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0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902篇
林业   723篇
农学   1099篇
基础科学   188篇
  712篇
综合类   7948篇
农作物   738篇
水产渔业   671篇
畜牧兽医   3678篇
园艺   846篇
植物保护   1224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559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606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1101篇
  2011年   1198篇
  2010年   1069篇
  2009年   1144篇
  2008年   1287篇
  2007年   1013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1 毫秒
981.
两种拟青霉菌提取物对菜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浸叶法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菌株MCWA18和拟青霉(Paecilomycessp.)菌株X1甲醇萃取物对萝卜蚜无翅成蚜48 h后LC50分别为0.3435 mg/mL和0.8309 mg/mL。网室盆栽试验,菌株MCWA18和X1甲醇萃取物2.5 mg/mL处理7 d后对菜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24%和87.06%,田间小区试验处理后7 d,防治效果分别为81.82%和81.70%,相当于1.3%鱼藤氰乳油500倍的防效。  相似文献   
982.
通过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培养滤液对草坪杂草稗草、反枝苋、蒲公英、车前、苘麻进行种子萌发抑制试验,对其除草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小斑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的培养滤液对稗草、蒲公英、车前都表现出显著的除草活性;玉米大斑病菌的培养滤液仅对稗草和蒲公英表现显著的除草活性;烟草赤星病菌的培养滤液仅对车前和苘麻表现了显著的除草活性。安全试验表明:烟草赤星病菌的培养滤液对黑麦草和早熟禾种子的萌发、芽和根的生长表现安全;黄瓜黑星病菌的培养滤液仅对黑麦草种子的萌发、芽和根的生长表现安全。  相似文献   
983.
二氢沉香呋喃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提取物水解产物中的1β,2β,4α, 6α,8β,9α,13-七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为起始原料,先经过甲基磺酸酯保护后再用氢化铝锂还原,得到一结构新颖的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化合物 S ),并以此为原料设计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醚类衍生物 (a~g ),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初步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二烯丙基醚和三丁基醚衍生物(化合物 d和f )在10 mg/mL的浓度下该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6.2% 和 82.7%。  相似文献   
984.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培养特性及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5-5B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28℃,最适起始pH7.3~7.8,最佳振荡频率160r/min,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接菌量为4%。5-5B菌株发酵液对小菜蛾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研究表明,250ml三角瓶内装液40ml时,校正死亡率为62.78%;接菌量4%时,校正死亡率63.84%;起始pH7.3时,校正死亡率65.49%。  相似文献   
985.
喷沙西林作为新一代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毒副作用低、无耐药性、疗效显著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文简述了喷沙西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抗菌活性、临床疗效以及国外使用现状,为我国加快喷沙西林的研制及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6.
红果米仔兰杀虫活性成分及毒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楝科植物红果米仔兰的杀虫活性,本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该种植物的叶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活性物质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叶的甲醇抽提物活性高于氯仿抽提物和石油醚抽提物。甲醇抽提物经氯仿萃取,所得萃取物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的4号流份F4有最高活性。F4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为0.12%,致死中浓度(LC50)为0.13%,抑制生长发育中浓度(EC50)为0.21%。  相似文献   
987.
3日龄肉用AA雏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人工感染后,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发病率86.7%、死亡率70%,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对照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于10日龄时均极显著升高(P<0.01),于17日龄时则极显著下降(P<0.01),以后日龄亦有明显降低(P<0.05,P<0.01),而Cu,Zn-SOD活性于10和24日龄无明显变化(P>0.05)、17日龄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30日龄则明显升高(P<0.05,P<0.01)。  相似文献   
988.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蜂胶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二)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北京香山,邮编:100093)黄文诚(接上期)二、蜂胶的生物学和药理活性人们使用蜂胶已有数千年之久,古埃及的祭司掌握着医药、化学和制木乃伊的方法,他们对蜂胶的防腐性已经有所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989.
娄义龙  高嘉麟 《园艺学报》1998,25(4):385-390
1993~1997年研究表明,在贵阳地区,适应性较强的唐菖蒲浅色花品种的休眠球茎、发芽种球、幼苗期球茎及幼苗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适应性较弱的深色花品种,而深色花品种的开花期母球、新球、新根、茎、叶、花药的蛋白质含量以及上部叶片的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暗呼吸速率高于浅色花品种,花瓣的蛋白质含量低于浅色花品种。由此推测,唐菖蒲不同品种的栽培适应性差异与以上生理生化性状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90.
巴豆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其分布和用途都很广泛,是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药材。本文综合阐述了巴豆的多种药理功效,如抗菌抗炎、治疗精神病、抗癌作用与抑癌作用等多种药理功能,以期为巴豆的开发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