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9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14篇 |
基础科学 | 7篇 |
11篇 | |
综合类 | 244篇 |
农作物 | 13篇 |
水产渔业 | 42篇 |
畜牧兽医 | 1165篇 |
园艺 | 10篇 |
植物保护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104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67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鸡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SPF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从病死鸡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此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而且这种凝集可以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通过对分离株进行回归实验,MDT、ICPI、IVPI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实验、空斑实验、中和试验、电镜观察等,证实该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2004年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禽流感流行。首次警报出现在1月,泰国及越南报道A型流感病毒H5N1毒株导致人死亡病例。该毒株因具备大流行可能性而臭名远扬,这是由1997年香港禽流感的暴发和2003年少数人感染病例提示的。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了研制猪2型圆环病毒(PCV2)基因工程疫苗,以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缺失疫苗株SA215为病毒载体,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共表达PCV2ORF2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伪狂犬病病毒SA215(C)株。经PCR、Sou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等证实SA215(C)构建正确,并能表达具有活性的ORF2基因蛋白和荧光蛋白。SA215(C)在IBRS-2、ST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与亲本株SA215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病毒增殖。用SA215(C)免疫BALB/c小鼠10周后检测免疫小鼠PCV2抗体和PRV中和抗体及细胞免疫反应。结果显示,SA215(C)诱导小鼠产生了PCV2和PRV抗体并出现PCV2的细胞免疫反应。另外,以105TCID50的SA215(C)株接种BALB/c小鼠,接种后28d再接种1次,2次接种后2周,用107TCID50PRVFa和PCV2强毒联合进行攻击,结果免疫小鼠抵抗住强毒的攻击,获得了保护;表明该毒株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为研制安全、有效的PCV2-PRV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致弱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将vvIBDV国内分离株-G株经SPF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连续传代致弱,得到适应细胞的致弱株。暂命名为IBDVGt。其毒价为2.0×108PFU/ml以上,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对鸡无致病性。返祖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试验证明,致弱株可在鸡体内连续传至4代,未有返强现象。 相似文献
108.
取3个分离于山东地区几个鸡场IBDV野毒株IBDV SD01、IBDV SD02、IBDV SD03,利用Trizol试剂提取IBDV RNA,设计特定的引物,通过RT-PCR和Nested-PCR,获得分离株的VP2基因高变区的特定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3个野毒株在VP2高变区与超强毒株HK46有较高的同源性,关键氨基酸位点都符合超强毒株的特征,与一般的强毒株、变异株和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这些关键位点氨基酸的变化使vvIBDV能够逃脱低毒力抗原所产生抗体的捕捉,导致了免疫鸡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6周龄的雏鸡。该病于195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Gumboro地区。50年来,IBD一直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免疫抑制、抗原变异,特别是超强毒株(vvIBDV)的出现,使得该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国际兽疫局(OIE)已将IBD列为“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主要从红细胞凝集谱、凝集解脱情况以及血凝性的影响因素几方面对本室分离的EDS-BH91毒株和EDS-76AV127毒株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两毒株均能凝集鸡、鸭、鹅的红细胞,而且24小时内无解脱现象;对兔红细胞呈可疑;对人、奶牛、绵辜、猪、小鼠、驴的红细胞不能凝集。血凝反应的最适温度产37℃;最适红细胞浓度为1%;分别以pH7.4,浓度为0.01、0.04、.0.1、0.2M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