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达乌里胡枝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山西的6个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为材料,通过测定干旱胁迫和复水后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在水分胁迫下和复水后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6个生态型达乌里胡枝子Pn,TrGs值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光合作用减弱。其中沁水和沁源生态型的Pn下降速度快、幅度大、抗旱性差,阳泉和交口生态型的Pn下降速度慢、幅度小、抗旱性强;复水后抗旱性强的生态型恢复至正常状态的能力强,其WUE比抗旱性差的生态型高。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阳泉>交口>太谷>静乐>沁源>沁水。  相似文献   
165.
根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采用第一手数据资料,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中牟县一高3所不同类型学校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3所学校生态足迹分别为37270.3、13033.4和1988.0hm^2,构成其生态足迹的主要成分是煤炭、食物、电力和垃圾。为促进资源节约型学校建设,结合这些方面作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加强节约宣传教育,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加强用水用电管理以及推进网上无纸化办公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6.
临床上由于过于频繁的使用阿苯达唑(Albendazole),因此出现了抗药现象,其在推荐剂量5~15 mg/kg的基础上,有的养殖者已将其提高到使用剂量的5~10倍,但仍有效果不佳的报道,我国对消化道线虫抗药性的认识往往是通过驱虫效果来判断的,考虑到假冒伪劣药物的问题和人为因素,这种判断往往不真实,通过虫卵孵化试验(Egg Hatch Test,EHT)利用阿苯达唑分析纯试剂对乌鲁木齐地区两个育肥羊场饲养的羊体内寄生的消化道线虫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显示育肥羊感染的消化道寄生虫,特别是奥斯特线虫(Ostertagia.spp)对阿苯哒唑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7.
达氏鲟亲鱼池塘人工培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室外水泥池塘养殖条件下,研究了4+龄达氏鲟(均重:2.38±0.11kg)在3~9月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投喂条件下,达氏鲟生长较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65.18 %、163.03 %、149.40 %和0.46、0.45、0.43,但饵料系数偏高.达氏鲟在水温处于16~32 ℃时均可摄食生长,水温在18~25 ℃时,生长情况较好,水温高于28 ℃以上时,达氏鲟的生长缓慢,并容易出现死亡.试验表明,在达氏鲟最适的生长条件下,用饲料投喂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168.
2008年~2011年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6)×达氏鳇Husodauncus(早)杂交后代(f谷称大杂交)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7龄大杂交体长、体重相对增长率及生长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呈“异速生长一等速生长一异速生长”的变化趋势。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指数关系,R2值变幅为0.95~0.99。其中,1-3龄大杂交a值〉3,呈强异速生长。此后随年龄的增加,异速生长减弱,发育趋向均匀。5龄时a值为2.94接近3,7龄a值为2.63〈3。大杂交肥满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其与体重的相关性(R2=0.94)高于与体长的相关性。采用7种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进行拟合,其中Gompertz、Quadratic、VBGF和Cubic4种生长方程式对大杂交体长生长的拟合效果较好,除Cubic生长方程外,其它6种生长方程对其体重生长的拟合度均较低。7种生长模型中,均以Cubic生长方程对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的拟合R2值最大,RSS值最小,说明Cubic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生长具有最好的拟合效果,拐点体重、体长和年龄分别为28.53kg、82.11cm和4.22龄。  相似文献   
169.
《中国水产》2013,(6):35-35
4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成功实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4月28日,该项研究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验收,此突破对抢救保护我国这一特有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用于人工繁殖的达氏鲟父、母本于2007年引自四川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是野生达氏鲟人工繁殖所得的子一代。经过长江水产研究所太湖试验场5年的精心培育,2012年这些达氏鲟陆续性成熟。2013年4月10日至28日,科研人员对子一代达氏鲟进行了2批次的催产和授精,获得受精卵11.1万粒,子二代初孵仔鱼4.5万尾。产后亲鱼各项体征正常,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0.
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在梳理乡村生态建设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乡村生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本文认为,当前乡村生态建设仍然存在能源结构不优、农业生产不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意识不强和减排增汇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和挑战。因此,应该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适应“双碳”目标的乡村生态建设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