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70篇
  111篇
综合类   37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巢湖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释放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对调水后巢湖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释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巢湖表层水、底层水、间隙水磷酸盐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16、0.02~0.17、0.01~0.08 mg·L-1,均值分别为(0.03±0.04)、(0.04±0.04)mg·L-1和(0.03±0.02)mg·L-1.秋季6个取样点表层水、底层水磷酸盐含量的变化范围均为0.03~0.06 mg·L-1,均值为(0.04±0.04)mg·L-1显著高于夏季对应样点浓度.而秋季间隙水磷酸盐浓度平均值为(0.015±0.003)mg·L-1(变化范围0.01~0.02 mg·L-1),与夏季对应样点相比差异不显著.夏季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释放通量的变化范围为-27.46~6.27 μgP·m-2·d-1,平均值为-1.54 μgP·m-2·d-1秋季磷酸盐释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0.61~-3.77μgP·m-2·d-1,均值为-6.19 μgP·m-2·d-1,与夏季对应样点释放通量差异显著(a=0.05,P=0.002).情景模拟表明,排除外源污染的影响,当引入长江水磷酸盐浓度介于0.0034~0.009mg·L-1时,巢湖调水后替换水体可在7.2 a左右达二次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922.
研究了在反平面残余应力作用下,双相压电体界面裂纹的裂纹尖端撕开位移COD和裂纹尖端位错塞积群的数量问题.运用RiemannSchwarz解析延拓技术与复势函数奇性主部分析方法,获得了该问题的一般解答.数据结果表明,压电效应对界面裂纹尖端撕开位移和裂纹尖端位错塞积群的数量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两种材料属性的差异对界面裂纹尖端撕开位移和裂纹尖端位错塞积群的数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23.
"审美距离"在文学批评中指作者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段来控制读者的情感介入,从而与作品及作品中人物的产生不同距离,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既能产生情感或心理上的反映,又能够客观地去理解作品,从而获得阅读快感,达到小说的美学效果。简·奥斯丁就是一位善于控制"距离"的大师,在小说《爱玛》中奥斯丁通过巧妙的叙述手法,运用内心观察和可靠的叙述者等修辞手段,恰如其分地控制了读者与主人公爱玛及作品之间的距离,使其时远时近,从而产生"张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快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24.
木薯栽培种与野生种叶片光合器官结构和酶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栽培型木薯高光效的机理,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酶活测定等方法分别对木薯栽培品种Arg7(Manihot esculenta)和野生种W14(Manihot esculenta subsp. flabellifolia)进行了叶片解剖结构、光合淀粉累积关键酶活性、净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比分析两木薯种试验结果,发现栽培型木薯较野生种具有独特的叶片维管束鞘细胞结构,较高的PEPCase(50.41NADHμmol/(mg protein?hr)活性和净光合速率(36.82μmol/(m2s))以及低于野生种的叶绿素含量。另外,木薯种Arg7叶片中Rubisco、PEPC、AGPase和SuSy这4个酶活性动态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木薯光合作用、淀粉合成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是个协同作用的过程。最后推断出栽培型木薯高光效的原因可能是叶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C4光合模式以及较野生种通畅的光合产物运输通路。  相似文献   
925.
"重造"思想是沈从文的核心思想之一,它由多个思想成员集合而成,在思想策略、思想性质与内部关系结构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策略特征在于"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从强调个体独立自由思想的立场出发,沈从文的"重造"思想实质上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思想话语.在沈从文的"重造"思想成员之间或某一成员内部存在着一种张力结构.  相似文献   
926.
界面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在多相体系中的表面特征和表面发生的物理与化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环境学、土壤学、高分子化学、日用化工、精细化工、生命科学和药学等领域。针对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中饲料底物、消化道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生存媒介(如瘤胃液)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查阅和汇总饲料降解或消化过程中底物、微生物,以及媒介界面物理化学特性变化规律,及其对饲料消化与发酵的影响文献,总结和分析了饲料底物、微生物及瘤胃液环境的界面物理化学特性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研究表明,饲料底物界面物理特性(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量)与饲料消化密切相关,优化媒介(瘤胃液或消化液)表面张力可提高饲料干物质降解率和微生物蛋白产量;微生物表面电荷、通透性及表面疏水性通过影响微生物对饲料底物的粘附过程及其生理学功能进而影响对饲料营养的消化。然而目前对饲料消化过程与界面物理化学特性间关系的研究还相当缺乏,今后应加强对界面物理化学特性评价指标的发掘、测定方法的优化,以及界面物理化学特性评价指标在营养消化与利用中作用的研究,进而建立营养消化利用过程中界面物理化学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动物营养学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927.
纳米CaCO3增强竹浆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碳酸钙(CaCO_3)无机颗粒界面增强机理,建立竹纤维表面微纳米颗粒的附载与界面增强技术的内在联系,该论文以竹浆纤维(bamboo pulp fiber,BPF)和环氧树脂为主要材料,采用纳米CaCO_3浸渍改性工艺,通过真空辅助树脂浸注技术制备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对其动态热机械性能和界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试频率为单频(1Hz)时,在–20~120℃,纳米CaCO_3浸渍改性竹浆纤维(BPF treated by impregnation modification,IMBPF)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最大储能模量是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1.3倍;测试频率为多频(1,2,5,10和20 Hz)时,频率对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规律相同,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且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升高,而测试频率对损耗因子影响不大;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表观活化能(369.0kJ/mol)低于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495.8 kJ/mol),但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频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倒数的相关性(决定系数0.987 6)优于对照样(决定系数0.965 9);在–20℃、40℃和100℃时,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对频率的依赖性高于对照样;纳米CaCO_3浸渍改性技术可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从而为纳米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8.
通过对贵州人工草地-农田界面表层土壤(0~20cm)的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明确界面土壤水分和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利用水分和温度双因素耦合来判定界面影响域,探讨其季节性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土壤水分四季分别为60.7%±0.31,23.6%±0.20,19.7%±0.20和70.4%±0.19,均高于农田的34.5%±0.52,11.8%±0.23,10.0%±0.19和64.1%±0.13;土壤温度空间变化表现为夏秋季节草地低于农田,冬春季节草地高于农田;贵州农田-人工草地界面四季土壤水热耦合影响域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呈现为"窄-宽-窄"的规律;四季界面影响域宽度分别为25,28,34和29m。利用双因素耦合判定界面影响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因素判定造成的"偏向性"结果。  相似文献   
929.
农药液滴在靶标植物叶片表面的蒸发是农药对靶沉积后的重要过程,也是影响农药利用率和对有害生物防控效果的关键。液滴蒸发过程存在多种模式:接触半径恒定的CCR(Constant contact radius)模式、接触角恒定的CCA(Constant contact angle)模式以及混合模式(Mixed mode)等,不同蒸发模式下液滴的形态变化及蒸发时间均有一定差异。文章综述了液滴在光滑固体界面、人工修饰后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粗糙界面以及不同植物界面上的蒸发动力学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在光滑固体界面上,液滴蒸发速率随蒸发时间呈线性变化趋势;在不同微观结构修饰后的粗糙界面上,液滴蒸发速率和蒸发模式受固体表面特性的影响;在不同植物界面上,叶片表面的微观结构与组分特性是影响农药液滴在叶片上沉积、持留、铺展及药液渗透过程的重要因素,富含蜡质层以及微纳米结构的叶片,一般不易被农药液滴润湿,液滴铺展面积小,蒸发相对较慢。通过加深对靶标植物叶片表面农药液滴蒸发行为的认知,可以根据有害生物为害特性与有效防控剂量需求,合理调控农药液滴在靶标植物叶面的蒸发时间,同时可为指导农药制剂中表面活性剂的合理应用及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0.
方形结构网箱单箱体型锚泊系统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满昌  汤威 《海洋渔业》2005,27(4):328-332
以方形结构网箱的单箱体型锚泊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力学分析和程序计算得出锚绳张力以及不同来流角度下的阻力系数之和(SRC)两项安全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理论的最危险受力情况下,单锚绳系统中锚绳张力的最大值为网箱阻力R,在双锚绳系统中则小于R。当双锚绳系统的锚绳安装角度β设置在最佳值22.5°时,SRC获得最小值34.65,该值相比β=1°时的SRC(39.59)下降了约12.5%,相比单锚绳系统的SRC(41.36)则降低了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