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7篇
  39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7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近年来,宁都县以点带面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重点突破水稻机插秧瓶颈,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机耕水平达到65%,机收水平达到33%,全县农机总动力连续4年递增20%以上,目前达到40.6万千瓦;水稻插秧机推广数量连续3年名列全市第一,2009年全县插秧机保有量达到96台,占全赣南插秧机保有量的一半以上。宁都县的初步经验有4点。  相似文献   
102.
陈华平  王倩 《农业与技术》2023,(24):143-14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关系人民利益,关系人民生活品质。赣南革命老区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定走绿、富、美并进发展之路,始终坚持生态修复保护治理,积极融入“生态+”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振兴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实现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形成了以系统、综合治理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振兴“赣南模式”,积累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经验,对革命老区等推动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在赣南喝茶     
笔者第一次走进赣南这块红土地是上世纪的1977年元月份,和几位同事到赣南招收“社来社去”的学生。那年的元月气温特低,赣南也下了少有的雪,多种作物都发生了冻害。但到赣南的一些单位,因为有了茶,则无丝毫寒冬之感,而是春天般温馨。  相似文献   
104.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起着关键性作用。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为推动赣南革命老区产业振兴,赣州市以“三农”现代化为中心,立足本土农业优势特色,充分挖掘农业功能,出台针对性政策文件并采取一系列产业发展措施,积极推动了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文旅产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强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落实产业帮扶等方面形成了赣南模式。赣州市在赣南革命老区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强化金融支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优势特色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取得了阶段性进步,积累了有效的工作经验,并给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启发:发挥农民在产业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健全人才培育引进机制,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精准定位产业优势特色,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赣南地区不同剪枝方式对越冬茬辣椒植株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单干剪枝、双干剪枝、四干剪枝及八干剪枝4个剪枝处理,并以越冬茬不剪枝辣椒为对照。结果表明,各剪枝处理均能有效提高越冬茬辣椒的产量并减少植株的病虫率,四干剪枝植株成活率最高达98.3%;四干剪枝处理的辣椒果实单果重及产量表现最好,均显著高于对照。通过综合比较,在赣南地区冬季辣椒剪枝再生栽培建议选择四干剪枝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许乐乐 《福建茶叶》2016,(12):302-303
赣南客家采茶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至今仍旧屹立不倒,赣南地区长期的茶叶生产形成了独特的客家茶文化,推动了赣南采茶戏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由茶事发展而来的戏曲种类。采茶戏经历了茶叶发展的过程,并且与茶文化共同融合形成独特的戏曲风格。本文通过对客家茶文化的内涵分析,探讨了客家茶文化对赣南采茶戏风格的影响,从而为更好地领悟客家茶文化和赣南采茶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李刚 《福建茶叶》2016,(5):319-320
赣南是客家人的集聚地及其文化的发祥地,赣南采茶舞是赣南采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集民间舞蹈、灯彩为一体的民俗体育形式,它历经四百多年的传承和演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间舞蹈,生动有形、技高有决、极具张力和艺术表现力,在角色创造的过程中,赣南客家人的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成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符号,在"且歌、且舞、且戏"的采茶舞表演之中植入了丰厚的人文意蕴。本文就着重讨论了采茶舞的演变历程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8.
李雁  胡虹娟 《福建茶叶》2016,(5):335-336
赣南采茶戏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瑰宝,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然而,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赣南采茶戏却一度与新时代的观众需求脱节,从而导致市场不景气,后继无人。针对这一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中国民俗经典文化不再流失,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才是根本。本文主要从赣南采茶戏的来源着手,研究了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现状和发展,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9.
王志强 《福建茶叶》2016,(8):341-342
赣南地区茶篮灯作为赣南民间舞的四大歌舞之一,是江西民间舞的代表。赣南茶篮灯是在采茶歌与民间灯彩的基础上发展兴起的地方小戏。茶篮灯的内容主要反应的是赣南客家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本文以现代审美视角为主,阐释了赣南采茶舞的文化起源,研究了赣南茶篮灯的设计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使人们了解客家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对采茶舞进行了解,以便能更好地推动赣南茶篮灯舞蹈设计艺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解读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与音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立喆 《福建茶叶》2016,(11):397-398
赣南采茶戏以其独特的音乐特征和表演艺术,悠久的历史来源,屹立于中国戏曲之林。戏曲中用三腔一调,来表现客家茶农在山间采茶的愉悦心情,抑或琐碎生活的烦恼。采用三奇三绝的表演形式,歌、舞、戏三者并重,展现了客家人民简单淳朴的生活与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