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6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林业   438篇
农学   659篇
基础科学   868篇
  503篇
综合类   5398篇
农作物   457篇
水产渔业   608篇
畜牧兽医   6827篇
园艺   573篇
植物保护   380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517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1029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982篇
  2008年   1109篇
  2007年   920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645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FF和SephacrylS 200柱层系,从瘦肉型猪(PIC344)精液中提取出碱性磷酸酶。纯化倍数11 46,比活为81 23U/mg蛋白。提取液经PAGE和SDS PAGE检测,呈现一条带。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 12KD,亚基分子质量为48 41KD,该酶为两个相同亚基组成。等电点为8 19,最适pH值9 5,最适温度为40℃,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测得Km值为3 98×10-4mol/L。经分析,Cu2 、Cd2 为酶的抑制剂,Ni2 、Ca2 、Mg2 为该酶的激活剂。选用CuSO4、Cd(NO3)2作酶的抑制类型判断,结果表明,CuSO4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为1 32×10-3mol/L,Cd(NO3)2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为3 33×10-4mol/L。  相似文献   
142.
提取实验室保存禽副粘病毒-2标准毒株Yucaipa株和3株分离毒株F4、F6、F8株的RNA,经RT—PCR,获得4株毒株的HN基因,同时测得F基因与HN基因之间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N基因的ORF全长为1743 nt,编码一个由5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运用DNAMAN软件分析,4株毒株与GenBank上已发表毒株的H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之间的同源性相比,同源率分别为99.89%和99.69%。分析F基因与HN基因间序列发现两基因间序列与副粘病毒科其他病毒的基因间序列相似,含有基因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但不含3个碱基的连接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分离于同一批进口七彩文鸟的F4、F6株是抗原性存在差异的两个毒株。毒株间的血清学关系与分子水平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关系一致。  相似文献   
143.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痉挛抽搐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DVH特征性病变,DVH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引起DVH的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Ⅰ型(古典型)鸭肝炎病毒最  相似文献   
144.
《农业新技术》2005,(5):26-26
植物激活蛋白是利用生物高新科学技术从微生物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新型结构蛋白.它能启动植物体内一系列代谢反应,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和生长系统,从而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和不良环境影响,具有防治病虫、抗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5.
密花香薷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9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34%.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18.83%);D-柠檬烯(11.17%);2,5,5-三四基-1,3,6-庚三烯(6.30%);6-亚甲基-双环[3,1,0]己烷(5.90%);氧化石竹烯(3.94%);石竹烯(3.36%);4-碳-3,5-二甲基环己-1-烯(2.88%);α-3-环己烯-1-醇(2.06%).  相似文献   
146.
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种酶法分离二月龄关中奶山羊生精上皮细胞,A组:胶原酶Ⅳ;B组:胶原酶Ⅳ +透明质酸酶;C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naseI。结果二月龄羔羊曲细精管主要包含Sertoli细胞、精原细胞和管周排列的肌样细胞。每 200mg睾丸实质收获生精上皮细胞总数 (×105 )A,B,C,D组分别为 6. 91±0. 68, 6. 67±0. 80, 5. 94±0. 81, 5. 74±0. 82;细胞存活率 (% )分别为 76. 82±3. 80, 75. 96±1. 61, 94. 19±2. 89, 92. 32±1. 97;圆形细胞比率 (% )分别为 17. 54±1. 68, 16. 70±1. 46, 23. 64±1. 72, 22. 90±2. 38;细胞贴壁率(% )分别为 5. 93±0. 36, 5. 81±0. 54, 26. 94±1. 54, 25. 00±1. 74。C,D组不但组织块解离效果及细胞离散程度均较A,B好,且原代培养细胞团块数少。多重比较C,D组显著优于A,B组 (P<0.05);C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A,B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圆形细胞比率及贴壁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认为C组是较简单有效的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酶组合。  相似文献   
147.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离培养和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简称虫草,是我国的特产珍贵药材,具有止咳、化痰、润肺、抗心率不齐、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脂蛋白、调节和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以及补肾壮阳、改善性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虫草需要量增加,价格猛涨,造成人为过度采挖,使虫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市场供不应求。为探索全人工室内培养,进行相关研究,成功分离培养了虫草真菌,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待发表)鉴定为虫草的无性型,现将菌种分离培养和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8.
柯楠 《畜牧市场》2005,(8):152-154
通过对重庆近郊的沙坪坝区、北碚区、九龙坡区、永川市、璧山县、铜梁县的7个养鸭场病死鸭的病原分离,分离到三株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动物回归实验,确诊为鸭里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高度敏感。在临床上交替使用这些药物,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将分离菌制成灭活苗免疫1周龄的健康鸭,20日龄时用分离菌进行攻毒,平均保护率达83.3%。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RH CM)培养ICR小鼠的桑椹胚和囊胚,发现由囊胚分离的ES细胞传代后ES集落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桑椹胚(P<0.05),囊胚更适合作为ES细胞分离克隆的材料。以RH CM为培养基的试验组ES细胞传代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8 h,对照组传代的时间间隔平均为78 h,两者差异显著(P<0.05)。表明RH CM能够促进ES细胞贴壁增殖和ES集落的形成,有效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试验中设计的3 种培养条件对原代ES集落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对传代后的ES集落的形成和传代的代次有显著差异。其中以MEF作饲养层,添加RH CM培养基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373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l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