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55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科学合理地确定辽河河口湿地的适宜与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维持其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利用3S技术提取辽河河口湿地覆被信息,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类型划分为消耗型和非消耗型,建立了适合辽河河口湿地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研究区2000、2005和2014年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以及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与不同降水频率条件下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9 554.92×10~4m~3;多年平均降水条件下、75%降水频率下和95%降水频率下对应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0 220.13×10~4m~3、22 362.31×10~4m~3和24 314.98×10~4m~3。  相似文献   
12.
韩名强 《种子科技》2012,30(9):13-14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形成最晚的一个大河三角洲,是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的巨量泥沙多年沿积而成。黄河三角洲展布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是由古代、近代和现代形成的3个三角洲体系组成的联合体。黄河三角洲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1991年时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并于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对河口地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采样调查,结合离子全组分和稳定同位素证据,分析了研究区水化学特征与各水体补给来源,探讨了长期引黄灌溉对区域水循环、地表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结果显示:(1)河口区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都具有较高的矿化度,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平均矿化度分别为27.96、23.17 g·L-1,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中阳离子Mg2+、Na+、K+,阴离子Cl-、SO2-4是与总溶解固体(TDS)显著相关的主要离子成分;(2)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K,是典型的海水混合或者卤水;地表水由于工、农业和城市污染,水化学类型向Cl·SO4-Na·K·Ca变化,水化学类型变化复杂;(3) 地表水水体的盐分补给来源于海水混合以及城市及农业污染,而浅层地下水的输入则来自海水入侵以及降水、地表水的下渗补给;(4) 生态调水后地表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农田和近海湿地,补给比例48%~81%,而海岸滩涂带地下水的补给比例最低,这可能与海岸含水层渗透系数相对农田和湿地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辽河杨(P.liaohenia)和盖杨(P.gaixianensis)1993年引入宁夏,表现生长快,抗性好,是引黄河区营造农田林网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时期的遥感数据和基于地理信息信息系统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分析了辽河三角洲近30a来的景观演变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4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图(1976年、1989年、1998年、2004年),并计算主要景观类型的面积、斑块数、景观指数以及不同年代间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a来景观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要景观类型的空间转化上,而且转化的速度和程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和干扰,尤其是农业开发、油田开发以及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优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是1992年通过鉴定的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经11年多的试验和生产栽植实践表明,具有速生特性。在7年生对比试验林中,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对照种沙兰杨高120%,80%,112%。生产上大面积栽植也表现出速生特性,新民市机械林场,辽阳县林业局项目办和辽中县林场,采用一年生截干苗造林2067hm62,3年生年均胸径生长量3-4.05cm,树高2-3m;材质好,气干密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美洲黑杨3个cv.和1个欧美杨cv.搭配成3个杂交组合。经11年试验研究,成功的选择出鲁×山,命名为辽宁杨(populus ×Liao ningnsis Z.Wang et H.D.Chen cv.nov));山×哈,命名为辽河杨(P.×Liao henica Z.Wang et H.D.Chen cv.nov);圣×山,命名为盖杨(P.×Gaixianesis Z.Wang et H.D.Chen cv.nov)。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目前已在我省栽植0.533万hm~2。7年生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沙兰杨高120%,80%和110%。这3个新杂交种人工离体接种结果比沙兰杨发病率低69%~89%。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沙兰杨的118%~150%和116%~135%,沙兰杨木材比重为0.309,3个新杂交种平均比重为0.389。  相似文献   
18.
盖杨、辽宁杨和辽河杨为辽宁杨树所培育的杂交杨无性系经栽培试验,其生长节律和物候期均与沙兰杨相似,因此,在适于栽培沙兰杨地区都可栽植这3个无性系。辽宁省以辽南平原较湿润区和辽西平原丘陵半湿润区为最适宜生长区。  相似文献   
19.
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GPS) (简称 3S技术 )是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 ,为了在今后全国湿地资源监测中采用 3S技术 ,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在辽河三角洲开展利用 3S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监测的试点研究。在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一中 ,主要论述了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 ,这里主要论述 3S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并对双台河口国家级保护区 1994年、1997年两年湿地类型、面积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U.D Chima  G. Vure 《林业研究》2014,25(4):915-921
The study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crude oil pollution on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plant species in a major oil-producing community in the Niger Delta region of Nigeria. Three sites—unpolluted site(US), polluted and untreated site(PUS), and polluted and treated site(PTS)—were purposively chosen for the study. The seedling emergence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soil seed banks in the various sites at two depths, 0 to 10 cm and 10 to 20 cm. Woody-plant species richness,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were higher in the US seed bank than in the PUS and PTS seed banks. The highest number of non-woody plants was observed in the US, followed by the PTS, and then the PUS. Both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non-woody plants were highest at the US, followed by the PUS, and lowest in the PTS. Woody species in the US seed bank were 87.5% and 80% dissimilar with those of the PUS and PTS at 0–10 cm and 10–20 cm respectively. No var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woody species in the PUS and PTS seed banks. Non-woody species at 0-10 cm US seed bank were 73.08% dissimilar with those of PUS at the two soil depths and 81.48/88.46% dissimilar with those of the 0–10/10–20 cm of the PTS respectively. At 10–20 cm, non-woody species of the US were 69.66% dissimilar with those from each of the two soil depths in PUS; and 73.91/81.82% dissimilar with those of 0–10/10–20 cm of the PTS respectively. Non-woody species variation between the PUS and PTS was higher at 10–20 cm than 0–10 cm. The poor seed bank attributes at the polluted sites demonstrates that crude oil pollution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potential of the native flora because soil seed banks serve as the building blocks for plant succession. Thorough remediation and enrichment planting are recommended to support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vegetation in the polluted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